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誰知道當代學生初中文言文閱讀訓練70篇翻譯(29~70)

誰知道當代學生初中文言文閱讀訓練70篇翻譯(29~70)

1 買鴨捉兔

從前有個人準備去打獵但不認識鶻,買了壹只野鴨子就去原野打獵。原野上兔子出來,他就把野鴨子投放出去,讓他襲擊兔子。野鴨子不會飛,掉落在地上,他又壹次把野鴨子投放出去,還是掉落到地上。這樣反復了三四次,野鴨子忽然蹣跚著走到獵人面前像人那樣對獵人說:“我是壹只鴨子,殺死我並吃掉,這是我的本分,怎麽把亂拋亂扔的痛苦加於我呢?”那個獵人說:“我以為妳是鶻,可以捕捉到兔子,妳竟然是鴨子啊?” 野鴨子舉起腳掌給那個人看,笑著對他說:“妳看看我這腳手,可以捕捉到那兔子嗎?”

2狼狗捕鼠

齊國有個人善於識別狗的優劣。他的鄰居請他找壹只捉老鼠的狗。過了壹年,這人才找到壹只,說:"這是壹條優良的狗呀!"

鄰居把狗養了好幾年,可這只狗並不捉老鼠。他把這個情況告訴了那個善於識別狗的人。那個善於識別狗的人說:"這的確是壹只好狗呀,它想捕捉的是獐、麋、豬、鹿這類野獸,而不是老鼠。如果妳想讓它捉老鼠的話,就得把它的後腿拴起來。"

這個鄰居把狗的後腿拴住了。這狗果然捉起老鼠來。

3狼子野心

有個有錢人家偶爾得到兩只小狼,(將它們)和家狗混在壹起豢養,也和狗相安(無事)。稍微大了點,還是很馴服。竟然(就)忘了它是狼。壹天白天躺在客廳裏,聽到群狗嗚嗚地發出發怒的叫聲,驚醒起來四周看看沒有壹個人。再次就枕準備睡覺,狗又像前面壹樣(吼叫),(他)便假睡來等著(觀察情況)。便(發現)兩只狼等到他沒有察覺,要咬他的喉嚨,狗阻止它們不讓(它們)上前。就殺(狼)取它們的皮

4澤人網雁

雁在四周巡邏。有人來到就叫,群雁憑借這樣可以閉眼(睡覺)。湖邊的人熟悉它們的事情,點著火光照它。值班雁嘎嘎鳴叫,湖邊的人馬上放低(並遮蔽)火光。群雁都驚醒,看看,沒什麽東西。如此這般三四次。群雁認為值班雁欺騙自己,***同啄它。沒多久,湖邊的人拿著火上前,值班雁不敢(再)叫了,群雁剛剛睡著,壹往捕去沒有(壹只)遺漏的。

5驚弓之鳥

從前,有壹位名叫更贏的人,他是壹位有名的神箭手.有壹天,他陪魏不在後花園裏喝酒,他們擡頭看見壹只飛鳥,更贏對魏王說:「我為大王表演壹個拉弓虛射就能使鳥掉下來的技能.」魏王搖頭笑笑:「射箭技術可以達到這麼高的水平嗎 」更贏說:「能.」

過了沒有多久,壹只孤雁從東方徐徐飛來,更贏擺好姿式,拉滿弓弦,虛射壹箭,雁應聲而落.魏王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驚嘆道:「箭術難道真的可以達到這種地步 」更贏於下弓解釋說:「這是壹只有隱傷的鳥,聽見弦聲驚悖而下落的,並非我的技術高明!」魏王更納悶了:「大雁在天空中飛,先生怎麼知道它有隱傷 」更贏回答說:「它飛得慢,鳴聲又淒厲,是因為長久失群,原來的傷口沒有愈合,驚恐的心理還沒有消除,壹聽到弦聲,就猛壹下子搧動翅膀往高處飛,瞬間就牽動舊的創傷,疼得使它跌落下來.

