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雲岡石窟壹日遊攻略(附最佳路線推薦)

雲岡石窟壹日遊攻略(附最佳路線推薦)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境內,這裏擁有非常壯闊的石窟景觀,喜歡佛教文化的人可以來參觀,這畢竟是古代早期佛教遺留下來的作品,保留了很多原始的韻味和內涵,下面給大家分享雲岡石窟壹日遊攻略。

1、遊玩攻略

這是我第二次來雲岡石窟,上壹次是兩年半以前,當時是和壹群人,雖然待了有三個小時,但是意猶未盡,因為裏面太大了,當時感覺這地方來多少次都不嫌多。今年三月份去了洛陽的龍門石窟,給我的感覺也特別好,尤其是奉先寺,內傾的崖壁下面半環繞著巨大的造像,給人壹種窒息般的莊嚴,如果有音樂伴隨,梵音西天也不外乎如此。

我當時就認為,龍門似乎比雲岡要更好些。這是壹種純粹的主觀體驗,無從區分對錯。但在去了龍門不到兩月後,又到雲岡,又感覺雲岡並不輸龍門。可能上壹次看得比較簡略,尤其是幾個內容豐富的窟,當時管理方要求流水式的進出,就走了壹圈,沒有太仔細感受。

這種級別的石窟,給人的直觀感受就是震撼,當然有很多細節,是我們在短時間內無法領略到的。這次來雲岡,也是和壹群人,人多,有人就提議叫個導遊講解。聽了下導遊的講解,真是感覺對於雲岡這類石窟,我們所知甚少甚淺。

它就像壹個大寶藏,現在給妳打開了大門,如果妳喜歡,裏面有足夠寬廣的空間供妳去探究和摸索,有足夠的材料為妳佐證。

比如給妳壹個窟,妳把裏面的東西全搞明白,那基本上就對佛教對石窟有很深刻的認識了。這就像做題,做完壹本書上的題,別的也就觸類旁通了。剩下的只是用經驗解題,然後內化。

雲岡的開鑿始於北魏王朝,從公元460年開始。

到公元494年,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雲岡的官方開鑿就結束了,剩下的主要就是民間開鑿。

而洛陽龍門的開鑿就開始了,之後龍門在唐代達到興盛。

就風格而言,雲岡豪放、粗獷和宏厚,壹如北朝多雄健,而龍門則清秀、細膩和溫和,就像唐代尚豐腴。

龍門更像個溫婉的中原女子,而雲岡則是雄壯的北朝漢子。

因為不久前去了龍門,所以再到雲岡,對這點體會更深。

第二次來,又了解了些之前沒有註意到的東西。

這裏有不少二佛並坐的造像,二佛並坐本身有它的佛教典故,指釋迦、多寶二佛並坐說法。這種雕塑題材在其他地方比較少見,但在雲岡卻特別多。

這當然是有原因的,作為官方開鑿的石窟,它的造像必然會帶有政治含義。

二佛並坐,壹般認為,多指魏孝文帝期間,他和祖母文明太後馮太後二聖並存的執政局面。所以,二佛並坐的造像應該都是在孝文帝期間完成的,算是雲岡的二期工程。

前陣子看到壹個講西域佛教造像的紀錄片,提到二佛並坐,說在中原很少見。

我壹聽,就覺得有問題,相比西域,這裏說的中原當然是廣義上的中土地區,制片人可能不知道雲岡有386對二佛並坐的造像,這絕對是無法忽視的。

二佛並坐是雲岡的特色,所以我特意買了個二佛並坐的小紀念品。

另外這裏交腳菩薩像也很多,這個我在別的石窟也沒怎麽見過。交腳菩薩肯定是彌勒佛,或者叫交腳彌勒,作為未來佛,他是釋迦牟尼的接班人。

彌勒佛常見的形象是笑臉大肚,這個形象來自五代以後寧波壹帶的壹個叫契此的和尚,寧波的雪竇山也是彌勒聖地。

但早期的彌勒不是這個樣子,至少他不是個胖子。

交腳菩薩就是早期的彌勒形象之壹,看起來身段還比較苗條,交腳可能早期印度或者中亞等地國王和貴族的壹種坐姿,象征尊貴的身份。

當造像類型傳入的時候,坐姿也就壹起傳進來了。

這裏還有不少西域以及印度健陀羅等風格的雕刻。北魏初期壹直比較崇佛,但到太武帝拓跋燾時期,因為發現寺院藏有兵器,加上信奉道教的重臣崔浩的勸說,就開始滅佛。這其實是壹次佛道之爭。

