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鹽都美味,尋特色餐廳,盡在鹽都好吃嘴(自貢美食網)
中華飲食文化,素以歷史淵源悠遠,流傳地域廣闊,食用人口眾多,烹飪工藝卓絕,文化底蘊深厚而享譽世界。積厚流廣的中華飲食文化,在維系華夏民族的繁衍昌盛,促進生產力發展,推動社會進步和文明等方面,都發揮了和正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著三千多種常用的,壹萬多種用到的烹飪原料,五百多種調味料制作的中國菜品,林林總總、千姿百味,其烹調方法與技藝,精致復雜、別具匠心。以味為核心,以養為目的,講究情食、熟食、精食、養食、美食、趣食和合餐的中國菜肴,影響了近20億人口的東方飲食文化體系。來,中國飲食文化更風靡歐美,如果說中國已成為全球飲食超級大國的話,則壹點也不過分。追求色、香、味、器、形、聲的中國菜尤其是川菜,以其質地美、色澤美、形制美、器具美、口感美、環境美、情趣美而飲譽世界,得到許多國家和人民的青睞與贊譽。
食鹽為百味之祖,自貢為井鹽之都,鹽幫為美食之族。吃在四川,味在自貢。植根於巴蜀文化,結胎於川菜系列,伴隨著鹽業經濟的繁榮與發展而形成的自貢鹽幫菜,成為有別於成渝兩地“上河幫”、“下河幫”菜系的川南“小河幫”傑出代表。自貢鹽幫菜,既是中國飲食文化中的壹朵奇葩,又是中國鹽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千載鹽都風情民俗的重要體現,更是當代川菜系列中的重要品牌。
自貢地區的井鹽業,肇始於東漢時期,唐宋時已聞名全川。史籍稱此地“衍沃饒潤”、“過於他郡”、“商旅輻輳”、“邦賦彌崇”。明清以降,隨著自流井的崛起,自貢鹽業逐趨鼎盛。乾隆時成為四川五大中心產場之壹,嘉道時成為四川三大中心產場之壹。鹹豐同治年間,更成為四川井鹽中心產場,獨執四川鹽業之牛耳。年產鹽三百多萬擔,銷售川、滇、黔、湘、鄂二百余州縣,供全國十分之壹人口食用,鹽都之稱,名播中外。成為“富庶甲於蜀中”的“川省精華之地”。經濟的繁榮,人口的聚集,文化的昌盛,使這裏的川劇、燈會、飲食漸次成川南乃至四川的首善之區。
清中葉時的自貢鹽場,火旺水豐的井鹽業,不僅吸引了來自晉、陜、粵、贛、黔、鄂、湘等省的投資者、經營者來這裏開設井竈錢莊票號,而且吸引周邊及貴州、雲南的勞動者來這裏作直接或間接的勞工。當時常年聚集在鹽都的鹽商與鹽工即達20萬人左右,按不同的社會分工被稱為各種行幫。鹽商有井幫、竈幫、筧幫、銀錢幫、竹木油麻幫;鹽工有山匠幫、銼井幫、輥子幫、燒鹽幫、屠宰幫、車水幫、櫓船幫等等。百裏鹽場,市井繁華,酒肆林立,會館密布。不同層面的飲食消費和嗜好,不同地域的飲食文化交融,使自貢逐步形成了獨具風味的鹽幫菜系。
自貢鹽幫菜分為鹽商菜、鹽工菜、會館菜三大支系,以麻辣味、辛辣味、甜酸味為三大類別。鹽幫菜以味厚、味重、味豐為其鮮明的特色。最為註重和講究調味。除具備川菜“百菜百味、烹調技法多樣”的傳統之外,更具有“味厚香濃、辣鮮刺激”的特點。鹽幫菜善用椒姜,料廣量重,選材精道,煎、煸、燒、炒,自成壹格;煮、燉、炸、溜,各有章法。尤擅水煮與活渡,形成了區別於其他菜系的鮮明風味和品位。
昔時鹽幫菜,於川菜系獨樹壹幟,在小河幫堪稱翹楚。倍受顯貴稱奇、賢達稱道;食者傾心、聞者傾慕。由鹽都而成都,由蓉城而京城,歷久彌新,口碑相傳,業已成為在餐飲界頗具知名度和美譽度的著名品牌。
自貢鹽幫菜在其兩百余年的發展過程中,湧現了壹代又壹代的名廚和烹飪大師。清末鹽商李瓊圃撰著了《瓊圃菜譜》,記載了各色鹽幫菜的烹飪要訣,惜已失傳。名廚董俊康在日內瓦國際會議上做的壹道香酥鴨,傾倒了電影大師卓別林;陳建民大師上世紀中葉把鹽幫菜傳到了日本上流社會;劉錫祿豆花更在日本成為雅俗***賞的美味。發明火邊子牛肉的曾樹根,將水煮牛肉做到極致的範吉安,首創牛蹄熊掌的葉掌盤,以“無汁蔥燒魚”享譽鹽場的林青雲,擅作魚翅海參宴的栗煥章,以濃味冷吃兔聞名遐邇的劉義公,以壹席“大滿意”驚絕鹽場並入調四川飯店的黃三胖,被眾多中央領導稱道的倪樹章,都是鹽幫菜的領軍人物。新中國建立後,更有號稱四大金剛的樊德崇、李紹光、倪少雲、陳德章,再加上鄒青雲,時稱“五朵金花”,他們為傳承和發揚鹽幫菜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自貢餐飲和鹽幫菜在其演進發展中,逐漸形成了壹批令聞者嘴饞神往、來者大飽口福的餐飲名店。如“天德園”、“鹿鳴春”、“金谷園”、“快園”、“好園”、“怡園”、“吊皇樓”、“大碼頭”、“留芬酒樓”、“蜀江春”、“文興園”、“新津菜社”、“岷江飯店”、“華北食堂”等,這些名店以自己獨具特色的招牌菜名播遠近,長期受到顧客青睞,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既是自貢各界人士常來餐飲聚會之地,又是外來各地人士慕名就餐會友之處。隨著時間推移,形成了口碑相傳,長盛不衰的老字號。改革開放以來,自貢餐飲業更獲得了長足發展。以鹽幫菜為主要內涵的餐飲名店不僅薪火相傳,而且湧現了壹批新的名店,“錦府鹽幫菜”名噪京城,在休閑城市成都,會吃、好吃的成都人對自貢“鹽府人家”、“蜀江春”、“阿細”的菜品亦贊賞有加。在自貢,“鹽商菜”、“私家菜”、“鹽都會館菜”、“南國宴”、“蜀南宴”、“蜀江春”、“阿細”、“留芬酒樓”、“鹽幫傳人”,均受到消費者的交相稱譽,生意日隆,歷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