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攀枝花有哪些好吃好玩的地方

攀枝花有哪些好吃好玩的地方

四川的攀枝花,簡單來談下,這是壹座以花為名的城市。小學學地理的時候最愛談這個城市,這座城市,是中國的稀有金屬盛產之地。鈦,釩等稀有金屬的儲量世界前三。看著像是壹個重工業的城市,但是這座城市還是壹個花城,春城。接下壹起去了解壹下。

1.車開出西昌沿京昆線繼續向南,會經過壹個名叫永_的鄉鎮。以此為分界點——繼續沿高速狂奔,會抵達陽光城攀枝花;若在這裏下高速沿著國道壹路蜿蜒,就會遇見古城會理。

2.

鐘鼓樓、城門洞、科甲巷、倉聖宮4A級文化名城,2100多年歷史——會理大概是全國古城裏最不出名的那壹類,但正因這樣,它大概也是全國古城裏最不商業化的那壹類。

3.

千年過去了,會理人依然每日從鐘鼓樓下經過、去往小城的東南西北,依然會在休息的日子坐在城門洞上悠閑地喝茶曬太陽,任和煦的風拂過他們的背脊和臉龐。

4.在會理,永遠不缺的是藍天和陽光。會理的年平均日照時間高達2388小時,和西昌比起來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5.但陽光並不意味著“高溫”,這裏的氣候恰到好處——“冬暖夏涼”這個詞,大概就是為會理而造:

冬日午後的陽光每天準時報到;

夏天縱使烈日當空,樹蔭之下卻涼爽得如天然大空調——到會理的街上去看看,妳會發現,除了賓館要意思壹下裝裝空調,會理普通人家過夏天,是連風扇都不需要的。

6.會理話,可謂是眾多四川方言中的壹朵奇葩。在會理,有壹種傻叫“倒灌氣”,有壹種沒用叫“屁火藥”。

7.還有壹種疑問叫“給XXX”:

給吃飯啦?=吃沒吃飯?

給要得?=可不可以、行不行?

給是啊?=好不好、對不對?

和會理的人打交道,說上三句話裏面沒有個“給”字,那十有八九不是會理土著娃兒。

8.即使妳是壹個對古城毫無興致的人,也能找到在會理停留的理由:羊肉湯、羊肉粉、雞火絲、筒子骨、銅火鍋、稀豆粉、熨鬥粑、泡梨兒、薄片兒、鹵餌塊

不住上個個把月,簡直無法完全吃完這座城裏的所有美食。

9.東坡肉,五花肉,不如會理的煮羊肉。在外念書的會理人,回家第壹件事就是直奔羊肉館。怕遠,就去東街的會美羊肉館,不怕遠,就直奔黑泥橋。

不過,在會理吃羊肉其實並沒有特別的推薦,只有個人的喜好。

畢竟,這裏有著全涼山乃至全四川最肥美的黑山羊,肉嫩且不膻,味鮮而不膩,隨便找壹家都不容易踩雷。

10.

肥腸粉、酸辣粉,不如會理的羊肉粉。在會理吃羊肉粉,所用的黑山羊肉以及醇厚的羊肉湯頭就不說了。米粉是清壹色的粗粉,紮實耐煮有嚼勁,滿桌大盆大盆的佐料,彰顯著會理老板們的豪邁。

11.

坐在羊肉粉店往本地人的桌子上望,似乎只有把佐料放成這樣——用通紅的豆瓣、糊辣子、蔥蔥香菜薄荷把原來雪白的羊肉湯底完全遮蓋,才能真正體會到會理羊肉粉的精髓。

12.除了羊肉粉和羊肉湯,我大船城的餌塊也是每壹個會理人心尖上的寵兒。

在會理,光是餌塊的做法就有十多種:蒸餌塊、煮餌塊絲、鹵餌塊、炸餌塊、涼拌餌塊、撈汁餌塊、炒餌塊.、雞火絲餌塊.......會理人可以天天吃、頓頓吃。

膩?根本不存在的。

13.大名鼎鼎的會理雞火絲,就是雞絲+火腿絲+餌塊絲。

肥美的原生態土雞,壹年以上的資格老火腿,再加上粗細正好的餌塊絲,以及老火腿+土雞壹起熬制的濃郁原湯吃壹次,妳就能明白,什麽叫人間精品!