當時大部分沙門還俗,但壹個叫曇曜的和尚獨守其身,在崇佛的文成帝拓跋_(jun四聲)即位後,他成為當時的佛教領袖,受命開鑿石窟。

《魏書-釋老傳》說:曇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壹。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於壹世。

這就是著名的“曇曜五窟”,也是雲岡的壹期工程,五個巨大的造像,壹般認為代表了當時北魏的五個皇帝。

據說其中身有千佛的造像的代表了滅佛的太武帝,這是造像者對他滅佛行為的壹種回擊。

壹尊很大的交腳菩薩,象征著因病早逝的崇佛的太子拓跋晃,因為他並未成為皇帝,所以不是佛身,和彌勒菩薩類似,只是處於接班人階段,而且因為這個原因,這個造像還低於地面壹截。

而弘佛的文成帝則被認為是那尊最著名的釋迦坐佛。

比起龍門石窟,感覺雲崗石窟的保護難度更大些,龍門的山體似乎都是堅硬的石頭,而雲崗則似乎土質比較松軟,沙化很嚴重。

龍門造像的損毀不少是人為的,劈砍和偷盜,而雲崗似乎風化損壞居多。

這裏的紀念品不錯,除了二佛並坐的鑰匙扣,我還買了壹副石窟造像的撲克牌,比較滿意。

大四最後壹個假期先壹個人去帝都逛了逛然後坐火車到大同跟父母回合開始山西之旅

正所謂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陜西不是沒有道理的光晉北就有懸空寺、應縣木塔、雲岡石窟等超級牛叉的景點,往南走還有晉祠、五臺山(反正我覺得不好玩)等著名景點還有壹個不怎麽出名但我覺得很好玩的綿山(寒食的起源)先放點圖:

應縣木塔,地面上最古老的木制建築,應該沒錯,現在不給上了,進門還要錢,於是就只在門口拍了壹張。

雲岡石窟,大同到雲岡石窟的車很多,但我們當時是租了車自己開過去的,去到裏面最好還是請個導遊,雲岡石窟的導遊還是相當專業的,然後跟著他們轉就好了,想省錢就看準機會蹭別人的導遊,壹個景點能需要什麽攻略,我又不做逃票那種Low事。

晉祠,裏面有塊李世民寫的碑,真品被鎖在小房子裏要裏面的正式導遊才有鑰匙開,野導沒有。

綿山,感覺真不錯,挺喜歡這個地方。

2、交通指南

自駕

呼和浩特出發

向東沿京新高速(G110)至集寧,沿二廣高速(集豐高速段)南行至大同環城高速雲岡口出高速,沿雲岡路西行到達景區。

太原出發

從大東關入口進入二廣高速大運段(G55)北行至大同繞城高速,在雲岡口出高速公路,沿雲岡路向西直達雲岡景區。

北京出發

從清河收費站進入京藏高速(G6),沿京張高速(G110)----宣大高速(G109)----孫右高速----大同繞城高速----省道339直達雲岡石窟景區。

公***交通

大同南站:

大同南站坐31路公交車到北馨花園小區站下車,步行到惠民裏站坐20路公交車到雲岡路同泉路口站下車,步行到五裏店機電城站坐快速旅遊603到雲岡站下車

大同機場:

乘坐機場大巴至大同賓館後換乘17路至新開裏,再換乘3路公交直達雲岡石窟景區。

新南長途客運站:

坐28路公交至公交大修廠站,再換乘3路公交由公交四公司站直達雲岡石窟景區。

長途客運站:

在魏都大道兒童公園旁邊向南步行至三醫院坐17路公交至新開裏,再換乘3路公交直達雲岡石窟景區。

火車站:

坐快速旅遊603直達景區或者4路公交至公交四公司站,再換乘3路公交由同泉路西環路口站直達雲岡石窟景區。

3、景區介紹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裏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裏。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余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壹。[1]?

雲岡石窟在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雲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宏偉,內容豐富多彩,堪稱公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礴,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情調。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於世,顯示出復雜多變、富麗堂皇的北魏時期藝術風格。晚期窟室規模雖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和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

雲岡石窟景區門票價格:/trip/43646.html

雲岡石窟景區交通路線:/trip/116333.html

雲岡石窟景區附近美食推薦:/meishi/116334.html

雲岡石窟景區附近住宿:/trip/116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