6、師於老馬於蟻

春秋時,管仲和隰朋有壹次隨齊桓公遠征孤竹國,凱旋歸國時,夜晚行軍竟然迷路,不能前進。管仲說:“老馬識途。”於是放開老戰馬,讓它自由往前走,全軍跟在它的後面,不久果然找到回齊國的大道。

在行經山區時,軍中已沒有多余的儲水。隰朋說:“螞蟻冬天時在山南築窩,夏天在山北營巢,在蟻窩壹寸遠的地方向下挖掘,就可掘出水源。”命人掘地,果真湧出地泉。

以管仲的聖明、隰朋的智慧,尚且要以老馬和螞蟻為師,現在人卻不承認自己愚昧、不知道學習和吸取聖人的智慧,不太過分了嗎?

7賣蒜老叟

南陽縣有個叫楊二的,精通拳腳,能夠用肩膀背起裝滿糧食的船只,幾百個人用竹竿刺他,竹竿刺到他的地方全部斷裂,所以楊二的名聲十分響亮。楊二帶著他的學生在常州地區行走,每當他在演武場傳授武藝時,來圍觀的人非常多。

有壹天,有壹個賣蒜的老人,這個老頭老態龍鐘,不停的咳嗽,他看了楊二的武藝後諷刺楊二,大家聽了十分驚駭,就有人跑去告訴了楊二。楊二聽說後大怒,把老人叫過來,在他面前用拳頭打磚墻,拳頭陷入磚墻壹尺多,然後傲然對老人說:“老頭妳能夠像我這樣嗎!”老人說:“妳這樣也就能打打墻壁,卻不能打人。”楊二更加生氣了,怒喝道:“老家夥妳能讓我打上壹拳嗎?被打死了不要怪我。”老人笑著說:“我壹個老頭都快要死了,如果用我的性命成全妳的名聲,死而無撼。”於是兩人就叫了很多人,當眾立了字據,讓楊二先休息三天。

三天後,老人把自己捆在樹上,脫掉衣服露出肚皮,楊二從十步外沖向老人壹拳打上去。老人壹點聲音也沒有發出,只看到楊二突然跪倒在地,向老人磕著頭說:“晚輩知道自己錯了。”楊二想拔出拳頭,但是已經被夾在老人的肚子裏,動彈不得。楊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後,老人才把肚子壹挺放開楊二,只見楊二已經摔得翻過壹座橋了。老人慢慢背起他的蒜走了,壹直到最後也不肯告訴大家他的名字。

8王羲之愛鵝

王羲之生性喜愛鵝,會稽有壹個老婦人養了壹只鵝,叫得好聽,王羲之想把它買來卻沒有買到,就帶著親友動身前去觀看。老婦人聽說王羲之即將到來,就把鵝宰了煮好招待王羲之,王羲之為此嘆息了壹整天。又有山陰的壹個道士,養了些好鵝,王羲之前去觀看,心裏很是高興,堅決要求買了這些鵝去。道士說:“只要妳能替我抄寫《道德經》,我這群鵝就全部送給妳。”王羲之高高興興的抄寫完《道德經》,就用籠子裝著鵝回來了,覺得很快樂。他任性率真的情況就是這樣。他曾經到他的壹個下人家,看到壹幾案平滑幹凈,於是就在上面寫字,這些字壹半楷書壹半草書。這些字後來被這個下人的父親誤刮去了,這個下人連著懊惱了好幾天。他又曾經在蕺山看見壹個老婦人,拿著壹把六角扇在叫買。王羲之就在老婦人的六角扇上每面各寫了五個字。老婦人開始有些不高興,王羲之於是對老婦人說:“只要說是王右軍書寫的,就可以賣得壹百錢了。”老婦人照此壹說,許多人都爭著來買這把扇子。又壹天,老婦人又拿著壹把扇子來,王羲之笑而不答。王羲之的書法被世人所推崇,就像這樣啊!

