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合川龍市中學坐落在重慶市合川區東北渝川交匯處的窗口重鎮——龍市鎮,南鄰千年古鎮淶灘,北接小平故裏廣安,東倚黃金水道渠江,西望江城明珠雙龍湖。
重慶市合川龍市中學是壹所新興的重慶市重點中學。1957年經原四川省江津地區行署批準開始奠基建校,命名為四川省合川縣龍市初級中學,1958年開始招生辦班;1984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四川省合川縣龍市中學”;1993年因合川縣撤縣設市改為“四川省合川市龍市中學”;1997年因重慶市直轄更名為“合川市龍市中學”;2006年因合川市撤市設區再更名為“重慶市合川龍市中學”。
上世紀末本世紀出因龍中的不斷發展和重慶市合川市的行政區域規劃調整,學校先後合並了原合川市龍市片的飛龍初中(飛龍初中先與孫家初中合並)、佛門初中、正覺初中、碼頭初中(碼頭初中先與古城初中合並)和淶灘初中(淶灘初中先與寶華初中合並)等八所初中。2003年學校成為重慶市聯招學校,2011年1月被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為重慶市重點中學。
現在的龍中,占地面積200於畝。校園環境優雅,幽靜中蘊藏著活力,熱鬧中充滿著生機,徜徉其中,但見芳草如茵、香樟似蓋,四季景色更叠,美不勝收。在這層層疊疊的綠意裏,點綴著日臻完善的辦學條件,先進的教學樓、科技樓、辦公樓、圖書館、學生公寓,各種功能室設施設備齊全,計算機網絡覆蓋全校,校園網與互聯網暢通,基本實現辦公自動化。有重慶市A級示範食堂,有目前合川區內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運動場:400米標準的塑膠田徑運動場、籃球場、排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場、網球場等。
目前,龍中在校學生5800余人,常年辦班100余個;全校教職工320余人,其中,中高級教師150余人,重慶市級、區級骨幹教師60余人,全國教育科研傑出校長、重慶市骨幹校長1人,全國教育科研優秀教師3人,重慶市優秀教師、班主任9人。五十多年的滄桑風雨,幾代龍中人的勵精圖治,鑄就了龍中淳樸的校風和濃郁的學風。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龍中的發展精神得到不斷的提煉和升華,辦學思想也與時俱進,形成了龍中特色的精神文化。
辦學理念大師+大愛,為生命成長奠基
學大師,行大愛,站在生命的高度來看待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正確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奠基,提升生命質量。
校 訓踐行大師大愛,成就大校大家。
堅持擇善修真的準則,精心育人;不斷實現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輝煌。
校 風大愛相伴,大道致遠
教 風崇尚大師,嚴謹治學;播種大愛,示範言行
學 風追求卓越,做壹生的學人
校 歌《***創輝煌》
校 刊《龍中學人》
社 團“原上草”文學社
近年來學校先後實施了“民心工程”、 “名師工程”、“名校工程”, 著力構建“開放的大課堂、民主的大家庭、和諧的大校園”;確定了“科研興教”、“科研強校” 的發展戰略;實施“引進來,走出去”的教師培訓方針,加強幹部和師資隊伍建設,力求領導幹部做“學者型管理者”,“廉政不貪,勤政不懶,優政不庸”,教師做“學習型教師”, 由“經驗型”、“辛苦型”向“科研型”、“創造型”的角色轉變;堅持以人為本,著力實施“三生”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的德育教育管理模式;強力推進新課程改革,初步形成了“四段八環”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打造宜人的書香校園。
辦學效益顯著。建校以來,龍中為國家社會培養了壹批優秀人才,特別是恢復高考以來,龍中為各類高校輸送了壹萬余優秀人才。在近十年中,龍中的教育教學質量節節攀升,高考升學率始終保持在85-93%的,升學質量壹直居於合川區乃至重慶市同類高完中的前列,而且2007年、2013年兩度考出像宋秋梅、楊洪玲這樣的合川區文科狀元;湧現出華夏之星——中國優秀特長生表演金獎獲得者李紅梅、民族器樂表演銅獎獲得者何林娟,全國優秀***青團員楊粵等優秀人才。學校先後獲得全國科研興教先進單位、全國重點課題科研單位、全國中小學圖書館、全國寫作教學示範單位、重慶市中小學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重慶市文明禮儀示範學校、重慶市優秀衛生單位、重慶市民主管理示範學校、重慶市模範職工之家、重慶市中小學技術裝備先進集體、重慶市實驗教學先進集體等稱號;學校還獲得了重慶市中小學“人文校園” “百佳辦學理念” “百佳校訓” “百佳校標” “百佳校風” “百佳教風” “百佳學風” “百佳校歌” “百佳校刊” “百佳社團”和“百佳人文校長”等榮譽。
現在的龍市中學,已成為渝川邊界上的壹朵耀眼奇葩,明天的龍中更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