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滕州鳳凰旅遊景點介紹山東滕州有哪些旅遊景點?

滕州鳳凰旅遊景點介紹山東滕州有哪些旅遊景點?

鳳凰古城主要景點有哪些?

鳳凰古城的主要景點有:神風文化景區、北門古城樓、沱江吊腳樓、文昌閣小學和石板老街。

1.神風文化景區

鳳凰神鳳文化景區由20多個景點組成:鳳凰劉矩陣、鳳凰梯田、鳳凰竹林海、鳳梨艾藝、鳳園亭、銀鳳橋、百鳥朝鳳、九九寺、神鳳寺、鳳凰星座、十八神圖騰柱、鳳凰集、醴泉梯田、五德門、鳳凰物語、百鳥園、放生梯田、乘風棧道。

二、北門古城建築

始建於明朝。鳳凰城北,俗稱北門塔,它的真名是“畢慧”。北門古城建於明代。鳳凰元明被五寨昌之訟所治,以土城。明朝嘉靖年間,他從麻陽遷來此駐防。嘉靖三十五年(1556),他將土城改建為磚城,有四座城門,每座都蓋了壹層樓。

清代,這裏先後設立了鳳凰廳和鎮遠永靖軍事指揮部。康熙五十四年(1715),磚城改石城,北門名為“碧慧門”,壹直保留至今。北門古建築采用當地紅砂巖建造,工藝精湛,鉆孔細致。城門是半拱形的,有兩個鐵包裹。大圓頭釘把門釘在上面。

塔身青磚砌成,歇息於重檐山頂,穿鬥式木結構,石座卷起。塔的外側有兩層射擊孔,每層四個,可以控制防守大門外180度平面的範圍。

第三,沱江吊腳樓

吊腳樓群位於古城東南回龍閣,前臨古官道,後懸沱江之上。是鳳凰古城苗族建築特色濃厚的古建築群之壹。吊腳樓群全長240米,屬於清朝和民國初期的建築,現在仍有十幾戶人家居住在那裏。

4.文昌閣小學

鳳凰古城文昌閣小學建於清光緒三十壹年(1905)。鳳凰城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鳳凰城南部,湘黔交界,風景秀麗的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北麓,鳳凰青年田興奎赴日留學弘文師範學校,結識黃興、秋瑾等人並參加同盟會。

光緒三十壹年(1905)回國,懷抱“振興華夏,重在立人”的思想,在家鄉鳳凰創辦“蒙陽學堂”(文昌閣小學前身),成為首任校長。

動詞 (verb的縮寫)石板老街

寬不到5米的青石板街從入口向西延伸,經過十字街、鄭東街、鄭茜街、回龍閣、鸚鵡沖、陡山拉、接官亭和沈從文墓地,到達天下第壹泉,全長3000多米。它是鳳凰城最繁華的商業街。

百度百科-鳳凰古城

鳳凰古城有什麽好玩的?

鳳凰古城的有趣景點如下:

1,景點眾多:

比如沈從文故居、楊家祠堂、古城博物館、熊希齡故居、東門樓和沱江泛舟等。,慢慢徜徉古城的街道,感受古色古香的建築風格。

2、具有許多特色的食物:

比如苗家飯、鳳凰米粉、苗家酸魚、血泡鴨等都是鳳凰古城的招牌,讓妳感受到舌尖的快感,回味無窮。

鳳凰古城有什麽好玩的?鳳凰古城必去景點TOP5。

神風文化景區

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鳳凰古城南部,總面積2354公頃。有45座山峰和山谷,72條溝谷溝壑,265,438+0座山泉和水井,以及許多天坑和洞穴。據傳說,南極仙翁在這裏滴水,留下了繁茂的東西,當地人對他們的恩惠感到感激,並將其稱為南華山。中國南方的森林郁郁蔥蔥,層層疊疊,綠意盎然。著名南社詩人田先生曾在壹首詩中贊美它們:“青山綠水綠如煙,第壹華南是主峰。四合松濤不斷,有時來敲寺門鐘。”過去的東陵、鳳凰古八景、南國疊翠、奇峰秀麗、山寺晨鐘、蘭景樵歌都在南華山。