9華佗治病

壹天,華佗走在路上,看見有個人患咽喉堵塞的病,想吃東西卻不能下咽,家裏人用車載著他去求醫。華佗聽到病人的呻吟聲,就停車去診視,告訴他們說:“剛才我來的路邊上有家賣餅的,有蒜泥和大醋,妳向店主買三升來吃,病痛自然會好。”他們馬上照華佗的話去做,病人吃下後立即吐出壹條蛇壹樣的蟲,他們把蟲懸掛在車邊,到華佗家去拜謝。華佗還沒有回家,他的兩個孩子在門口玩耍,迎面看見他們,小孩相互告訴說:“象是遇到咱們的父親了,車邊掛著的‘病’就是證明。”病人上前進屋坐下,看到華佗屋裏北面墻上懸掛著這類寄生蟲的標本大約有十幾條。

10薛譚學謳

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學盡秦青的技藝,就自己說已經學完了,於是告辭回去。秦青沒有阻止他,在郊外的大路上設宴送行;(秦青)擊打著樂器,悲壯地歌唱起來,那歌聲使路邊的樹林都振動了,使空中的飛雲也停住了。薛譚(聽了後)便(向秦青)道歉並要求能返回(繼續跟秦青學習唱歌),(從此)壹輩子不再說回去的事了。

11.齊人攫金

從前齊國有個想得到金子的人,壹天清早,穿好衣服,戴好帽子,來到集市上,走到賣金子的地方,抓了金子就走。巡官抓住了他,問他:“人們都在場,妳怎麽敢搶人家的金子呢?”那人回答說:“我抓金子的時候,根本沒看到人,只看到金子

12.孟母戒子

譯文:孟軻小時候,背誦詩文,他的母親正在織布。小孟軻突然停止背書,然後接著再背誦下去。(發現這種情況),小孟軻的母親知道他是因為分心而遺忘了書中的內容,(於是)把他叫來問道:“為什麽中途停止背書?”小孟軻回答說:“書中有些地方忘記了,後來又記起來了。”(這時),小孟軻的母親拿起刀割斷她織的布,用這種方法來警告他(讀書不能半途而廢)。從此以後,小孟軻不再因為分心而遺忘了書中的內容了。

13.劉頗當機立斷

澠池道中有車載著瓦甕,堵塞在狹窄的路上。正趕上天氣寒冷,冰蓋路又陡又滑,進退兩難。天色將晚,公家的和私人的旅客成群結隊走來,數千車馬擁擠在後面,毫無辦法。這時有壹個叫劉頗的旅客,催馬趕來,問道:“車上的甕能值多少錢?”回答說:“七八千。”劉頗立即打開包裹取出銀子,全部將甕推到山崖下。不大壹會兒,車載輕了,可以順利前行,後面的車隊也喊叫著前進了。

14.宋太祖怒責宋白

宋太祖時,宋白主持科舉考試,收受他人的賄賂,在評選時偏袒他人。他怕紅榜貼出後,別人會有爭議,於是先列出中舉人的名單報告給皇上,想假脫是皇上的旨意來為自己開脫。皇上憤怒地對他說:“我讓妳去主持科舉考試,中舉的名單應當是妳自己決定,為什麽要向我報告?我怎麽知道這些人適不適合呢?如果紅榜貼出後遭到別人的非議,我將妳斬首向天下人謝罪!”宋白極其恐慌,更改紅榜,讓它符合人心之後再公布.

15.賜絹為糧

胡質的兒子威,字伯虎。自小誌向遠大,重名節,品格高尚。當時胡質在荊洲任官,他從京城前去看望。家裏生活窘迫,沒有車馬奴仆,他自己趕驢前往,拜見他的父親。停留了十余天,準備回去。快走的時候,父親給他壹匹絹,作為路上的盤纏。威跪下問父親,父親清白,不知道這匹絹是從哪裏得到的?胡質說,是我的俸祿,用來做妳的盤纏。問明所賜絹的來路後,威接受.

16.南轅北轍

壹個人,正駕著車向北方走,他告訴臣說:我要到楚國去。臣有點疑惑,就問說:先生,您要到楚國去,楚國在南方,為什麼您卻往北走呢?他說:因為我的馬好,很會走。臣說:您的馬雖然好,但這並不是去楚國的路啊!他就又說:我的路費很多,足夠讓我走長途的路。臣再回答說:您的路費雖然多,但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啊!他又繼續解釋說:我駕車的本領很好。應該沒問題的。臣聽了,還是認為他不對,告訴他說:雖然您的馬好,路費多,駕車的本領也高,但如果您的方向搞錯了,條件愈好,不但不能讓您到達預定的目標,反而會助長錯誤,白費力氣而徒勞無功啊!

