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妳可知《紅樓夢》中有哪些紙醉金迷的糕點?

妳可知《紅樓夢》中有哪些紙醉金迷的糕點?

中國經典文學著作《紅樓夢》中,美食與美人總是相得益彰。

懷金悼玉的紅樓夢,所寫美人皆是尤物,而其中的糕點則多為珍饈。

不過,這些原本只在鐘鳴鼎食之家才可見的美食,現在,妳可以在家中制作並享受!

讓我們先來看看,紅樓中有哪些紙醉金迷的糕點吧!

《紅樓夢》第八回:寶玉因又問晴雯道:"今兒我在那府裏吃早飯,有壹碟子豆腐皮的包子,我想著妳愛吃,和珍大奶奶說了,只說我留著晚上吃,叫人送過來的,妳可吃了?"

清代以豆腐皮作包子,有數種做法:

壹、腐皮包裹餡心,如紙包之四折,成方包,以蛋清糊其封口,上籠蒸之;

二、用腐皮裁為小片,包餡成兜子,以麻線收口,蒸熟成型,再去麻線。亦有以豆腐切碎,拌調味品為餡,包面以蒸熟。

看名稱"豆腐皮包子",似為前者而非後者。豆腐皮包子清代亦為貢品,清宮禦膳檔案中有此物。

《紅樓夢》第十壹回:(秦可卿)昨日老太太賞的那棗泥餡的山藥糕,我倒吃了兩塊,<span class="correct" data-src="倒象" data-words="倒像" data-origin-sentence="倒象克化的動似的.""="" data-target-sentence="倒像克化的動似的.">倒象克化的動似的."

制作棗泥山藥糕,需費功夫。

壹、把紅棗去核洗凈,用溫水浸泡後蒸壹小時,去皮後與油(花生油或豬油)、白糖炒成棗泥,備用。

二、山藥洗凈蒸壹小時後去皮,磨成泥後加上鑲粉(糯米粉+梗米粉)、豬油、白糖、水,再蒸30分鐘。

三、然後在模子中塗油,按次放上山藥泥、棗泥、山藥泥,倒出後再蒸數分鐘便可,即成壹道滋補甜點。

《紅樓夢》第三十七回:襲人聽說,便端過兩個小掐絲盒子來.先揭開壹個,裏面裝的是紅菱和雞頭兩樣鮮果,又那壹個,是壹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

南方壹向有炒栗子做糕的習慣,《南稗類鈔》中說:“栗糕,以栗去殼,切片曬幹,磨成細粉,三分之壹加糯米粉拌勻,蜜水拌潤,蒸熟食之,和入白糖。”《隨園食單》中亦稱:“煮栗極爛,以純糯米粉加糖為糕,蒸之。上加瓜仁、松子。此重陽小食也”《隨園食單》說這道點心是“重陽小食”,就是陰歷九月九日“重陽節”所吃的食品。

比照以上兩例,做糕時加進桂花,就是“桂花糖蒸栗粉糕”了。

《紅樓夢》第三十九回:婆子壹時拿了盒子回來說:“二奶奶說,叫奶奶和姑娘們別笑話要嘴吃。這個盒子裏是方才舅太太那裏送來的菱粉糕和雞油卷兒,給奶奶姑娘們的。”

菱粉糕為清代南方壹味名食。

清《調鼎集》載揚州之法:“老菱肉曬幹,研末,和糯米粉三分,洋糖,印糕蒸,色極白潤。”

如果不加糯米,就會呈現淡淡的紫色。

菱粉有補中之功,《綱目拾遺》謂可以“補脾胃、強腳膝、健力益氣、行水、去暑、解毒”。

雞油卷兒為卷制菜點,此味是籠蒸面食,用雞油卷,風味更臻上乘。

雞油不但是上等調味品,還有壹定的醫療保健之功。常吃雞油可使頭發長得油潤光亮,且這亮光是從內部長出來的,比在外面擦上去的頭油藥好得多。

按照南方人的民間習俗分析,舅太太應該殺的是烏骨雞,才能作為壹項“禮物”送。

烏骨雞入腎經,大補婦人,南方人崇尚之。《內經》曰:“腎主骨,其華在發。”腎氣得補,潤澤其發。

同時烏骨雞還能治療婦科疾病,這與熙鳳的疾病也完全對景。

《紅樓夢》第四十壹回:這盒內壹樣是藕粉桂糖糕

藕粉和桂花糖都是杭州的著名特產,所以這是壹道江南風味的精美糕點。

《本草綱目拾遺》稱:“冬日掘取老藕,搗汁澄粉,幹之,以刀削片,潔白如鶴羽,入食品。先以冷水少許調勻,次以滾水沖入,即凝結如膠,色如紅玉可愛,加白糖霜摻食,大能營胃生津。”

藕粉不便單獨蒸糕,通常要與面粉或米粉混合使用,並用白糖和糖桂花或蜜餞調味。

具體做法可參考菱粉糕、山藥糕以及栗粉糕。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說著,只見柳家的果遣了人送了壹個盒子來。小燕接著揭開......還有壹碟四個奶油松瓤卷酥。

制作奶油松瓤卷酥:壹、把牛奶煮沸,倒進盆中蓋布待涼;二、此時結起壹層皮,小心拿起奶皮,放在油紙上吸乾水份。三、把松子仁末、桂花汁(桂糖花加牛奶)、白糖拌成餡,山楂糕壓成餡(將山楂用水洗凈,倒入鍋裏煮開花;四、再出鍋將山楂打碎過籮,將山楂泥倒入盆內,攪入白礬水和糖漿,五、最後攪拌均勻後,倒入另外容器,涼後成形,就是山楂糕了)。六、把2種餡上下分別塗在奶皮上,再左右向中間卷起,切片便可上桌。

《紅樓夢》中寫到的飲料、糖果、茶點、菜肴、羹湯,以及成桌的筵宴菜肴,絕大部分都是精品,代表著當時飲食的最高水準,給人以炊金饌玉之感。

更重要的是,曹雪芹在寫這些飲食生活的時候,總是結合原料產地、烹飪技術、生活習慣、民俗風情、禮儀制度、歷史掌故?從而賦予飲食以文化的形式和內涵,顯示了壹種高雅的、詩意化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