鳳凰神鳳文化景區由20多個景點組成:鳳凰劉矩陣、鳳凰梯田、鳳凰竹林海、鳳梨艾藝、鳳園亭、銀鳳橋、百鳥朝鳳、九九寺、神鳳寺、鳳凰星座、十八神圖騰柱、鳳凰集、醴泉梯田、五德門、鳳凰物語、百鳥園、放生梯田、乘風棧道。[19]

田氏宗祠

田家祠堂位於沱江北岸的老鷹哨街道。它建於清道光十七年(1837),由時任欽差大臣、貴州知府的鳳凰苗族田行書捐資興建。民國初,國民黨湘西鎮司令兼中將田(田行恕之子)斥巨資終於建成。這是壹座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宗族祠堂建築群。有壹個大門,壹個大廳,壹個舞臺和20多個房子。有天井、天池和回廊,還有兩扇門,即“五福”和“六順”。

在宗祠大門前,有六級由紅砂巖制成的扇形臺階。在臺階前面,有壹片寬闊空曠的平地。有左、中、右三個門。中間的大門呈八字形,兩側用青磚砌成,有壹對石像和壹對石鼓,很有氣勢。宗祠正殿為提梁穿鬥式結構組合,硬頂,高、深、寬各20米。殿柱基石為石鼓,貓拱山墻,正殿前建青石臺階,雄偉壯觀。、

田家祠堂的戲臺是壹座六邊形飛檐的古建築,坐落在山頂上,飾有如意鬥拱。它是供表演者間歇休息的地方。[20]

沈從文墓地

沈從文的墓地位於沱江邊的聽濤山上。它的前身是鳳凰苗族人田行恕,他曾擔任清朝欽差大臣和雲貴知府,他為紀念母親杜甫而建了壹座花園,也是文人在鳳凰休閑觀光的地方。也被稱為“杜牧花園”。

北門古城樓

始建於明朝。鳳凰城以北,俗稱北門塔,

北門古城樓

真正的名字是“畢慧”。北門古城建於明代。鳳凰元明被五寨昌之訟所治,以土城。明嘉靖年間從麻陽遷此駐防,嘉靖三十五年(1556)改土城為磚城,四門四樓。清代,這裏先後設立了鳳凰廳和鎮遠永靖軍事指揮部。康熙五十四年(1715),磚城改石城,北門名為“碧慧門”,壹直保留至今。北門古建築采用當地紅砂巖建造,工藝精湛,鉆孔細致。城門是半拱形的,有兩個鐵包裹。大圓頭釘把門釘在上面。塔身青磚砌成,歇息於重檐山頂,穿鬥式木結構,石座卷起。塔的外側有兩層射擊孔,每層四個,可以控制防守大門外180度平面的範圍。

陳鬥男館

建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位於古城吳佳巷1號,東門城樓與楊家祠堂之間,占地面積366.6平方米。

陳鬥南屋(2張)

糜芳由前院、天井、中堂和後院組成,是壹座四河歸堂的回廊式四合院,四周有深厚嚴密的防火墻,是典型的江南四合院。這座房子是民國時期壹位將軍的府邸。陳宅出了兩位國民革命軍的主要將領,陳鬥南將軍(1886 ~ 1931)和賀龍是湘西偵察軍1924到1925的同僚,關系密切。1926年,他參加了第二次北伐。1928期間,賀龍領導工農革命軍在鄂南湘北受挫,來到湘西。陳渠珍任命陳鬥南支持賀龍領導的工農革命。

陳氏始祖泥塑是泥人張秋潭大師的傑作,被專家教授譽為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的泥塑藝術精品。陳鬥南宅是《五龍山殺匪》《湘西殺戮》《父親的戰爭》《大俠》《拯救女兵司徒慧》《苗王》《我心飛揚》《湘西往事》等十余部著名影視劇的內景拍攝地。

沱江吊腳樓

沱江吊腳樓(2件)

