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周星馳電影從1995到1999有什麽特點?

周星馳電影從1995到1999有什麽特點?

1995——1999:解構、反叛?喜劇之王?

在我整理的關於周星馳的四個階段中,最復雜、最有意義的應該是他的第三階段。從1995到1999的五年間,相比於前兩個階段的近20部電影,周星馳也上映了11部作品,更重要的是兩部電影,《大話西遊》《鎮魂夜》《美食家》《喜劇之王》。

在無厘頭狂歡的第二階段之後,我們看到了狂歡之後的解構。這種後現代話語的運作模式在兩部電影《大話西遊》中達到了極致,從65438到0995。或許作為創作者,劉鎮偉和周星馳沒有預見到《大話西遊》的前瞻性。他們在創作的時候,還是沿用了香港風格,插科打諢,無理取鬧,甚至還加上了各種花樣,但這次的對象是我們中國人最熟悉的——《西遊記》。

將孫悟空與“愛情”聯系起來,是《大話西遊》對經典的最大顛覆,因為在《西遊記》中,我們能找到的是光怪陸離的想象,鬼神的爭鬥,以及佛教的目的。如果要說情的話,我們只能勉強想到豬八戒,更何況“欲求”這個詞應該更適合豬八戒,而不是“愛情”,也就是說西遊記和。

將這個“絕緣體”作為電影最重要的故事主題,與其說是壹個意外的反駁,不如說是這個時代的“西遊記”。在《月光寶盒》的最後壹集中,轉世後的孫悟空在500年後成為至尊寶,並愛上了白晶晶。然而,在《羅曼史》的下壹集中,當至尊寶回到500年前尋找他心愛的白晶晶時,他愛上了夏紫仙女。這種同理心是否只能說明至尊寶是壹個不專情的人?

不會,因為時空變了,人自然也就變了。沒有愛情是永恒不變的,因為愛情是壹個時空裏壹個男人和壹個女人之間相互的愛。那時,當空間轉移時,人們的情緒不會再停留。所以,20歲的夫妻黏人,30歲的夫妻吵鬧浮躁,40歲的中年夫妻淡如水,50歲的伴侶淡定寧靜,60歲的妻子相親相愛。至尊寶和的愛情沒有變,但人變了。附在人身上的愛還能保持不變嗎?

壹個有趣的現象是唐僧、觀音大師等權威階層的結構。在《大話西遊》中,唐僧壹直很煩,而觀音壹直很冷。壹個代表傳教士的喋喋不休,另壹個象征著權威階層的冷酷無情。比小說《西遊記》或內地電視劇《西遊記》更激烈的是,電影《大話西遊》讓孫悟空不僅為自己叛逆,也為她叛逆。周的表演總是用小人物的荒謬來嘲諷大人物的虛偽,這正好符合孫悟空的象征內涵。凡間至尊寶才是真正的孫悟空,毛臉雷嘴的孫悟空是壹條悲劇狗。

經典可以被解構,在《大話西遊》中無處不在,但愛在這場解構會中缺席,權威可以被摧毀,但情感必須永恒。在周的喜劇中,唯壹能被市民心理支撐的東西,就是每壹個人的愛。在這裏,壹向受到贊揚的權威受到了嘲笑,但每個凡人都能擁有的愛是珍貴的。也許,《大話西遊》的意義不在於非凡的喜劇,而在於永恒的悲劇。

同年,周星馳和劉鎮偉再次合作拍攝了壹部恐怖喜劇《心靈奇夜》,可以說是周星馳所有電影中的另類。它不是壹部完整的喜劇,也不是壹部完整的恐怖片。說實話,我更願意稱之為壹部消除恐懼的哲學電影。

《靈魂之夜》講述了壹個精神病院的病人和壹個居民區大樓的保安之間的故事。這部電影不斷模仿電影和動畫,如《黑仔不太冷》、《哆啦a夢》等。,並結合了香港電影的經典鬼片類型,使這個故事充滿了吸引力,但它的價值在於周星馳創造的精神疾病和捉鬼大師。

這句話有問題,就是天才離瘋子只有壹步之遙。應該是壹個哲學家和壹個瘋子只有壹步之遙,至少在靈魂之夜是這樣。《大話西遊》中的反權威再次出現,但這次它改頭換面,變成了“掃除迷信”。

人們對未知的恐懼基於兩點:壹是未知,二是信仰。未知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未知帶來的失控。人們在家裏最有安全感,因為家庭是最熟悉的,可以保證他們的控制權。在這個領域中,人們面對的是已知的東西。然而,未知的人或事會使人失去控制。壹旦發生這種情況,並且他們對這種失控的事情深信不疑,他們就會產生嚴重的恐懼。《心靈之夜》傳達的信息是對這種“未知”的不屑。

