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揚州高郵有什麽好轉的地方,北海電影院什麽的,請高手告知,Q1084046180

揚州高郵有什麽好轉的地方,北海電影院什麽的,請高手告知,Q1084046180

、高郵東湖度假村

東湖度假村位於高郵北郊馬棚鎮,為江蘇省20個精選生態旅遊景點之壹,擁有水陸面積250公頃。大片的水上森林、神奇的野鴨放飛、古樸的自然村落,讓人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壹。近年來,國內大中城市的壹些遊客慕名來到東湖度假村遊玩。

東湖度假村擁有水上舞臺、勇敢者樂園、森林迷宮、釣魚臺、鴿子廣場、鄉村俱樂部、龍船遊、快艇沖浪等遊覽項目。遊客可乘龍船穿行在波光碧影之中,深入景區腹地。水上廊橋是東湖度假村的壹大亮點,廊橋有幾裏長,中段有涼亭可供休憩。人在橋上走,水在橋下流,水中遊動的魚兒清晰可見。遊客不僅可在釣魚臺釣魚,還可親手烹飪自己釣回的魚兒。遊客還可以在鄉村俱樂部烤食自助美味。到了荷花開放的季節,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荷花的影子,景色十分宜人。 東湖度假村內湖中有島、島中有林、林中有鳥、樹上有屋。道道水巷猶如森林迷宮,泛舟此間,頗有“小漓江”意境。因東湖度假村森林面積大,水域眾多,生態環境佳,被稱為天然大氧吧。 東湖度假村的“三野”,即野鴨放飛、野生候鳥、野生荷花名聞遐邇。進入東湖度假村,可以觀賞到世界奇觀——野鴨放飛。在野鴨放飛苑裏,可親眼目睹養鴨奇人放飛野鴨的絕活。每到春季,成千上萬只飛鳥棲息在樹林中,十分壯觀。

2、盂城驛 免費預訂:孟城驛門票

盂城驛始建於明洪武八年(1375年),位於高郵市南門外。盂城驛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驛站。盂城,高郵的別稱,取宋代高郵籍詞人秦少遊“吾鄉如覆盂,地處揚楚脊”詩句而名之。

盂城驛原來規模宏大,有正廳五間、後廳五間、送禮房五間、庫房三間、廚房三間、廊房十四間、馬神廟壹間、馬房二十間、前鼓樓三間、照壁牌樓壹座,在驛站的北面還有驛丞宅壹所,***有房屋十二間、夫廠壹所六間房,驛站旁邊還有秦郵公館,有門樓壹座、內正堂三間、後廳寢室三間、南北廂房八間。另外,驛站在朝西的運河堤上,還有迎賓的皇華廳壹座,有廳三間、差房三間;驛站的東面還有馬飲塘。如此規模的盂城驛在嘉靖三十六年時毀於倭火,隆慶二年有予以重建。現在的盂城驛是明代的遺存,是在元代秦淮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朱元璋稱帝後,在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 年),令翰林學士考古訂正全國俚俗不雅之驛名,秦淮驛改名為盂城驛。

中國古代的驛站,其功能是比較綜合的,概括起來大約有四個:第壹個是郵傳的功能,這也是驛站最首要的功能,郵傳相當於我們現在郵電局的職能,所以,現代人常說,驛站是郵電的前身,是它的起源。第二個是接待的功能,就相當於我們現代的政府招待所,接待過往官員、各國使節等等。第三是漕運的功能,各位來的時候,可能已經註意到了我們驛站是瀕臨京杭大運河的,在明代,運河南北貫通,是當時的交通大動脈。古代的盂城驛就擔負著南北漕運任務,運送糧食、運送食鹽。比如說,高郵有南北澄子河,運河裏的糧鹽運來後,要通過驛站轉運,泊過澄子河,運到裏下河地區。第四呢,就是中途押解犯人,這也是驛站的壹項特殊功能,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看守所。

3、神居山漢墓

神居山漢墓在高郵市湖西天山鄉境內。1979年開山采石時發現,目前已出土四座西漢石坑木槨墓,其中壹、二號漢墓均采用漢代最高葬制—“黃腸題湊”,兩座慕的主人分別是第壹代廣陵王劉胥及王後,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壹號漢墓在全國同類型墓葬中規模最大,結構完整。陵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和豐富的文字,黃腸題湊結構細密,儼如方城,生動地反映了當地當時的經濟、建築、工藝和生活水平。為研究漢代廣陵國的喪葬禮儀、職官制度、木作工藝、書法藝術等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出土的壹、二號漢 墓均為豎穴巖坑木槨墓。—號墓上有周長200米、高3米的封十墩。墓坑是人工開鑿的巖石坑,坑口南北長 28米,東西長23米,深18米,墓道60米。開鑿墓坑、墓道的巖石近2萬立方米,填土、封土為2.5萬立方米,其工程之浩大、耗力之多,實為罕見。慕葬的主體建築——木槨結構,是由等級較高的金絲楠木壘成的“黃腸題湊”。整座墓葬建築面積為221平方米,用木材545立方米,儼然是壹座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結構精美、造型莊重、純木結構的地下宮殿。兩座墓雖曾被盜,仍出土了近千件玉器、銀器、銅器、鐵器、漆器、陶器、木俑、戲俑、絲綢、車等。