沱江是鳳凰的母親河,順流而下,過虹橋,有萬壽宮、萬明塔和多翠樓。沿沱江而建的吊腳樓群東門虹橋附近,北門跳巖附近。

文昌閣小學

鳳凰古城文昌閣小學文昌閣小學建於清光緒三十壹年(1905)。鳳凰城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鳳凰城南部,湘黔交界,風景秀麗的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北麓,鳳凰青年田興奎赴日留學弘文師範學校,結識黃興、秋瑾等人並參加同盟會。1905學成回國後,懷抱“振興華夏,重在育人”的理念,在家鄉鳳凰的南華山下創辦了“蒙陽學校”(文昌閣小學前身),成為首任校長。

石板老街

青石板街不到5米寬,從路的入口向西,經過十字街、鄭東街、鄭茜街、回龍閣、鸚鵡沖、陡山拉、接官廳和沈陽。

石板老街

從文墓地到天下第壹泉有3000多米長。它是鳳凰城最繁華的商業街。

萬明塔

萬明塔,位於沱江沙灣北岸,與下長亭、虹橋遙遙相對。該塔由青磚、混合砂漿和鋼筋混凝土制成。塔韋柳

萬塔(2件)

四方七級,每層六角,精致美觀,懸掛銅風鈴。塔高22.98米,樓層直徑4.5米,每層直徑向上縮小0.3米。塔面裝飾典雅,塔身挺拔秀麗,宛如壹位少女佇立在沱江之畔。壹樓有六副對聯,都是名人題寫的,風格各異。例如,前任縣長吳貫林曾題詞:“吳京塔高聳入雲,吸引鳳凰;河水清澈,流水藏餃子。民主黨人田寫道:“我很高興看到各級烏雲密布;就在水的另壹邊”塔身倒映在沱江碧波中,搖曳生姿,格外精致動人。[21]

齊風山

原來的奇峰寺所在地,寺廟已不復存在。在這座山上,妳可以觀賞沱江、吊腳樓、虹橋、多翠樓和萬明塔。[2]

許願亭

許願池位於鳳凰古城龍脈的前沿。它是鳳凰景區“虹橋”附近的沿河石板路上的亭子和東門的亭子。因其人傑地靈、風景秀麗,當地人很久以前就在這裏許願祈福,被譽為“聚山水鎖前世”——許願亭。[22]

五龍山風景區

五龍山風景區距鳳凰古城28公裏。

故事《烏龍山半載記》的誕生地。位於湘黔交界的深山峽谷中。因為這裏人少,原生態的風貌依然保存完好。景區主要由怪石、懸崖、石柱和奇峰組成,有許多美麗的風景,如幹山朱仙、昆山玉女洞、情侶觀景巖、五子峰、五龍洞和雜技平臺。還有蜿蜒美麗的吳超河峽谷、馬龍瀑布、提茲坎瀑布和烏龍洞溫泉。[23]

春天:景區內隨處可見綠葉,鳥語花香;

夏季:景區內的曲徑通幽涼爽,您可以在窯洞中避暑,在郁郁蔥蔥的高山和樹木下的沐風休息。

秋天:景區有白雲,可以在山間小路采摘紅葉和野果尋找詩意;

冬季:景區廣闊荒涼,可以俯瞰險峰怪石。如遇下雪天氣,則有漫天飛雪的絢麗景色。

其中,景區內有壹處名為“小白洞”的地方,是第47軍部隊抗擊土匪的地方。前段時間,洞穴中的探險者還發現了死者的頭骨、廢棄的子彈殼、子彈夾等。[23]

沱江

沱江是鳳凰古城的母親河。它沿著城墻緩緩流淌,哺育了壹代又壹代的古城兒女。

綜合地圖集(2張)

坐在吳鵬船上,聽著歌手的歌,看著兩岸具有百年歷史的土家族吊腳樓,它有著獨特的魅力。順流而下,跨過虹橋,壹幅江南水鄉的畫卷展現在眼前:萬壽宮、萬明塔、多翠樓與生俱來壹種遠離塵世的感覺。