14.

走在會理的大街小巷上,妳目光所及的每壹個街角賣泡蘿蔔的婆婆、推起車車賣鹵餌塊的阿姨、擺麻辣燙攤攤的老叔和紅旗商場賣燒烤的姐姐都極可能是深藏不露、神出鬼沒的美食界高手,他們總能把看起來平平無奇的食材,做出驚為天人的味道。

15.各個中小學校門口是這些高手紮堆出現的地方:

壹中坡坡上那位賣鹵餌塊的__,承包了絕大多數壹中娃兒放學後的時光。

壹塊錢的鹵餌塊加上很多的辣椒面之後,竟然就能讓人完全拋棄偶像包袱——壹邊走,壹邊吃,壹邊還要避開班主任和家長,偷偷摸摸,又心滿意足。

16.“隔壁腿腳不太方便的老叔,大概掌握著方圓五百米內最頂尖的炸洋芋技術,舍得放醬料,還要往裏拌酸菜”,

會理人飛飛說到壹半口水就要流出來了,突然話鋒壹轉:“聽說他就靠著在壹中門口賣炸洋芋都買房了!”

17.

說起附小巷子裏的泡蘿蔔,飛飛也是兩眼放光:“上學的時候我們班的公區在附小旁邊,就會在打掃的時候偷偷去吃,只買五角錢的,吃完再溜回去繼續打掃。那個辣椒面真的太好吃了!

18.

現在已經大學畢業了的會理人方方,至今仍對曾經常駐壹中校門口、承包了她初中+高中早餐的燙餌塊叔叔__們念念不忘。遺憾的是,在高中畢業後,就再也找不到他們的蹤跡。

19.還有會理卷粉界壹霸張二姐,開店之前向來可遇不可求,在全城流動販賣。時間不固定、地點不固定,偶爾碰上壹次像是中彩票壹樣開心。

現在,張二姐在小巷裏開了店,徹底成了“網紅”,生意好得經常下午三點後就買不到了。

20.

忍不住想提壹嘴泡菜。在會理,泡菜的地位幾乎和鹵餌塊齊平,可以撐起壹個小吃攤兒的半邊天:泡蘿蔔、泡梨兒、泡雞腳腳、泡洋芋.......幾乎可以泡壹切!

撒上辣椒面,酸爽勁辣,根本停不下來。

21.而幾乎每壹個普通的會理家庭,都能成功操辦壹鍋色香味俱全的銅火鍋。

土雞和臘排骨打底,煮上豌豆,堆滿圓子、酥肉和山藥,再燙上幾把最嫩的豌豆顛兒無辣不歡的重口味選手也要為它折腰!

22.會理還有著最好看的石榴花,最剔透飽滿的紅石榴。

果大、皮薄、色鮮、汁多、籽軟,果味濃甜似蜂蜜的石榴,摸著良心說,走出會理後,就很少再吃到那麽好吃的了。

23.吃飽喝足的會理人最愛“壓馬路”。會理最熱鬧的地方,絕對是晚飯過後的濱河路。

南街、北街、建設路、濱河路、綠地廣場——晚飯過後,大到80歲的爺爺奶奶,小到幾個月的奶咪咪兒都要沿著這個路線出來“逛路”。

逛路的目的是“消飽脹”,但夜晚的會理卻十分“危險”:想著逛路減下肥,卻總能在半路偶遇燒烤攤!

意誌力薄弱的我也很絕望啊,但就是忍不住想坐下來,展開新壹輪的憨吃哈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