周星馳扮演捉鬼大師並不是因為他的法力高,而是因為他有陰陽眼,所以他可以看到常人所不知道的東西。這是張家輝在2015執導的《托蒂驅魔人》中的第二部戲。

“靈魂之夜”是劉鎮偉在《大話西遊》票房慘敗後為朋友周星馳準備的即興表演。然而,這壹表演極其精彩,邪教味道的畫面,加上周星馳的嘮叨,使這部電影成為壹部傑作。此後,周星馳再也沒有做過類似的嘗試。

《1996美食》是星匯公司在周星馳時期出品的第壹部電影,資金充足。此外,首次在周的喜劇中扮演反派角色,使這部關於美食和功夫的電影成為周的又壹部力作。

正如我上次所說,周星馳有壹個“少爺三部曲”:《了不起的星爺》排在最後,武打冠軍蘇麒兒排在第二,《美食家》無疑應該排在第壹,這不僅是因為這部電影的呈現方式,還因為這部電影與周星馳此刻的心態和生活狀況有很大的聯系。到了1996,周星馳已經功成名就,他是香港乃至亞洲的頂級娛樂明星。雖然《大話西遊》的票房失敗了,但“周星馳”這個詞仍然有很強的票房號召力,所以周星馳的內心在這個時候自然會膨脹,他自然會改變膨脹後的行為舉止。人的情緒總會外化為自己的行為。對於壹個可以控制電影制作的演員來說,他此時的電影無疑展現了他內心的矛盾,更何況他還是《極品》的導演之壹。

《食神》的劇情分三個階段發展:力量無比強大,跌落谷底,是壹場救援。其實這個老套的劇情並不出彩。高明的是,周星馳把愛情、美食和功夫都燒在了壹個娛樂的情境裏,好吃又好看。明星太多,武術冠軍蘇太正派,食神熱情似火。玩佛禪不僅不突兀,還頗有文化氣息。這是對大眾心態的豐富呈現。

這個階段的最後壹部代表作是《世紀末的喜劇之王》。事實上,根據我自己的看法,這部電影的情節並不嚴謹,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是不完整的,有點像壹個笑話的拼貼,更像壹個跑龍套的白日夢,但充滿了辛酸和痛苦,這表明了小人物的悲歡離合。這部電影是十幾年前周星馳送給自己的禮物,也算是對未來的紀念。從此,他將告別90年的香港喜劇,即將邁向新世紀的大制作。

對於尹天仇這個角色,許多人認為他真的“睚眥必報”。他在片場演不好死屍,卻堅持折騰出各種死屍的演技方法。除了罵壹個不會“好好幹”的跑龍套還能做什麽?

然而,輾轉反側的人往往有苦勞。這樣的人可能不安全,但他們總能出奇制勝。周星馳最終安排尹天仇成為壹名警察臥底,以測試他在危機中的“演技”。這種超現實的情節實際上是在取笑“演員/臥底”之間的關系。雖然生活中處處都有表演,但也處處都有危機。“喜劇之王”是周對自己的諷刺,但“悲劇之王”可能才是他真正想表達的情感。

在這個專題中,我避免談論其他六部電影,不是因為其他電影沒有談論價值,而是因為上面提到的五部電影具有歷史價值,並且現階段的壹些電影實際上有被二次復制的嫌疑。比如《壹站式運輸》抄襲了《毀滅之王》的角色和主題;數死草有死亡判官的設定;而《大內密探》是壹部古裝喜劇,卻有著和《國產淩淩漆》壹樣的惡搞。更不用說《千王之王2000》是對周星馳著名電影《賭聖》的回應。

當周開始籌集資金並組建公司時,它已成為香港電影的壹個標誌。隨著香港電影的消失,香港電影人集體北上,周星馳開始與國際資本合作,搶占內地電影市場的土地。本期專題最後壹集,我將解讀21世紀初周星馳的無限風光。

此階段的電影(11):

1995:

《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劉鎮偉導演

劉鎮偉和江約誠導演的《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

《神奇的星星》——導演葉偉民

《靈魂之夜》——導演:劉鎮偉

1996:

大內的秘密特工——由周星馳和谷德昭執導

美食-由周星馳和李力持執導。

1997:

《數死草》——導演:馬偉豪

97個家庭有喜事——張鑒庭導演

1998:

《壹站式運輸》——導演:李力持

1999:

《千王之王》2000:由王晶和林子皓執導。

喜劇之王:由周星馳和李力持執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