17.知恩圖報

秦穆公外出王宮,丟失了自己的駿馬,親自出去找,看見有人已經把自己的馬殺掉了,正在壹起吃肉。穆公對他們說:“這是我的馬呀”。這些人都害怕驚恐的站起來。秦穆公說:“我聽說吃駿馬的肉但不喝酒的人是要被殺的。”於是給他們酒喝。殺馬的人都慚愧的走了。過了三年,晉國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圍困住了。以前那些殺馬吃肉的人互相說:“咱們到了以死報答穆公給我們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的時候了。”於是沖散了包圍,穆公終於幸免於難,並打敗晉國,抓了晉惠公回來。

18.唇亡齒寒

春秋時候,晉獻公想要擴充自己的實力和地盤,就找借口說鄰近的虢(guó)國經常侵犯晉國的邊境,要派兵滅了虢國。可是在晉國和虢國之間隔著壹個虞國,討伐虢國必須經過虞地。“怎樣才能順利通過虞國呢?”晉獻公問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說:“虞國國君是個目光短淺、貪圖小利的人,只要我們送他價值連城的美玉和寶馬,他不會不答應借道的。”晉獻公壹聽有點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晉獻公的心思,就說:“虞虢兩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虢國滅了,虞國也不能獨存,您的美玉寶馬不過是暫時存放在虞公那裏罷了。”晉獻公采納了荀息的計策

19.自相矛盾

楚國有個賣矛和盾的人,誇他的盾說:“我的盾很堅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又誇他的矛說:“我的矛很銳利,沒有什麽東西穿不透的。”有人質問他:“拿妳的矛去刺妳的盾,結果會怎樣?”那人便答不上話來了。本來嘛,堅不可破的盾和無堅不穿的矛是不能同時並存的。

20白雲山嶽皆文章

觀賞美麗燦爛的彩霞,可以領悟到它光芒四射的艷麗;觀賞天空漂浮的白雲,可以領悟到它書卷自如爛漫多姿的妙態;觀賞高山雄峰,可以領悟到它靈秀挺拔的氣概;觀賞壹望無垠的大海,可以領悟到它博大寬廣的胸懷,在這些天地山河中,都可以體會到美妙的景致,到處都是好文章。面對翠綠的竹子,可以品味到它的虛心有節;面對飄香的菊花,可以品味到它的高風亮節;面對蒼松翠柏,可以品味到它傲然不屈的性格;面對蘭花香草,可以品味到幽然醉人的芳香。從這裏可以看出,在遊覽觀賞中,時時處處都有供我們學習借鑒的地方。

21螳螂捕蟬

吳王要進攻楚國,向左右大臣警告道:“如有人敢於進諫,就叫他死!”有壹位年輕的宮廷侍從,想諫又不敢,他就懷揣彈弓到後花園去,露水灑濕了衣裳,這樣過了三個清晨。吳王知道後說:“妳來,何苦把衣裳淋濕成這個樣子?”他回答道:“園子裏有樹,樹上有蟬,蟬在高高的樹枝上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就在它的身後。螳螂俯著身子向前爬去要捉蟬,而不知黃雀在它身旁。黃雀伸著頭頸要啄螳螂,而不知在它的下面有我手中張開的彈丸。這三者都想得到自己的好處,而不顧身後隱藏著禍患啊!”吳王說:“您說得好啊!”於是停止用兵。

22老虎之死

野獸之中有(壹種)叫猱,小而善於爬樹,爪子鋒利。老虎的腦袋癢,就讓猱撓個比停,(撓)出了窟窿,老虎非常舒服,不覺得(腦袋撓破了)。猱慢慢地取它的腦漿吃,剩下殘余的用來獻給老虎說:“我偶然得到些美食,不敢私自享用,用來獻給您。”來戶說:“忠心的是猱啊!愛我而忘了自己的口腹之欲。”吃完了,還沒有察覺。久了老虎的腦袋空了,疼痛發作,尋找猱的蹤跡。猱卻已經跑到高樹上了。老虎蹦跳大叫,便死了。

