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博物館的大門,沿著石板路,妳來到了大竈王祠。壹個金竈王坐在神廟的中央。我的導遊姐姐給了我們漢服。我的漢服是粉色的,繡著牡丹。然後,他教我們如何祭拜竈王:手勢左手在前,右手在後,拇指向上;拜的時候向前90度鞠躬;進出寺廟時不要踩門檻。妳應該從左邊進去,從右邊出來。所以我們五人壹組去祭拜竈王。禮拜結束後,我們敲著門許願時都許了願。
拜完後,繼續走,妳會看到手工制作區。進去後,我們戴上廚師帽,系上圍裙,走到餐桌前開始制作。我們總共要做兩種食物:壹種是蔥油餅,另壹種是冰墩兒豆瓣醬餃子。我們先做蔥油餅:首先,把壹根長約20厘米的大蔥切成小段;然後將面團壓平,對折五次;將洋蔥、鹽和胡椒粉分成方形餅,揉成沒有裂縫的丸子;最後,我用模具壓出圖案,包括心形、小牛和老虎。我選了愛情,蔥油餅是這樣做的。
做好蔥油餅後,我們開始包餃子:首先,將白色面團壓平;然後把豆沙餡放進去;再次揉搓;然後用黑豌豆裝飾眼睛、耳朵、腿和手;最後,我用彩色面條裝飾了冰墩的彩色圓圈,這樣我的冰墩也就制成了。
做完飯後,我去了博物館,看到了很多藏品。有古代餐具,四川博物館獲獎,還有各種繪畫...但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們的鎮館之寶——青花四花山水人物腌菜壇。據說這個泡菜壇子是清朝康熙皇帝用過的。它有著悠久的歷史,距今已有300多年。祭壇上有壹幅畫:河水滾滾東流,水面上有鴨子,鴨子旁邊有大樹,大樹後面有山。參觀完博物館後,導遊壹問壹答,我們回答得很好,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得到了壹枚獎章,上面寫著“知識淵博的人”。
從博物館出來,上斜坡,這是宮保雞丁通常的地方。這裏的凳子很奇怪,它們是經過切割木材和拋光後直接制成的,但它們不會填充移動的凳子,所以有些凳子有洞。等了壹會兒,宮保雞丁做好了,我們每個人都長了壹小塊。看完之後,我們要去寫生了。老師給了我們每個人壹把扇子,我們被分成四組,即快樂組、英英組、西瓜組和惠惠組。我是快樂集團,我們集團和英英集團是拉邊大廳;剩下的兩組畫在前面。我的畫有許多線條。我把竹子變成了有許多線條的芭蕉葉。畫完後,我們都拍了照片。天色已晚。我們應該回去。
行走的疲勞已經消散,辛勤的汗水已經溜走,但美好的回憶永遠留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