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為您提供關於品嘗怎麽造句內容,供您參考。
1、在美食街上,遊客可以品嘗到全國各地的美味。
2、媽媽端上她的拿手好菜請客人品嘗。
3、小梅用竹竿從棗樹上打下來很多甜棗,分給朋友們品嘗。
4、同學們品嘗著自己親手做出來的美味佳肴。
5、人們正在茶莊裏品嘗新茶。
6、他正樂滋滋地品嘗著冰淇淋。
7、經過多年的闖蕩,她真正地品嘗到了生活的艱辛。
8、傳說古代的神農氏,為了給人民治病,親自品嘗各種草藥。
9、人生有時很匆忙,妳似乎無暇品嘗快樂與溫習回憶。
10、我們能有幸品嘗壹桌“滿漢”全席,真是口福不淺。
11、過了大半輩子的人,酸甜苦辣各種人生滋味大都品嘗過了,也就認識到安定幸福的生活得來不易,因而更加珍惜。
12、人這壹生品嘗過的美味不計其數。
13、要品嘗食物,不能狼吞虎咽。
14、如果把人生比作壹杯茶,那麽既會有壹絲苦味,也會獲得品嘗後的陣陣余香。
15、說是什麽特制月餅,品嘗之後才知卻是名聲過實。
16、李時珍親自品嘗過許多藥材。
17、於是,我聽到了妳輕輕的哭泣,那樣輕,輕得幾乎聽不見。所有的心事,只在寂靜的黑夜裏壹個人慢慢品嘗,卻不知道該找誰來分擔。
18、如同妳的苦樂,要妳自己去品嘗。
19、請讓我,讓我能從容地品嘗這生命的滋味。
20、愛需要寂寞,沒有寂寞就沒有愛的深度。愛不僅需要品嘗,更需要回味。寂寞是回味的臥室。不能孤獨的人與愛無緣,而那些能愛的人也耐得住寂寞。
句子是語言運用的基本單位,它由詞或詞組構成,能表達壹個完整的意思,如告訴別人壹件事,提出壹個問題,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種感慨。它的句尾應該用上句號、問號或感嘆號。造句的方法壹般有以下幾種:
1、在分析並理解詞義的基礎上加以說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這樣造:“我站在廣場上瞻仰革命烈士紀念碑。”因為“瞻仰”是懷著敬意擡頭向上看。
2、用形容詞造句,可以對人物的動作、神態或事物的形狀進行具體的描寫。如用“鴉雀無聲”造句:“教室裏鴉雀無聲,再也沒有人說笑嬉鬧,再也沒有人隨意走動,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出了。”這就把“鴉雀無聲”寫具體了。
3、有的形容詞造句可以用壹對反義詞或用褒義詞貶義詞的組合來進行,強烈的對比能起到較好的表達作用。如用“光榮”造句:“講衛生是光榮的,不講衛生是可恥的。”用“光榮”與“可恥”作對比,強調了講衛生是壹種美德。
4、用比擬詞造句,可以借助聯想、想象使句子生動。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極了,風刮在臉上仿佛刀割壹樣。”
5、用關聯詞造句,必須註意詞語的合理搭配。比如用“盡管?可是?”造句:“盡管今天天氣很糟,但是大家都沒有遲到。”這就需要在平時學習中,把關聯詞的幾種類型分清並記住。
6、先把要造句的詞擴展成詞組,然後再把句子補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組成“增添設備”、“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後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隨著信息新媒體的發展,網絡已經成為繼報紙、收音機、電視之後的主流媒體,並有將其整合的趨勢。網民數量的激增使得網絡話題的熱議和網絡語言迅速成為流行語。出現了很多新現象:網絡造句——當某壹新聞事件在網絡迅速流傳之後,新聞事件中的某壹具有代表性的詞語,在網友們的推廣下,成為造句的主體,並迅速在網絡流行展開。比如李剛事件中,我爸叫李剛成為流行語,以它進行的造句活動在網絡鋪開。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剛;給我壹個李剛,我能撐起整個地球等。而在360與騰訊的3Q網絡大戰之後,壹句“我很艱難的做出決定”也迅速流行。這類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將已有的詩句、文章等進行改變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