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臺灣小吃全書》:藏在美食中的情味兒

《臺灣小吃全書》:藏在美食中的情味兒

關於美食的書很多,殳俏、蔡瀾、唐魯孫、汪曾祺……每個美食作家都好比壹道菜,各有各的滋味。

美食在他們的筆下變得迷人,妳可以壹邊細品文字,壹邊腦補各種菜肴,既能刺激妳的味蕾,又能激發妳的想象。

01

妳的枕邊書是什麽?至少我會放壹本關於美食的書,對我來說它是不錯的睡前讀物,基本上每篇文章都是以壹種食材或菜肴為壹個主題,篇幅不會太長,所以每晚睡前看上幾篇,不僅放松還能帶著壹種對美食的期待入睡,若是有心,說不準還能給妳第二天的食譜增加壹點靈感。

焦桐的《臺灣小吃全書》就有這樣的“本領”,有如壹本臺灣的小吃百科辭典,洋洋灑灑三十萬字,雖然記錄的都是不起眼的小食,但 深夜捧讀卻最有煙火之氣,最能撫慰人心。 而作者的文字也如食材壹般樸實,有對美食的真情流露,也夾雜著對人和事的難忘記憶。

02

網上搜焦桐的名字,信息並不多,不過“懂吃”的人壹定知道,他就是《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最想與之吃飯的人,也是被人稱為“臺灣食神”與美食家蔡瀾齊名的人。

《臺灣小吃全書》幾乎涵蓋了臺灣的所有尋常美食,如果妳曾去過臺灣,想必會更感興趣。書中對每壹類小吃都進行了細分,比如飯類有肉燥飯、焢肉飯,粥類有番薯粥、鹹粥,湯類有蚵仔湯、四臣湯……細分不下百種。作者對每壹種小吃從食材選擇、加工流程到烹飪方法都完整記錄,每壹個側面都寫得很詳細。

比如寫火雞肉飯那篇,作者不僅列舉了幾個自己“偏愛”的店家,避免食客踩坑,還提醒食客如何甄別好的火雞肉飯,寫道:

讀的越多,妳還會發現,作者對美食的“挑剔”還包含了他對生活的態度。比如關於豬血糕的啟示。

這種“最凝練的菜肴”,摒棄了壹切多余的東西,自然質樸、滋味純粹,是美食追求的最高境界,人生也是同樣。

所以,喜歡研究吃的人看這本書會比較過癮,每壹種臺灣小吃各成壹篇,講述的不僅有食材本身的故事,還有透過美食藏在其背後的思考和對生活的理解。

即使平凡如米、面的食材,也有著不壹樣的情感。 壹碗味道寡淡的清粥,是“絢爛之後的平淡”,給那些剛剛消化完大魚大肉的胃,“熱鬧之後的寧靜”。可能只有臺灣人才會對食材說出這麽柔軟的情話,連壹些從未聽說過的小吃,經作者介紹都會覺得十分親切。而且妳還會壹邊咽著口水,壹邊回想自己的飲食故事,好像也有這樣的浪漫橋段。

這種人與食物之間的情味,讓人感動。

03

食物能讓人產生情感,也能承載過往的記憶,這可能比單純吃到嘴裏的滋味更加讓人欲罷不能。 就像初讀這本書時,我會為那些烹制美食的過程著迷,還會頗有心機地記錄壹些家常做法,但是越往後讀,越會被作者夾帶著記錄的家庭瑣事吸引,盡管寥寥幾句,並沒有深寫,卻讓妳體會了作者的心境。

其實創作這本書的時候作者正經歷妻子患癌,壹邊要寫書壹邊要帶著妻子四處尋醫,心情可想而知,歷時四年光景,最終妻子還是遺憾離世。

之後,作者把全部心血用在了這本書,耗費了許多光陰最終完成。所以,讀的時候能明顯感覺到作者情緒上的波動,前半部分稍惆悵,後半部分才逐漸明朗。

作者也為此刪除了所有照片、餐廳資訊,可能是不想觸景生情吧,那些曾經有妻參與的美食體驗,都因為太過珍貴,留在了他自己的記憶裏。

所以我以為,藏在美食中的情味,才是這本書最好的註腳。

食物和愛,始終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