23義猴

某山腳下有壹個老人,妻子很早就逝世了,只有壹個女兒在遠方。打獵的人可憐他孤獨,於是就送了壹只猴子給他。老人十分喜歡,對待它就好像對親生兒子壹樣。每次出門猴子都跟著他,(猴子)不用鏈子鎖著不用繩牽著,但又不會離開他。如此就過了五年。

壹天,老人突然死了,猴子關上門,奔到老人女兒家裏,淚如下雨。(老人的女兒)問:“父親死了?”猴子點了點頭。(她)於是就和猴子壹同回去。老人的什麽值錢的東西也沒有,沒有錢給他辦後事,猴子於是在鄉中大哭,鄉裏的人於是給它錢為老人辦了後事。老人的女兒要帶猴子走,猴子拱手拒絕了,仍然守著老人原來的故居,每天摘果為生。每隔五天就為老人大哭壹場,好像是紀念老人養了它五年的恩情,樣子十分哀傷。這樣不夠三個月就死在了老人的墳前。鄉裏的人可憐他,於是把它葬在老人的墳的旁邊,為它立了壹塊墓碑,上面寫著:義猴之墓。

24狼

有壹個屠夫,晚間走在路上,被狼緊緊地追趕著。路旁有個農民留下的地窩棚,他就跑進去藏在裏面。惡狼從苫房的草簾中伸進壹只爪子。屠夫急忙抓住它,不讓它抽出去。但是沒有辦法可以殺死它。只有壹把不到壹寸長的小刀子,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豬的方法往裏吹氣。極力吹了壹會兒,覺得狼不怎麽動彈了,才用帶子紮上了吹氣口。出去壹看,只見狼渾身膨脹,活像壹頭牛。四條腿直挺挺地不能回彎兒,張著大嘴無法閉上,就把它背回去了。不是屠夫,誰有這個辦法呢?

25鱔救婢

高懷中在揚州的小東門賣鱔魚面。他每天要殺數十條鱔魚,有壹位婢女心生憐憫,每天夜晚,偷偷從水缸裏撈了兩三條鱔魚,由後窗拋入河中。這樣經過了大約壹年的光景。有壹天,店裏發生火災,婢女倉皇逃出,被火所灼傷。她很疲倦地躺在河邊,到半夜睡著了。醒來以後,發現:不但痛苦減輕了,連灼傷的部位也好了許多。有河中的汙泥堆積在傷口,而地面留下鱔魚走過的痕跡。她才知道:是從前所放生的鱔魚來救她。高懷中被婢女的行為所感動,於是停止行業,拆除爐,將庫存的數石活鱔魚,全部放到河裏。

26鴟與鵷雛

惠施做了梁國的國相,莊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訴惠施說:“莊子到梁國來,想取代妳做宰相。”於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國都搜捕三天三夜。莊子前去見他,說:“南方有壹種鳥,它的名字叫鵷鵮,妳知道嗎?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甘甜的泉水不喝。在這時,壹只貓頭鷹拾到壹只腐臭的老鼠,鵷鵮從它面前飛過,貓頭鷹仰頭看著,發出‘嚇’的怒斥聲。現在妳也想用妳的梁國來‘嚇’我?”

27趙人患鼠

有壹個趙國人家裏發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貓。中山人給了他貓。這貓既善於捉老鼠,也善於捉雞。過了壹個多月,老鼠少了,雞也沒有了。他的兒子很擔心,對他父親說:“為什麽不把貓趕走呢?”他父親說:“這就是妳不知道的了。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沒有雞。有了老鼠,就會吃我的糧食,毀我的衣服,穿我的墻壁,啃我的用具,我就會饑寒交迫,害處不是比沒有雞更大嗎?沒有雞,只不過不吃雞罷了,離開饑寒交迫還很遠,為什麽要把那貓趕走呢?”

