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小吃鱟_是什麽
鱟(hòu)_是潮汕地區的經典小吃,不過主要是潮陽地區流行,所以它並沒有像鼠殼_、紅桃_流傳那麽廣,甚至很多人連字都不認識。
但對於土生土長的潮陽人來說,鱟_卻是壹種帶著厚重記憶的美食。每每下午路邊鱟_攤紛紛出攤,蹲坐在小方桌子邊上吃上壹盤熱乎乎出鍋的鱟_,有蝦,有魷魚、有鵪鶉蛋又有肥瘦均勻的肉醬團,簡單又豐富,簡直是滿足了兒時對所有對美食的幻想。
鱟,也稱為馬蹄蟹,是壹種從4億多年前的泥盆紀存活至今的古生物,在現在的生物分類裏,屬於肢口綱,劍尾目的海生節肢動物。
隨著時代的推進,如今潮菜裏跟鱟相關的菜肴已經寥寥無幾了,可能唯壹相關的就是今天要聊的鱟_了,而且它的用料上,也已經沒有用到鱟了。
鱟_之所以叫鱟_,這裏的傳說有很多。
有的說是因為壹開始這種_的淋的醬汁用的是鱟肉做的肉醬,有的說是因為當年漁民舍不得丟掉鱟的血,所以和_漿混合做成了鱟_。
以上這些說法,現在其實已經無法考證了,但可以確定的是,現在潮汕地區的鱟_裏,跟鱟這種保護動物已經壹點關系沒有了。
鱟_是怎麽做的
現在的鱟_,主要用的粥、薯粉做_漿,裏面包裹蝦、魷魚絲、鵪鶉蛋、香菇、肉醬團子等等?
“鱟”是海洋中的壹種無脊椎動物,壹般出現在汕頭灣壹帶。據《潮陽縣誌》記載:“潮邑鱟_乃粉_中之精品,清康熙年間也以奉客。而粉_則唐乃有之。”可以看出鱟_在潮汕地區已經有很悠久的歷史了,聽說以前的居民們將鱟肉腌制、日曬後成為鱟醬,再將之與番薯粉、大米粥混合壹起後,制作成鱟_。
現在的做法已經沒有加鱟醬了,而是采用更方便的做法:將生粉、粘米粉和米粥混合壹起,加入鹽、味精後攪拌成糊狀,再將粉糊舀入鱟_膜具中(膜具要先刷壹層油);然後放上如豬肉、鮮蝦、雞蛋、蘑菇等配料(可以隨意DIY);接著將壹個個裝著粉糊的膜具放在蒸籠上蒸,蒸熟後從膜具中倒出放涼即可。想吃的時候,就在鱟_上橫縱切幾刀,再放入熱油鍋中炸,直至_皮表面焦脆金黃,撈出鱟_後淋上些許醬油和辣椒醬就可以吃了。炸的焦脆的鱟_,外酥內嫩,既柔軟又Q彈,非常好嚼,很適合老人和小孩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