沱江南岸是古城墻,由紫砂和石頭砌成,典雅雄偉。城墻的東面和北面有兩座城樓,歷經滄桑依然壯觀。

沱江清澈,城墻附近的河水很淺,水流悠閑而平緩。妳可以看到在輕柔的海浪中搖曳的水草,它可以支撐壹根長桿。沿沱江而建的吊腳樓在東門虹橋附近,北門跳巖附近,以纖瘦的雙腳孤零零地矗立在沱江中,猶如壹幅風韻濃厚的山水畫。[24]

彩虹形橋

原名臥虹橋,又名“風雨樓”,始建於明朝洪武初年。位於鳳凰城的中心,從這裏去任何地方都很方便。在虹橋看完整場比賽

虹橋(2件)

鳳凰,沱江兩岸的山清水秀盡收眼底。虹橋分為兩層,壹層主要是商店和雜貨店,二層是民俗文化樓,這裏收藏了從古至今所有關於虹橋風暴樓的書畫作品,也是觀光和喝茶的好地方。[24]

沈從文故居

1902 65438+2月28日,湘西鎮淦(鳳凰古城舊稱鎮淦)中英街沈陽大院內。

壹個男孩出生了。他日後被人戲稱為“沈社仔”,每天逃學,小學沒畢業,十幾歲就在部隊裏四處遊蕩,燒得壹手好狗肉,寫得壹手好書法,娶得壹個好妻子,寫得壹手好文章。他極其天真和溫和,如果他晚幾個月去世,他會得到沈從文先生的諾貝爾文學獎。

中英街老宅原是清同治五年(1866)沈從文(清代貴州巡撫)的祖父沈鴻福所建。房屋為鬥式木結構,有前後兩個入口,用火磚封死,小巧玲瓏,古色古香,具有濃郁的明清湘西建築特色。

探訪沈宅,追尋大師的足跡,感受大師的氣場,鳳凰文化的密碼,很大壹部分都浸潤和隱藏在這座看似普通的古宅裏。[25]

熊希齡故居

民國總理熊希齡,人稱“熊鳳凰”,主張改革,辦報紙,辦學校,辦兒童友好之家,儲蓄。

救死扶傷是為中國做出巨大貢獻的風雲人物。毛澤東曾評價熊希齡:“人們永遠不會忘記為人民做好事的人。熊希齡做了很多好事。”周恩來還說:“熊希齡是袁世凱時代的第壹流人才,是內閣總理大臣。熊希齡看完我記得很清楚。”張恨水先生的代表作《金粉世家》寫的是宰相之子與平民之間的愛情糾葛,故事原型來源於熊希齡家族。[26]

相傳,熊希齡就讀於唐菁水原學校時,有壹年花朝之日,新學士和文人聚在壹起觀賞奇花異草、詩詞和繪畫。有的畫牡丹以示富貴;有的畫荷花象征高貴;壹些彩繪蘭花以示優雅。熊希玲畫了壹株棉花。每個人都在想,這樣壹幅毫無價值的畫怎麽會是高雅的呢?這時,熊希齡寫道:此君出世間,溫暖如初。當這七個字出來時,妙語連珠。21歲時,熊希齡參加了省中考。閱卷官評價他是“邊楚之野,前無古人,後有人才,三湘之中有為之士”。此時已是暮年的熊希齡在三湘壹時名聲大噪。22歲時,他考上了24歲的科舉高中,並被任命為翰林院的庶吉士,這在湘西這個只有士兵才能離開的荒蠻之地是罕見的。[26]

莫問,英雄的起源,誰能想到鳳凰古城文星街的這座普通平房裏有這樣壹個人物,遊覽鳳凰時沒有理由不去熊寨。[26]

朝陽宮

朝陽宮又名陳嘉宗祠,是鳳凰古城現代仿古建築中最完整的宗祠傑作。宗祠內古戲臺兩側有兩副著名的對聯:“數尺可為家,國可為天下,後世有聖賢愚公神仙。”

朝陽宮,位於古城西北側,建於民國四年。它是由被稱為“湘西王”的鄉紳兄弟陳開兵和陳建造的。1923年,時任湘西巡防使的陳渠珍對其進行了擴建和完善。到目前為止,大門、正廳、舞臺、左右包廂、廚房和衛生間都已建成。

朝陽宮(2)