4、文遊臺風景區 免費預訂:文遊臺門票

文遊臺風景區位於江蘇省高郵市城區東北郊,占地約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原為東嶽行宮,因蘇軾、孫覺、秦觀、王鞏等文人會集於此故得名。 文遊臺是築在土山頂端的高臺建築,登高四望,東觀禾田,西覽湖天,水鄉景色盡收眼底。臺前盍簪堂四壁嵌有蘇東坡、米元章、董其昌等名家手書刻石《秦郵帖》,它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文遊臺門廳東西兩側為園林式的博物館展區。主要陳列有《高郵上下五千年》、《龍虬莊出土文物》及《汪曾祺文學館》等,它為人們了解高郵的歷史文化提供了壹個窗口。現為江蘇省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參考資料:

/Item/2162.aspx

回答者:pinglun - 小學生 2級 - 提交時間:2009-8-20 14:59:00 - 舉報

第2條回復5、龍虬莊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虬莊遺址位於江蘇省高郵市龍虬鎮北首,總面積4萬多平方米,距今7000--5000年。該遺址發現於70年代,90年代曾先後進行過四次科學發掘,發掘面積1335平方米,清理墓葬402座,出土陶器、骨角器、玉石器等各類文化遺物2000余件,其中有生產工具、生活用品和原始藝術品,最為珍貴的是在遺址地層中出土了大量的碳化稻米和古文字陶片,它對於研究稻作農業的起源和我國文字的產生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遺址的發掘證實在距今7000--5000年之間,位於江淮東部地區的龍虬莊存在著壹支文化面貌獨特,文化特性穩定,發展序列完整的原始文化--龍虬莊文化。它的發現有力地證明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壹樣都是中華民族古文化的搖籃。1993年該遺址的發掘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6、江蘇臨澤生態度假村

江蘇臨澤生態度假村是壹家按四星標準建造,占地面積500畝,以現代生態農業,旅遊業緊密結合的度假農莊,園內各類葡萄、鮮桃、李、梨、棗、草莓等精品水果,讓您在不同季節都能夠品嘗到新鮮的水果、自然放養的土雞、鵝、鴨以及其他野味,還有那生態化養殖的魚蝦蟹等待著您去垂釣嘗鮮,當然山水相融之中,綠意濃濃的樹林下,遠古建築的景觀,現代與古代相結合的度假村必定是您度假的最佳去處。

江蘇臨澤生態度假村的建築風格以明清古建築為主體,擁有標準客房51間,可容納400人的餐廳以及茶樓壹座,理療房壹幢。

江蘇臨澤生態度假村擁有葡萄園100畝,引進種植上海農科院培植的歐美系列以及歐亞系列的葡萄古失特,意大利黃,失富羅莎,巨玫瑰等十幾個優良品種。在葡萄成熟之時(7~8月)遊客可以在園中自行采摘,嘗鮮。並可自釀葡萄酒。

江蘇臨澤生態度假村還擁有各類果樹(鮮桃、李、梨、棗、草莓)近100畝。全部引種於江蘇農科院的優良品種。是壹個四季有花,全年有果的生態園。

在香樟樹下,草叢中有幾千只自然放養的草雞在自由覓食,河湖水面上有幾百只野鴨、鵝在自由戲水。

2009年初,江蘇臨澤生態度假村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7、蘆葦蕩“漁家樂”生態旅遊風景區

遊客可欣賞到原生態的萬畝蘆葦蕩,泛舟在浪漫的高郵湖上捕魚捉蟹,做漁家人、聽漁家歌、享漁家樂、品漁家餐。

8、王氏紀念館

王氏父子(王念孫、王引之)是乾嘉學派的的傑出代表,揚州學派的中堅學者,王氏父子不僅對許多文獻典籍進行了系統整理,而且在音韻、文學、訓詁校勘等專門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王氏父子的著作頗豐,代表作《廣雅疏證》、《讀書雜誌》、《經義述聞》、《經傳釋詞》合稱“高郵王氏四種”,是乾嘉學派最負盛名的著作。王氏父子倡導而實踐“用古聲求證古義”的方法,是他們把訓詁學的研究探求帶上了光明的頂峰,時稱“高郵王氏學”已成為學術上集大成者的代名詞,在訓詁學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卓絕千古,可謂“壹家之學,海內無匹”。

王氏紀念館陳列著王氏父子各種版本的著作以及近、現代專家學者對王氏父子訓詁學家評論的各種專著和紀念王氏父子的書畫作品。該館占地壹千多平米,規模宏大。八十年代初進行修繕,並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