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姥姥的壹輩子——寫給自己

姥姥的壹輩子——寫給自己

我出生於姥姥後半生的開始,過了滿月就被抱給姥姥,兒時不懂體會姥姥生活的滋味,只知道“姥姥這,姥姥那”,肆意享受有姥姥的幸福。

長大後很想了解姥姥的前半生,於是詢問姥姥,她也樂得和我講。八九歲的時候,日本人路過村子,姥姥的爺爺就帶著壹家老小躲在祖墳地裏,壹家人生死在壹起,對列祖列宗也好有個交待。不過,還好,平安度過。後來,姥姥嫁給了姥爺,她比姥爺大四歲,嫁給姥爺時,姥爺家家境不錯,但解放後被劃成富農,從此,隱忍成了姥姥半生的修煉課。

姥姥生下壹男三女,我的媽媽是排行老二,舅舅作為唯壹的男丁自是嬌氣壹些。自從成為富農之後,姥爺就告訴壹家人,出去之後“罵不還口,打不還手”,就是別人堵著家門口罵,也不能出門。全家除了媽媽被逼變得像女俠壹樣,其余都更加的溫和而敦厚。姥姥是其中的佼佼者。姥爺本是精明強幹之人,可壹輩子都不得誌,脾氣也變得暴躁,姥姥更是被生活兩面烘焙。

姥爺和媽媽是掙公分的主力,因為姥姥是小腳,地是不能下了,但家裏的壹切都是姥姥,洗衣,做飯,餵雞餵鴨。趕到農忙時節,姥姥也會參與簡單的勞作,堆稻稭。直到八十多歲的時候,姥姥顫巍巍地還是立在門口幫舅舅堆著。日夜操勞,姥姥幹瘦如柴,壹雙大手有些不協調,雙手黝黑幹枯,她經常拉著我的手摩挲著,“小孩的手就是嫩!”

我從小到大都喜歡牽姥姥的手。

小時候,在姥姥家住想媽媽,經常牽著姥姥的手走過村西口的石板橋向北望,看看媽媽會不會來接我。走得累了,我就哄姥姥:“姥姥,姥姥,現在我小妳大,妳先背我,等我變大了,妳變小了我再背妳。”兒時不知有生死,直到我站在姥姥的墳塋前,喊壹聲姥姥,卻再也聽不到那壹聲帶著嘆息味道的回應“唉~~”!

姥姥嫁沒嫁給愛情,我不知道,壹代人有壹代人的活法。但姥爺的確也不是個很體貼的丈夫。媽媽和兩個姨姨都說姥爺愛吃獨食,除了會分給他的小女兒壹點,家裏的好東西基本都進了姥爺的肚子。姥姥總說:“家裏的活全靠他,他不吃誰吃…”二姨看著姥爺吃燒餅加肉饞嘴,問姥爺這是什麽?姥爺說是屎。每當回憶往事講到這裏,姥姥都會笑,但也會抱怨姥爺幾句,其實姥姥也不會真吃,她還是希望姥爺讓讓她,只是,姥爺仗著自己年歲比姥姥小,直接跳過而奔赴美食了。後來幾個女兒都成家立業了,姥爺帶著姥姥就住閨女家,不消說還是為了吃的,姥姥就這麽跟隨著。

“從前的日子很慢,壹生只夠愛壹個人。”相伴,即使是苦澀的,姥姥也心甘情願,他們從未生離,可怎奈死別?

姥爺心氣高又不得誌,常常郁郁寡歡,抽煙過多就導致肺病纏身,走的時候六十歲出頭,姥姥年壽九十三,獨自生活了三十多年。出殯那天,直到姥爺的棺木擡出庭院,姥姥壹下子滑落在地失聲痛哭:“老頭子,妳這麽早就走了,留下我壹個人可怎麽活?”所有的親人都去了墳地送姥爺最後壹程,只剩下姥姥壹個人倚門哭泣。我那時還小,看到姥姥第壹次哭,也不懂得安慰,只是跟著抹淚。可是,我自此知道了,原來人是會死去的。

妗子不是壹個好相處的人。舅舅是四十歲上才娶的妻,可妗子習慣性流產。有壹次孩子都已經成型了,還是男胎,可還是沒保住。乖戾,暴躁,辱罵舅舅,指桑罵槐,什麽難聽的話都說出口。有姥爺在的時候,妗子還好壹點,現在只剩姥姥壹個人,姥姥總是把門緊閉,什麽時候結束姥姥再出門幹活。

