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改革開放30年陜西家鄉變化
改革開放30年,中國從經濟瀕臨崩潰邊緣成長為全球第4大經濟體。這是國家生命力從萎靡到迸發的30年,更是個人的生存空間、自由選擇和各種權益得以逐步舒張的30年。三十年的征程,中華民族終於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國,開始向騰飛之路大步邁進。三十年的滄桑巨變,三十年的光輝歷程,鑄就了壹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譜寫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歷史畫卷。
在這30年中,我的家鄉陜西發生了劇烈的變化,農業的騰飛,工業的發展,教育的提升,旅遊業的開發.壹個接著壹個的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的建成,壹個個的開發區的如雨後春筍的產生.
在農業的方面,陜西洛川縣按照“建新的、改舊的、治亂的”思路,堅持規劃統領、產業支撐、擴大規模、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在強勢推進蘋果“四大基地”建設的同時,重點抓好新村建設、舊村改造等七個方面的工作,其中小城鎮開發建設、綠化工程、發展農村旅遊、鄉村環境衛生管理四項工作措施凸顯特色,有力地促進了全縣新農村建設全面推進。 ——小城鎮開發建設。按照壹年辦壹件事、三年變面貌的思路,通過融資、爭取項目、爭取資金等措施,完善城鎮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小城鎮建設力求做到整體設計超前,局部建設美觀、大方、有現代氣息。依據小城鎮規劃,把鄉(鎮)政府所在地的村莊作為小城鎮建設的重要部分,做好詳細規劃和設計,逐步高起點、高標準建設。 ——切實搞好綠化。按照“不求園林化,但求生態化”的思路,遵循夏天遮蔭、冬天透光的原則,以鄉土樹種為主,統壹規劃,大栽樹,栽大樹。條件具備的示範村春季壹次性實施到位。同時,落實管護責任,產權到戶到人,誰擁有誰管護。 ——大力發展農村旅遊。以該縣城郊地區和國家千畝示範園周邊為重點,圍繞休閑、娛樂、觀光,積極發展農家樂。主要抓好谷咀、南安善、李家坳、荊堯科等10個村。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閑娛樂項目,整理和創新傳統小吃品種,推進以農家樂為主的農村旅遊快速發展。 ——強化鄉村環境衛生管理。進壹步加強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以“清理公路沿線、村莊周邊、村內巷道垃圾雜物,完善村莊環境設施,健全農村垃圾清運機制”為主要內容的農村“清潔家園”活動,努力營造農民愛家園、講文明、樹新風的良好氛圍.
在工業方面:陜西以工業化建設西部強省陜北地區,在重點推進榆林“壹個中心城市、二個經濟開發區、六個工業園區”電網建設.振興現代制造業,支撐關中經濟區崛起 .關中經濟區,是指覆蓋關中五市及周邊三省和兩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有著悠久內在聯系的區域,通稱大關中。雖曾壹度輝煌,但卻中道衰落。2006年總人口約3000萬,相當於陜西的80%;人均GDP 13000元,僅為全國的80%。打破行政區束縛,統籌開發大關中,復興關中經濟區,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壹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率先發展的迫切需要。目標是:以西安為中心,現代制造業為主導,隴海路大關中沿線城鎮群和經濟帶為主體,建立又好又快發展的相對完整社會經濟體系,實現小康奔富裕,***創和諧,力爭2035年前後由國內的中下水平提高到中上水平。特點是:跨省跨區整合資源,城鄉村鎮統籌開發,發展的和諧性強;果肉麥雜和有色建材等農礦資源豐富,煤電油氣等能源供給充裕,節能節材節水減排治汙綠化有方,發展的可持續性強;軍民結合,現代制造業主導,教科文並進,現代服務業同行,關中與陜北齊飛,發展的科學性強。
教育方面:我的家鄉非常重視教育的發展.學校的建設,老師的工資的提高,環境的提升,都體現了我的家鄉對教育的重視.
旅遊業方面:在省委、省政府和國家旅遊局的正確領導下,我省旅遊行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省第十壹次黨代會和全國旅遊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狠抓旅遊項目建設,有針對性地開展宣傳促銷活動,大力規範旅遊市場秩序,國內外客源市場穩步增長,全省旅遊業呈現良好的發展局面。據統計:全年接待入境旅遊者123萬人次,同比增長16%;旅遊外匯收入6.1億美元,同比增長21%;接待國內旅遊者8015萬人次,同比增長15%;國內旅遊收入45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旅遊業總收入突破500億元人民幣,達504億元,同比增長20%,我省旅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創歷史新高,旅遊業在全省國民經濟中的特色地位進壹步鞏固和提升。我省旅遊業在產品開發、宣傳促銷和旅遊市場管理方面都有大的發展創新,特別是圍繞“壹、六、八”旅遊產品體系布局,在規劃體系建設和旅遊產品體系建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完成了陜西省旅遊業發展規劃(2006-2020年)編制工作,現已上報省政府審批;華山禦溫泉兵器遊樂世界壹期工程、兵馬俑博物館環境改造工程、漢陽陵地下博物館等歷史文化產品建成開放;法門寺文化景區建設進展順利,合十舍利塔封頂合攏;大唐不夜城、寒窯遺址公園等曲江文化旅遊項目已開工建設。秦始皇陵遺址公園、秦嶺國家植物園、旬陽太極城,涇陽張家山、神木紅堿淖、木王國家森林公園、神河源省級森林公園、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長青華陽旅遊區等壹大批重點旅遊項目正在按計劃緊張進行中。大唐芙蓉園、曲江海洋世界、秦嶺野生動物園、楊淩農博園等主題公園類旅遊產品有了新內容,形成新特色;臨潼華清?愛琴海溫泉、華山禦溫泉項目建成對外營業,樓觀道溫泉、太白禦溫泉加快建設步伐,標誌著我省溫泉休閑旅遊產品形成新亮點;《長恨歌》、《走進延安》、《延安保衛戰》等大型實景演出在增加文化旅遊景區的娛樂性和參與性等方面進行了升級改版,豐富了內涵;紅色旅遊繼續保持在全國的領先地位,2007年紅色旅遊接待人數達到2560萬人次,同比增長10%,旅遊收入達到155億元,同比增長38.4%。這些旅遊產品的開發,有效地改善了我省的旅遊產品結構,增強了對遊客的吸引力,使我省國際旅遊目的地的形象更加鮮明,保證了我省旅遊業的強勁增長。 同時,我們也充分發揮旅遊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創建旅遊強縣,加強鄉村旅遊、工農業旅遊示範點的標準化建設和管理,為農民增收,擴大縣城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漢中市被命名為中國優秀城市、扶風縣被命名為全國旅遊強縣,臨潼區等16個縣(區)被命名為省級旅遊強縣。
我愛我家鄉陜西,在這30年中,家鄉發生了劇烈的變化,我願在以後的日子裏,我也能為家鄉的建設提供應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