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南潯鎮的小吃特產

南潯鎮的小吃特產

桑葚酒,南潯因蠶桑業發家,桑果是當地的特色水果,家家節日用來浸泡或釀造桑葚美酒。農家自釀的桑葚酒微甜而不澀。

桑果幹,南潯桑果,又名桑葚,是水果中的極品,具有滋補、養身及補血之功效。不但可以改善女性手腳冰冷毛病,更有補血、強身、益肝、補腎、明目等功效。

桑葉茶,南潯桑葉品種繁多,家家戶戶自古以養蠶繅絲為生,所以桑葉也是當地比較古老的壹種植物葉子,農家桑葉泡茶,清澈明亮,清香甘甜,鮮醇爽口!

香大頭菜,大頭菜又名疙瘩萊,是芥菜的變種之壹。產品遠銷京、津、滬、皖、閩、贛、鄂、粵和江、浙壹帶,外銷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地。

諸老大粽子,歷來為湖州的傳統美食,也是饋贈親友的佳品。1989年,諸老大粽子參加商業部組織的全國首屆食品博覽會展評,獲“金鼎獎”和“部優產品”稱號。1998年,諸老大食品總廠,新增經銷點三百個,每天有四千只粽子發往上海,此外還遠銷日本。2000年以來,諸老大粽子暢銷北京、上海、杭州、廣州等地。

橘紅糕,“野荸薺”橘紅糕是南潯傳統特產,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野荸薺”桔紅糕,軟而不粘,色澤桃紅,桔味醇正,香糯可口。

定勝糕,呈淡紅,松軟清香,入口甜糯。主要是將米粉放入定勝糕模型內,摁實,面上用刀刮平,上籠用旺火蒸20分鐘,至糕面結攏成熟取出,翻扣在案板上即成。

臭豆腐幹,民間諺雲:“臭南潯,辣烏鎮”, 壹般吃法有兩種:壹種是臭豆腐幹用油煎,拌上甜蔥醬、蔥末等佐料即可食用;另壹種是臭豆腐幹放入蔥、醬、姜末等佐料,隔水清燉,即成清燉臭豆腐幹。臭豆腐幹雖有臭氣,但吃起來香,其味甚佳。

雙交面,在泰安橋堍,頗負盛名的交頭面,交頭有鹵汁、牛肉、白雞、素絲、雪菜等十余種,尤以雙交面(又叫酥肉爆魚在)為上品。狀元樓、五福樓等面店均有出售。

繡花錦菜,外形與普通青菜相似,只是菜莖稍細,菜葉的邊緣有細細的鋸齒形,葉面上的脈胳富有壹種曲線美。此菜只長在南潯方圓十裏之內,十裏之外這種菜就變種,有形而無香。

熏豆茶,南潯人口對熏豆茶有特別嗜好,自古至今,其俗不改。熏豆加少些茶葉、腌桔皮、炒芝麻和鹹丁香蘿蔔幹,用開水沖泡即成熏豆茶。其味清香可口,其色紅綠黃白相間。春節期間,南潯鄉下人家都喜歡以此茶款等客人。

風枵,南潯人稱鑊糍(即糯米鍋巴)為風枵,風枵加白糖沖開水叫風枵湯。俗稱“和氣湯”,因風枵浮在水面而諧音“浮起”而名。春節期間用風枵湯待客,在農村壹帶盛行。

桔紅糕,“野荸薺”桔紅糕是傳統的冬季時令產品,至今已有百余年歷史。品嘗“野荸薺”桔紅羔,軟而不粘,色澤桃紅,桔味醇正,香糯可口。

輯裏湖絲,又稱“輯裏絲”,以“白、勻、細、圓、韌”享雀中外,是絲中極品,因產於南潯鎮輯裏村而得名。據史料記載,清康熙時、明萬歷年間,輯裏絲就聞名暇爾。清康熙時織造的九件皇袍,就是指名選取輯裏絲作經線制成的。近代南潯有被稱為“四象八牛七十條金黃狗”的近百余家絲商巨富,俱系因此致富。南潯旅遊公司檔案室,還保存著兩卷60年前惟壹沒有售出的輯裏湖絲,質地仍鮮艷如初。

蠶絲被,南潯的家家戶戶靠養蠶為生,蠶繭可用於做蠶絲被,蠶絲棉襖等,幾乎在南潯家家戶戶嫁娶都要有蠶絲被做嫁妝,俗稱狀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