姥爺走後,姥姥燒香更勤了,每逢初壹十五,每逢廟會,每次去燒香,看香的師傅都說姥姥修得好,已經修好了蓮花臺,百年之後就可以享福去了。姥姥自是高興。

妗子和舅舅四處求子,求到菩薩這裏,師傅告訴她要積口德,行善事。從此,妗子壹改往日的冷漠刻薄,姥姥只是還像從前壹樣忙碌不停。也奇怪,妗子後來有了兩個女兒,雖然沒有兒子,可壹家人還是齊心協力地拉扯孩子長大,我大妹妹更是嬌養,因為她給這個家帶來了太多無法言說的幸福!沒有男子傳宗接代,姥姥信命!這倒也樂得自在。

表妹們漸漸長大,姥姥自己壹個人也經常走閨女。暑假大都在我家。每年我都會早早地讓媽媽把姥姥接過來,每次上學前我都會布置任務:把飯和水果全吃掉。放學回家發現水果紋絲不動,我就指著墻角,“呵斥”姥姥:“怎麽那麽不聽話,姥姥,罰妳站墻角。”姥姥邁開小腳丫,慢跑到墻角立定,求饒著說知道自己做錯了,每當這時,祖孫二人都是哈哈大笑。

姥姥愛穿不愛吃,最喜歡大紅色,她總認為吃東西太浪費了,穿得好看大家都知道,吃得再好吃也沒人知道。我經常和姥姥辯論:論吃的重要性。我還自創“八仙過海”——其實就是揚州炒飯的基礎上再加幾樣水果,湊夠八樣——讓姥姥品嘗,可是也沒有怎樣。

姥姥還愛看戲,小姨家附近建廟要唱三年,恰逢我上大學在附近,沒課的時候陪姥姥看戲,咿咿呀呀,實在難聽,可姥姥津津有味,知道我不懂,還耐心講解。間隙我去給姥姥買年糕,看著姥姥手裏拿著年糕,使勁地咬著嚼著,我忽然發現,我長大了,姥姥變小了。我們在壹起時說起過去,常常笑彼此的糗事。

姥爺讓姥姥去東地摘菜,姥姥壹上午楞是沒回來,原來找不到自己的地怕回家挨吵就坐在地頭乘涼,姥爺去找,壹看哭笑不得。

村子周圍都是水稻,夏天的時候蚊子特別多,姥姥就找兩個塑料袋綁著我的腿,壹紅壹綠,壹綠壹藍,千奇百怪。

可是我最懷念姥姥給我念的童謠:

小雞嘎嘎,好吃黃瓜,黃瓜有水兒,好吃雞腿兒,雞腿有毛,好吃仙桃,仙桃有核(hu),好吃牛(ou)犢,牛犢撒歡兒,撒到天邊,天邊告狀,告給和尚,和尚念經,念給唐僧,唐僧打卦,打給鰱鮁,鰱鮁鳧水,鳧給小鬼兒,小鬼…,……,他爹碾場,碾給他娘,他娘納底兒,納個小喜兒,小喜兒…,眼睛撲棱撲棱。(殘缺)

不知道多少個日日夜夜都是在這個童謠裏,姥姥拍我入睡。

如今姥姥假牙都帶了好幾年了。

此後,我考研,學習,去異鄉求職工作,自己壹直拼命向前沖,姥姥終究被我遺忘在遙遠的故鄉。

再次回來是因為知道姥姥得了癌癥,肺癌晚期。姥姥怎麽會得癌癥?怎麽可能?生活就是這樣的毫無預警。所有的人都回來了,姥姥虛弱地躺在床上,下地已經很困難。小姨告誡我不可以哭出來,二姨還像小時候壹樣唱著不著調的歌逗姥姥開心。

姥姥活得明白,自知大限將至,不害怕是假的,所以三個女兒輪流看護。姥姥走得那天,媽媽在身邊,媽媽說姥姥像棉花壹樣癱落下來。

輕悠悠的,姥姥這壹輩子都是輕悠悠的。好怕打擾到任何人的清夢,姥姥壹直蜷縮著過了這壹輩子!

姥姥,求求菩薩,下輩子尋個好去處再轉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