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朝饑食齏面甚美戲作 作者:陸遊 壹杯齏餺飥,手自芼油蔥。
天上蘇陀供,懸知未易同。 譯文:壹碗加了姜蒜的面,親手做成了面片湯,相比於天上供奉的酥酡,不知有什麽不相同。
2、江東竹枝詞四首 其四 明代:陸深 明月垂楊獨樹橋,橋西熟酒好良宵。紅香細剝鶯哥嘴,嫩白鮮羹玉面條。
譯文:明月照著垂楊獨樹橋,橋西熟酒好良宵。細細剝開色紅而味香的茭白,就像鶯哥的嘴壹樣。
嫩嫩白白,巧作鮮羹,香玉拌面條。 3、過土山寨 宋代:黃庭堅 南風日日縱篙撐,時喜北風將我行。
湯餅壹杯銀線亂,蔞蒿數筯玉簪橫。 譯文:天天吹南風放縱篙撐,正好吹北風我將遠行。
面條像銀線壹樣散亂分布在碗裏,蔞蒿幾片像玉簪橫放在面上。 4、刀削面 《山西諺語》 壹葉落鍋壹葉飄,壹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
譯文:用刀削出的面葉壹片接著壹片下鍋,刀壹片壹片的削,面像銀魚落水壹樣在鍋裏翻白浪,柳葉乘著風下樹梢。 5、朝饑食齏面甚美戲作 宋 陸遊 壹杯齏餺飥,老子腹膨脝。
坐擁茅檐日,山茶未用烹。 譯文:壹碗菜面,我的肚子都脹大了。
坐著茅檐日,山茶都沒有煮。
2. 形容面條的詩句郁蔥佳氣夜充閭,始見徐卿第二雛。
甚欲去為湯餅客,惟愁錯寫弄獐書。參軍新婦賢相敵,阿大中郎抄喜有餘。
我亦從來識英物,試教啼看定何如。-------------------蘇軾·賀陳述古弟章生子人家歡喜是生兒,巷語街談總入詩。
我欲去為湯餅客,買羊襲沽酒約何時。-----------------知--元好問·楊煥然生子四首之二·夢不覺註阿麟學道語語牙牙,七歲元郎髻已丫。
更醉使君湯餅局,兒童他日記通家。-------------------元好問·楊煥然生子四首之二·夢不覺註古人生兒子要請人吃面條的。
3. 與面條有關的詩句朝饑食齏面甚美戲作 (陸遊)壹杯齏餺飥,手自芼油蔥。
天上蘇陀供,懸知未易同。賀陳述古弟章生子蘇軾 郁蔥佳氣夜充閭,始見徐卿第二雛。
甚欲去為湯餅客,惟愁錯寫弄獐書。參軍新婦賢相敵,阿大中郎喜有餘。
我亦從來識英物,試教啼看定何如。《餅賦》 晉 束晳玄冬猛寒,清晨之會,涕凍鼻中,霜成口外。
充虛解戰,湯餅為最。弱似春綿,強似秋練,氣勃郁以揚布,香氣散而遠遍。
行人垂液於下風,童仆空瞧而邪盼。擎器者舔唇,立侍者幹咽。”
過土山寨 黃庭堅南風日日縱篙撐,時喜北風將我行。湯餅壹杯銀線亂,蔞蒿如箸玉簪橫。
4. 求幾篇描述寫美食的古文 請寫明出處 謝謝啦1.聞子由瘦
宋·蘇軾
土人頓頓食薯芋,
薦以薰鼠燒蝙蝠。
初聞蜜唧嘗嘔吐,
稍近蛤蟆緣習俗。
2.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3.惠州壹絕
宋·蘇軾
羅浮山下四時春,
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作嶺南人。
4.老饕賦
宋·蘇軾
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潔,火惡陳江右久不改火,火色皆青。而薪惡勞。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湯鏖。嘗項上之壹臠,嚼霜前之兩螯。爛櫻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帶糟。蓋聚物之夭美,以養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顏如李桃。彈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雲璈。命仙人之萼綠華,舞古曲之郁輪袍。引南海之玻黎,酌涼州之蒲萄。願先生之耆壽,分余瀝於兩髦。候紅潮於玉頰,驚暖響於檀槽。忽累珠之妙唱,抽獨之長繰。閔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當膏。倒壹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瓊艘。各眼灩於秋水,鹹骨醉於春醪。美人告去已而雲散,先生方兀然而禪逃。響松風於蟹眼,浮雪花於兔毫。先生壹笑而起,渺海闊而天高。
5.菜羹賦
宋·蘇軾
東坡先生蔔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稱家之有無。水陸之味,貧不能致,煮蔓菁、蘆菔、苦薺而食之。
其法不用醯醬,而有自然之味。蓋易具而可常享,乃為之賦,辭曰:
嗟余生之褊迫,如脫兔其何因。殷詩腸之轉雷,聊禦餓而食陳。無芻豢以適口,荷鄰蔬之見分。汲幽泉以揉濯,搏露葉與瓊根。爨鉶錡以膏油,泫融液而流津。
湯蒙蒙如松風,投糝豆而諧勻。覆陶甌之穹崇,謝攪觸之煩勤。屏醯醬之厚味,卻椒桂之芳辛。水初耗而釜泣,火增壯而力均。滃嘈雜而麋潰,信凈美而甘分。登盤盂而薦之,具匕箸而晨飧。助生肥於玉池,與吾鼎其齊珍。鄙易牙之效技,超傅說而策勛。沮彭屍之爽惑,調竈鬼之嫌嗔。嗟丘嫂其自隘,陋樂羊而匪人。先生心平而氣和,故雖老而體胖。計余食之幾何,固無患於長貧。忘口腹之為累,以不殺而成仁。竊比予於誰歟?葛天氏之遺民。
6.初到黃州
宋·蘇軾
自笑平生為口忙,
老來事業轉荒唐。
長江繞郭知魚美,
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
詩人例作水曹郎。
只慚無補絲毫事,
尚費官家壓酒囊。
7.豬肉頌
宋·蘇軾
凈洗鐺,少著水,
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5. 關於搟面杖的古文有哪些搟面杖是壹種烹飪工具,呈圓柱形,用來在平面上滾動,擠壓面團等可塑性食品原料。
英文名rolling pin,搟面用的木棍兒。中國很古老的壹種用來壓制面條的工具,壹直流傳至今多為木制,用其撚壓面餅,直至壓薄,是民間制作面條、餃子皮、餛飩皮、面餅不可缺少的工具。
搟面杖有好多種,分為單手杖、雙手杖、橄欖杖、花搟杖、走槌。河南用的搟面杖:餃子皮、餛飩皮等小面積的面皮是用兩頭尖尖的小搟面杖,而搟面條時用的則是又粗又長等直徑的大搟面杖。
山東是兩頭和中間平的。還有‘走槌’也是搟面杖,有搟面條的大搟面杖,搟餃子皮的小搟面杖,有中間是空的中間加上壹根軸的。
總的說,搟面杖木材以香椿木為上品,其他次之。搟面杖有長與短,長的用於做面條;短的用有搟面皮,即做餃子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