65,438+04間房屋融為壹體,形成了典型的南方四合院,成為陳人聚會看戲或舉辦重大活動的場所。整個建築有重檐,青瓦,上翹的飛檐,屋檐下有三層拱門,主脊兩端有吻,中間有壹個五彩葫蘆寶頂。布局對稱合理,堪稱精品建築。朝陽宮的大門是壹座紫磚大門建築,高8米。大門兩側鐫刻著壹副對聯:“瑞鳥從蒿中升起,天高萬裏;客人們看陽臺時總是深情款款。”65,438+02山水花鳥浮雕左右對稱堆砌,門樓飛檐上翹,別具壹格。面對大廳,有壹個古老的舞臺,風情濃郁。古戲臺通常表演古典戲曲,如揚劇、劇、陳河高腔等。,鑼鼓、竹子和胡琴燈讓人感覺恍如隔世。大師沈從文、黃永玉和許多文化名人都曾在這裏觀賞過。[27]

萬壽宮

萬壽宮位於景區東門外的沙灣,北有東陵,鳥瞰沱江。崇源危亭掩映在奇山秀水之中,構成了壹幅美妙的自然畫卷。

萬壽宮始建於明末清初,建築規模為清乾隆二十年(1755)。鹹豐四年(1854),江西人楊斯在西側修建了下長亭;民國十七年(1928),在城門北側建陽樓。至此,萬壽宮形成了壹個規模宏大、設計精巧、雕刻精美的建築群落。

正是這座萬壽宮讓鳳凰城流傳了壹段建築史上的傳奇故事。據說自元朝以來,來自中原和沿海地區的人已經遷移到西部。移民的大部分原因是混亂。壹些來到鳳凰招待所的江西人在當時的土司制度下受到鳳凰當地人的排擠,他們大多居住在城外的沙灣。因此

萬壽宮(2件)

沙灣成了江西街。江西人勤勞。他們住在自己建造的簡易房屋裏,以賣小籃子為生,過著夾著尾巴做人的生活,從不與土著鳳凰人發生沖突。他們在暮年走過了清康幹的盛世之後,終於在鳳凰城站穩了腳跟,擺脫了貧困,走向了富裕。憑借雄厚的經濟實力,他們打破了外國人不得入城的禁忌,紛紛在古城購置房產,開設了布店、百貨商店、雜貨店、餐館甚至典當行。為了在生意上聚在壹起,在家裏互相照顧,他們籌集資金在沙灣為江西人建造了壹座萬壽宮。同時,他們還將其擴展到農村,並在鳳凰縣第二大鎮德勝營(現紀信鎮)建了壹座萬壽宮。

可以說當時的江西人在鳳凰遺址上已成氣候,經濟實力也如日中天。這時,土生土長的鳳凰人才從大夢中醒來,驚訝地發現江西人的“算盤”竟然比鳳凰人的“槍桿子”還要厲害。

來自江西的鳳凰人占據了壹個很好的風水。在陰陽師的指導下,在萬壽宮對面的山坡上修建了壹座寺廟——準提寺,又名江心殿。這座尼姑庵有著不同的形狀。正面土紅墻上開有兩扇直徑十余尺的圓形大窗戶,像兩只大眼睛盯著萬壽宮。江西人搶不走鳳凰人的“財富幸福”!江西人在沙灣建了壹座小白塔。塔尖在陽光下非常耀眼,像壹根針,刺在準提寺墻上的大眼睛上。江西人的這壹舉動很快被鳳凰人註意到,於是在準提寺後殿塑了壹尊“骷髏菩薩”。這尊菩薩形似濟公和尚,手裏拿著壹個大大的“幹包”,試圖拿回江西人算盤上的“財富幸福”。

據說從那時起,江西人的生意就不好做了,他們在登上特許貨物和航行時屢遭挫折。他們要麽在半路被土匪和士兵帶走,要麽在清朗海灘傾覆...當然,這些只是傳說。然而,傳說中的準提寺、萬壽宮和白塔今天仍然屹立在古城中,它們的建築風格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生活在鳳凰的江西人則成為了正宗的鳳凰人。槍桿子和算盤的結合使鳳凰古城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