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莫做黏娃狂人
《小痛愛》壹書中,尚格格在父母離婚之後,壹直是和母親生活。母親是全職在家照顧她,父親每個月給她倆生活費用,反正尚家父親是大老板,給女兒生活保障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她們母女倆壹起生活,尚父也沒有閑著,中途和壹個青春靚麗的女研究生二婚過,沒到壹年就離了,後來遇到了三婚的媳婦帶著個兒子牛牛和女兒伊伊,這 時尚 父也變了,不光要好看了,也要能過日子的了。他壹看離婚的楊蘭人長得不錯,也是壹心想好好過日子的,相處半年多兩人就結婚了,日子也算是過得順利。
誰知道突然有壹天尚格格不打招呼地來了,具體原因她也沒有和楊蘭說,就是說在這裏住壹段日子。按理說誰不願意和自己媽住,反倒是住進了有後媽,有後媽娃娃的家呢。壹日楊蘭不在家,父親當然也不在家,格格帶著牛牛和伊伊兩人點披薩,只見兩個娃吃得狼吞虎咽,格格說:“我媽媽做的披薩比還要好吃,真的。”
牛牛壹邊嘴裏拖著長長的芝士絲,壹邊說:“那妳幹嘛不住到妳媽那兒去?”
格格才講了她為什麽從媽媽那裏搬過來,她說自己媽是黏娃狂人,比牛牛在吃的芝士還黏人。因為媽媽沒有工作,她就成了媽媽的全職工作,成了媽媽的工作對象,日日夜夜盯著她,哪怕她稍微打個噴嚏,媽媽都緊張到不行,問東問西,壹會摸摸頭地問有沒有事。
就在格格住了壹個月之後的某壹天,她的親生母親找到了這個未曾謀面的丈夫的三婚媳婦楊蘭。格格媽說孩子不肯見她,並對丈夫的三婚妻子說:“妳幫我勸勸小孩,她是我的寶貝,我不能沒了她。只要她能回來,跟我說話,我向她保證會調整自己的,會不封閉自己只做全職媽媽。”
這時的她滿臉都是憂傷和難堪,前妻求後妻幫忙教育孩子,實屬無奈要麽誰願意呢。但是格格又何嘗不是呢,好好的自己親媽家不呆,明明想吃自己媽媽做的飯,可是她不想讓媽媽再活成現在的樣子。是全職了,是為了她,但這不是格格想要的。
02 放手了兒子快樂了,壹家人也快樂了
無獨有偶,《小歡喜》裏面也有壹段馮壹凡這個高二的孩子,不和自己媽媽說話了。其實他的父母算是為他犧牲非常大的那種,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父親在出版社做校對工資不高,業余兼職做婚禮主持,但是在外偷偷做的,家裏人都不知道。夫妻感情不好,已經分居了壹段日子,但為了不影響兒子的高考,每周末要假裝還是和睦的家庭。他們以為戲演得到位,其實孩子早就知道了,這也就是在母親提出在外租房陪讀的時候,孩子提出父母壹塊住的道理,壹是看他們能不能答應,二是如果答應了,不還有復合的可能性嗎。
馮壹凡在近壹個月沒和媽媽說話的情況下,老師潘帥建議冷處理,當晚馮壹凡媽媽朱曼玉搬出了他們為了孩子高考而租的房子。媽媽拎著行李在外面等出租車的時候,其實馮壹凡躲在後面悄悄地看著呢。看著媽媽消瘦的身影,孤獨的壹個人在招手叫出租車。他也知道媽媽為了他好,自己省錢省得要命,給他報補習班無論多貴,眼睛都不眨壹下。他知道媽媽全心思都花在他身上是愛他,但現在的他覺得這愛太擁擠,讓他喘不過氣來。這段日子他不和媽媽說話,他也不開心,他也沒有心思好好學習。
媽媽搬走了之後,馮壹凡的爸爸開始上場,用他的話來說,原來兒子都被老婆霸占著了,這下終於輪到他出場了。日常生活他對兒子管得不多不嚴格,而且尊重孩子的意願,兒子想轉文科的想法由來已久,只是媽媽壹直攔著,這下媽媽不在了,馮壹凡父親沒有任何意見,只要是孩子喜歡的他就支持。在學習上家長不管了,馮壹凡反而更加主動了,學習自己喜歡的文科動力也更足了。
平時這個不太做飯的老爸,每天都會從網上搜食譜,飯菜更是別出新樣,有時是幼稚的海綿寶寶炒飯,有時是飯店裏才能吃到的烤肉,有時是媽媽不讓吃的方便面,孩子每次都吃得幹幹凈凈。
真正和父親壹起住了,兒子也開始喜歡和感興趣這個老爸了,為什麽經常爸爸會穿著華服回來,衣冠楚楚地還翻翹頭,壹次跟蹤之後,他才知道爸爸在做婚禮主持,在現場的爸爸不再是笨拙地吵不過老媽的爸爸,而是口齒伶俐救場及時,唱歌還很動聽的人,原來爸爸是這樣的壹個人。
媽媽朱曼玉後來想妥協了,她也不能沒有這個寶寶,她想回歸家庭,聽兒子的,只要她喜歡她就同意,媽媽放手後,她也有了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兒子也快樂了,他們的小家也團圓了,也不再爭爭吵吵了。馮壹凡母親是管得太多犧牲得太多,孩子反而不快樂,反觀父親雖然犧牲了很多,但他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對孩子也放手不去管手管腳,反而兩人相處的很和睦,也都很開心。
03 父母也是人,要讓孩子快樂,自己要先快樂
洪蘭老師曾經講過,壹天晚上她在地鐵站碰到了同事的孩子,那小姑娘壹見到她抱著她就哭了起來。原來是和媽媽吵架離家出走了,然後沒帶錢,只帶了壹張公交卡。她就壹直在地鐵站徘徊,她又不想回家。洪蘭老師壹邊勸她回家,壹邊了解情況。原來是她媽媽管得太緊,還時時對她說:“我混成今天這樣子,為妳犧牲了多少。”而孩子卻覺得為什麽妳要為我犧牲呢,我寧可不要媽媽犧牲。
其實洪蘭老師講到她媽媽抱怨我為妳犧牲這麽多的時候,我特別能想象出她媽媽的樣子,這是很多家長正在和曾經做的事情。就像尚格格的媽媽,馮壹凡的媽媽,她們都是為了孩子犧牲了自己的人,有的是犧牲了事業,有的是犧牲了自己的愛好,有的是為了孩子能好好上學而不得不委曲求全和自己不喜歡的人勉強在壹起。
妳說妳可以演,而且盡量演得到位,但是現在的孩子們都聰明得很他看得出來。就像馮壹凡父母分居沒多久,這個敏感的孩子就發現了。他知道父母為他而演,他的內心是不好受的,他的成績開始壹落千丈,由原來的全校幾十名,下降到幾百名。而遲鈍的父母還在為他們演得好演得像而沾沾自喜地以為孩子沒發現呢。
其實妳為孩子犧牲得越多,孩子越不快樂。所以父母要多把時間花在自己身上,不要什麽都以孩子為生活的重心。妳快樂了,妳才會 健康 ,妳 健康 了才會有力氣給孩子賺更多的錢,未來上學才更有保障。而妳快樂了,妳的壹言壹行裏面帶有的那種活力,孩子也會被感染的,他也會發自內心的快樂。
作家武誌紅曾說:“真正 健康 的愛,是努力去做,給自己愛,然後把內心豐盈的滋養分享給對方。”
苒藜:記錄日常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