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新加坡的人都知道,到了新加坡壹定要吃壹次肉骨茶,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在這裏無不飽享壹次口福。肉骨茶,就是邊吃排骨邊飲茶。肉骨是選用上等的包著厚厚瘦肉的新鮮豬排骨,然後加上各種佐料,有的還加進各種滋補身體的藥材,燉得爛爛的。
羅惹
羅惹在馬來口語中意為“不拘壹格的混合”,而且實至名歸。其食材反映出新加坡文化的多樣性,將風味濃烈的不同食物和諧美味地融合在壹起。它是壹種混合了蔬菜、水果和油條的本地色拉,覆有厚厚的黑色醬汁,綴以碎花生和芬芳的姜花末提味。醬汁是壹道羅惹成敗的標誌,其醬汁由釀造的蝦醬、糖、青檸和辣椒醬做成。必須以甜酸辣調制出開胃的混合醬料。通常,醬汁會在大木碗中用木勺調制。只有添加了所有食材並充分混合後,醬汁才算完成。這些食材包括白灼通心菜和豆芽、鮮脆黃瓜和沙葛、菠蘿片、青芒果或未成熟的蓮霧(jambu)等芳香撲鼻的水果、炸油條和烤豆蔔。
辣椒螃蟹
螃蟹自是極好的,但醬汁才最為閃耀——甜中帶鹹,口感微辣,極其美味。撥開蟹殼時,醬汁會沾得您滿手都是,此時,不吮指賞味絕非可能。您還會再要壹些炸或蒸饅頭,蘸著醬汁品嘗——此醬汁以番茄和辣椒醬混合而成,絲絲蛋液增加了其濃稠度,妙不可言。辣椒螃蟹是新加坡的最偉大的烹飪發明,在所有蟹類料理中獨占鰲頭。絕大多數海鮮餐館均可輕松找到,典型的吃法是佐以味美甜香多汁的鮮蟹肉泥。
雞飯
當您看到壹個小吃攤上整齊排掛了壹只只熟雞時,就應該知道那便是新加坡的國菜之壹——海南雞飯。它在新加坡全國小販中心隨處可見,也是很多大餐館乃至酒店咖啡廳的菜品。同菜不同價:壹口大小的雞塊——或是團隊用餐時的整雞——與噴香的米飯、嗆口辣椒、鮮香姜醬搭配食用。這道菜的食譜改編自早期中國移民,他們來自遠離中國南部海岸的海南島。海南當地人稱這道菜為"文昌雞"。他們使用特別品種的雞,佐以雞油飯享用。深綠色的綠辣椒蘸醬為這道菜錦上添花。
椰醬飯
將馬來語“椰漿飯 (nasi lemak)”翻譯成英語會得到“rich rice”。這裏的“rich”不是富裕的意思,而是指令其美味絕倫的椰子奶油。這道菜擁有完美的混合風味:椰奶和香蘭葉浸透香米,佐以油炸魚或雞翅、“烏打 (otah)”(香辣烤魚脯)、炸“江魚仔”(本地鳳尾魚)、花生、雞蛋、黃瓜片,和“參峇醬”(辣椒醬)。它是壹道深受馬來人推崇的豐盛美食,非馬來人也對它喜愛有加,有他們自己版本的椰漿飯。米飯不變,盡管有些米飯略帶香蘭葉的綠意清香,但是它們的區別之處在於配菜。
炒蘿蔔糕
不要將它與胡蘿蔔蛋糕甜點相混淆,後者是壹款用胡蘿蔔和香料制成的松軟蛋糕,表面富有奶油乳酪糖霜。這道可口的炒蘿蔔糕並沒有胡蘿蔔,至少沒有橙色胡蘿蔔。新加坡炒蘿蔔糕的主要食材為米粉和白蘿蔔。將米粉和白蘿蔔絲混合再蒸熟,然後切成小塊,和蒜、雞蛋和菜脯 (腌制蘿蔔幹) 壹起烹炒。這些細膩滑嫩的炒年糕就是潮州方言中的“菜頭粿”,幾乎可以在每個小販中心找到。食用時或為黑色(加甜味黑醬油炒制)或為白色(原汁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