28三人成虎

龐恭要陪太子到趙國去做人質,龐恭對魏王說:“現在,如果有壹個人說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嗎”“魏王說:“不相信。”龐恭說:“如果是兩個人說呢?”魏王說:“那我就要疑惑了。”龐恭又說:“如果增加到三個人呢,大王相信嗎?”魏王說:“我相信了。”龐恭說:“街市上不會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個人說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趙國離大梁,比我們到街市遠得多,而議論我的人超過了三個。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說:“我知道該怎麽辦。”於是龐恭告辭而去,而議論他的話很快傳到魏王那裏。後來太子結束了人質的生活,龐恭果真不能再見魏王了。

29王維寧嗜酒

儀真人王維寧善於寫詩作詞,特別擅長的是草書,十分精妙。王家祖上富裕,給他留下了數以萬計的家產。維寧性格豪放,喜歡喝酒接交朋友。每天都在家裏擺下宴席,款待朋友。客人往來絡繹不絕,常常要加上好幾桌才行。有人勸王維寧為將來做些打算,他回答說:“大丈夫活在世上應當做錢財的主人,怎麽能做錢財的奴隸呢?”家產耗盡之後,王維寧已經沒有辦法自己養活自己,可是他仍然每天飲酒不止。又有人勸他不如靠賣字為生,他回答說:“我學習書法可不是用來糊口的啊!”有壹天,王維寧又沒有酒喝,覺得非常難受,於是出來閑逛。他走到江邊,看到落日照耀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極為美麗。維寧喜出望外,說:“水裏面壹定是個好地方,龍宮的珍奇宮殿,或許能給我歡樂。”於是,他跳入水中。就這樣死了。

30裴略自贊

溫彥博擔任吏部侍郎的時候,候選官員裴略沒有得到任命。於是他向彥博自薦,說自己善於以俗語諷刺戲謔。彥博就讓他嘲廳前叢竹,裴略說:“竹冬月不肯雕,夏月不肯熱,肚裏不能容國士,皮外何勞生枝節。”又讓他嘲屏墻,裴略說:“高下八九尺,東西六七步,突兀當廳坐,幾許遮賢路。”彥博說:“妳說的嘲語好像在針對我嗎。”裴略說:“已經在動妳的肋部了,何止是傷到胳膊啊(博膊諧音)。”溫彥博感到羞愧,給了裴略官位。

31荀巨伯以德退敵

荀巨伯到遠方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來攻城。友人對巨伯說:“我是快死的人了,妳趕快走吧!”荀巨伯說:“我遠道而來探望妳,妳卻要我離開;這種為了貪生怕死而敗壞道義的行徑,難道是我荀巨伯所能做得出來的嗎?”等到賊兵來了,問荀巨伯說:“大軍壹到,全城的人都逃走了,妳是什麽人,竟敢獨自停留在這裏?”荀巨伯回答說:“友人有病,不忍心拋下他,寧願用我的身體來換取朋友的生命!”賊兵聽了相互說道:“我們這些無義的人,竟然攻入這個講究道義的國家!”於是整個軍隊撤離小城,全城因而得以保全。

32蔡洪赴洛

蔡洪來到洛陽,洛陽當地的人對他說:“官署剛剛成立,百官都在招募下屬,在出身卑微中求英才,於山野隱士中征俊傑。妳是吳楚之地的讀書人,亡國之人,有什麽特殊才華來參加征召呢?”蔡洪回答:“夜明珠不壹定出產在孟津河裏;滿握的壁玉也不壹定非要采自昆侖山中。大禹生在東夷,文王生在西羌。聖賢的誕生地,不必是壹個固定的地方。從前武王討伐紂王,把商朝愚頑的百姓遷到了洛陽,難道諸位就是那些百姓的後代嗎?”

33石崇和王愷爭豪

石崇和王愷爭比闊綽,兩人都用盡最鮮艷華麗的東西來裝飾車馬、服裝。晉武帝是王愷的外甥,常常幫助王愷。他曾經把壹棵二尺來高的珊瑚樹送給王愷,這棵珊瑚樹枝條繁茂,世上很少有和它相當的。王愷拿來給石崇看,石崇看後,拿鐵如意敲它,隨手就打碎了。王愷既惋惜,又認為石崇是妒忌自己的寶物,說話時聲音和臉色都非常嚴厲。石崇說:“不值得遺憾,現在就賠給妳。”於是就叫手下的人把家裏的珊瑚樹全都拿出來,有三尺、四尺高的,樹幹、枝條舉世無雙而且光彩奪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愷那樣的就更多了。王愷看了,惘然若失。

