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發前兩天,表哥微信我說要夜裏十壹點開通宵車回老家
我身體疲乏、又要二次手術,就婉拒跟他們同回。
遠在千裏之外的老母親老父親,在得知我要回老家前, 特地備了壹堆愛心美食 ,結果我不回
他們 失落了好壹陣子, 但他們托表哥幫忙把能帶的美食給我帶過來
說說我和這表哥,雖是親表哥,可我外婆育有八個孩子,每個孩子又育有2~3個
這是壹個龐大的家庭,所以人多了,孩子多了,我媽是女兒外嫁,我們這第三代之間就是半生不熟的關系
昨兒,下班前約好到表哥那取我爸媽給我的愛心美食
表哥說空著肚子來,帶妳們外面吃頓美食
今天寫文,我回顧了壹下昨晚的整個過程,壹開始氣氛有些冷場,兩人日常交流少,表哥呢開了通宵車,人疲憊不堪,精神狀態不佳。
我先開口,外婆這次立碑順利嗎?
奔哥,放下筷子,幹脆回我壹句,不順利啊
當時我就有些惴惴不安,我親愛的外婆這過世了,又出什麽事了,哎!不得安生
表哥把壹墓碑照片給我看,我壹眼就瞧出名字不對。
表哥贊許地說,是啊,奶奶姓徐,不姓周,還好提前兩天回去,發現了這事兒,又重新做。
話題壹打開,我邊吃表哥夾來的肥美魚肉,邊說,我母親參加完外婆清明立碑,回家情緒不穩定,不知是受到哪個舅舅或舅媽言語刺激,回家怪自己沒本事,沒法在我這做試管出點錢幫忙,我弟買房上給經濟幫襯,挺傷心的
就這樣,聊天破冰,飯桌上美食入口,滔滔不絕,我們暢聊了壹個多小時
表哥大奔說話很有分寸,點到為止, 對他人不帶太多點評,多以事實陳述,稍微帶點個人觀點 ,不帶太多個人情緒評判
比如,提及大姨家兩個兒子情況,用壹句親戚評判最多的話談及他,他做事做得累死了,前陣子又摔傷,進了重癥監護室,大腦縫了好幾針,腦漿都有些裂了,差點就沒命
小兒子爐命好,不用怎麽想事兒,有老丈人幫襯,壹挖機和老丈人合夥倒騰活兒,壹年分十幾萬
老丈人還幫他外放二十萬利息錢,老婆艷紅脾氣好又勤快,壹年賺個四五萬,小家庭壹年收入二十多萬,還挺美的啊
表哥奔說起表哥爐滿臉羨慕的樣子~~~
而據我從母親那得知,大姨大兒子,從小到如今四十歲,都聽她媽的,前老婆受不了媽寶男婚姻,跟他拜拜啦。
現任老婆和婆婆-我大姨還是合不來,矛盾不斷,夫妻兩人常爭吵,異地分居。
而我大姨到處說,大媳婦對大兒子不好,不關心大兒子,不給大兒子購買日常用品,只知道朝大兒子拿錢花,而她大兒子拼命掙錢拼命幹活
大姨在親戚這給她大兒子塑造了壹個形象,夫妻分居,壹直在任勞任怨地拼命幹活,老實人
大姨小兒子,為人靈活,不是特服媽管,但大姨是多麽強勢又有法子的人啊,硬是讓小兒子娶了如今的小兒媳婦
大姨看中小兒媳為人老實好拿捏,以及小兒媳家有錢,原先是想著小兒子壹成家,好管著這壹小家庭
哪成想,小兒媳的老父親比較厲害,提點著工作,幫助把小兩口日子過得那是風風火火,小兒子也是和老丈人走得忒近,小兒媳也常住娘家
小兒子壹年365天360天和老丈人待在壹起,只有5天和大姨家聚聚,關系可想而知
從我表哥整體言語中,他放棄烏托邦式的理想,認可他壹直摒棄的“ 房子車子有,夫妻和睦,有娃有錢”的生活
他準備年底買房成家,結束單身生活,進入婚姻。
復盤:
壹、做得好的地方:
1.聊天話題切入點恰當
聊天對象關系有不熟、半熟和關系親密三種,我和表哥屬於半熟帶親,中間親近的人是外婆,我們都很孝順外婆,所以我壹開始聊天話題由外婆立碑起頭,打開了話題閘子
聊天時發現對方眼神的關註點兒, 提到玄學這塊,眼神發亮
2.聊天表情、語氣到位,話題延展完美
從 ***同喜愛的外婆 打開話題,然後延展到參加外婆立碑事件後,我母親情緒不穩定,為什麽不穩定,五個舅舅之間的矛盾
再用壹個舅媽攀比女兒我的親身經歷故事講述, 展示了真實的自己 ,話題延展完美
3.我們互相毫無抵觸心理,真誠聊天
二、做得不好,要改善
1.不敢發表不同聲音
當表哥提及小舅舅不太好,我和小舅關系還不錯,不贊成他觀點,但壹下子無法找到話語回復,就默認了。
2.表哥提及自己經歷,把話題往自身上引
改正:順著表哥的話題繼續聊下去,給他情緒理解,恰當贊美(有些難,慢慢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