34王羲之10歲的時候,大將軍十分喜愛他。常讓他在帳中睡覺。王敦曾經先起身出帳,王羲之還沒有起來。壹會兒,錢鳳進來了,商量大事,都忘了王羲之還在帳中,就談背叛朝廷的計劃。王羲之醒來後,聽到他們談話的內容,驚駭之余,知道自己沒有性命了,於是吐口水汙穢自己頭臉和被褥,假裝睡著。王敦他們剛剛密謀到壹半,才想起了王羲之還沒有起,兩人十分驚慌,生怕小孩泄露出去,都說:“不得不除掉他!”等到揭開帳子,卻見王羲之吐的唾沫滿臉,相信他確實是睡著,於是得以保全。在當時稱贊他聰明。

35、王羲之機智

班超為人有遠大的誌向,不計較壹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順勤謹,過日子常常辛苦操勞,不以勞動為恥辱。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罟到了洛陽。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壹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嘆道:“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誌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麽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麽能了解壯士的誌向呢!”

36陸績懷橘

漢朝末年間時候,有個姓陸名績的,表字公紀,是吳郡地方的人。他的父親名叫陸康,曾經做過廬江地方的知府,和袁術很要好。

陸績年紀還只有六歲的時候,便會到九江地方去拜見袁術。袁術就拿出許多橘子來,給陸績吃。陸績暗地裏把三個橘子裝在袖子裏,等到告別的時候,就向著袁術拜謝了壹回。不料這三個橘子,撲陸的從袖子裏跌到地上。

袁術笑著說,陸郎呀,妳來做了小客人,竟暗地裏藏了主人的橘子,不防他人笑妳來偷橘子麽。陸績便雙膝跪在地上,回答道,我母親的性子,很喜歡吃這些東西。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想起帶幾只回去,給母親吃。袁術聽了這壹番話,覺得大大的希奇。

37、蘇武牧羊

衛律知道蘇武終究不可脅迫投降,報告了單於。單於越發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蘇武囚禁起來,放在大地窖裏面,不給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蘇武臥著嚼雪,同氈毛壹起吞下充饑,幾日不死。匈奴以為神奇,就把蘇武遷移到北海邊沒有人的地方,讓他放牧公羊,說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歸漢。同時把他的部下及其隨從人員常惠等分別安置到別的地方。蘇武遷移到北海後,糧食運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儲藏的野生果實來吃。他拄著漢廷的符節牧羊,睡覺、起來都拿著,以致系在節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脫盡。

38楚襄王問與宋玉

楚襄王問宋玉:“先生有不檢點的行為吧?為什麽士人百姓都不稱贊妳呢?”宋玉回答:“是的,是這樣,有這情況。希望大王寬恕我的罪過,允許我把話說完。有客人在都城裏唱歌,起初他唱《下裏》《巴人》,城裏跟他唱的有幾千人;他唱《陽阿》《薤露》,城裏跟他唱的有幾百人;他唱《陽春》《白雪》,城裏跟他唱的不過幾十人;引用商聲,刻畫羽聲,夾雜運用流動的徵聲,城裏跟他應和的不過幾個人罷了。這樣看來歌曲越高雅,和唱的人越少。

39、範仲淹有誌於天下

範仲淹兩歲的時候就失去父親,家中貧困無依。他年輕時就有遠大的誌向,常常用冷水沖頭洗臉。經常連飯也吃不上,就吃粥堅持讀書。做官以後,常常談論天下大事,奮不顧身。以至於有人說壞話被貶官,由參知政事降職作鄧州太守。範仲淹刻苦磨煉自己,吃東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僅自保養罷了。他經常朗誦自己作品中的兩句話:“讀書人應當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

40、任末負笈從師

壬未年14時束發拜師,不害怕艱難險阻。常常說道,人如果不學習,有什麽可以成功的呢?於是經常依在樹下,編茅作庵,削荊當筆,擠出樹汁當作墨汁。晚上借星光讀書,如果太黑就用用麻蒿來照明。看書有心得的地方就順手寫在衣服上,以便很好的記住。同學看他勤奮的學習,於是常借給他幹凈的衣服穿。臨終的時候說:人好學,即使死也如活著壹般;不好學的人,即使是活著,也如同行屍走肉壹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