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武誌紅:戀愛是我們修復童年創傷的最好機會。

武誌紅:戀愛是我們修復童年創傷的最好機會。

01

心理學上說,當人們戀愛時,他們會自動成為對方理想的父母和孩子。也就是說,當愛深入時,雙方的關系會變成既是父母又是對方的孩子。

這個父母不是我們真正的父母,而是我們理想中的父母。這種理想的父母是什麽樣的?簡單來說,理想的父母是能夠給予我們無條件的愛的父母。

在現實中,我們的許多父母有條件地愛他們的孩子。在每個家庭中,父母愛孩子的方式和方法都不壹樣。因此,每個人的理想父母都是不同的。

如果我們對現實中的父母感到滿意,我們理想中的父母和現實中的父母的重合度就會更高,我們就會找到壹個和現實中的父母相似的戀愛對象。如果我們對現實中的父母不是那麽滿意,我們會希望有壹個與現實中的父母相反或互補的理想父母。

例如,有些父母對孩子要求嚴格,控制欲很強,因此孩子可能想要壹個溫暖有愛的理想父母,可以尊重並給自己自由。

壹些父母通常忽視他們的孩子。也許孩子理想的父母是能關心和照顧自己的父母。

02

良好的關系是治療我們童年創傷的良藥。

武誌紅說:

許多心理問題都是在童年時期引起的,這些根源就像膿包壹樣。我們把傷疤包起來,“眼不見心不煩”。要解決這個問題,妳必須觸摸這個膿包。然而,我們知道人們經常出於惡意觸摸我們的膿包,以使我們受到傷害。只有當我們特別信任壹個人的時候,我們才會讓他碰這個膿包。

身體上的膿包很容易摸到,但心理上的膿包很難摸到。如果是童年受傷,必須回到小時候的樣子。

所以,不知不覺中,愛情成了我們的另壹個治療機會。我們都希望戀人能扮演理想父母的角色,治愈我們童年的創傷。

如果戀人關心我們,他們會主動滿足我們無意識的欲望,扮演理想父母的角色。壹旦我們覺得戀人真的符合我們理想父母的形象,我們就會變成孩子。

如果“治療”成功,不僅童年的錯誤將得到修復,而且我們還將真正成為壹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這是人格成長中最重要的壹步,也是與家庭分離的最後壹步。

然而不幸的是,許多愛情“治療”都沒有成功,反而留下了更深的傷疤。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我們沒有處理好愛和分離之間的矛盾。

03

愛其實是親子關系的復制。

我們與世界的所有關系都是親子關系的復制和延伸。因此,童年時期親子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我們未來幸福的能力。

如果童年是快樂的,我們更容易復制快樂;如果童年是痛苦的,我們更有可能復制痛苦。

在戀愛初期,我們會積極給予對方無條件的愛,讓對方覺得“無論妳做什麽,我都會永遠愛妳,我的愛是無條件的。”

這將使我們實現自己的價值並感到幸福。

如果父母沒有處理好與孩子的愛和分離,孩子長大後會覺得父母應該為我們的幸福和不幸負責。就像我小時候,孩子覺得自己的幸福和不幸都是父母給的。同時,孩子會覺得父母的幸福和不幸都是自己造成的。

這樣,雙方就會相互依賴、相互幹擾,模糊了彼此的責任和邊界,失去了各自的獨立空間。這種黏糊糊的關系只會束縛雙方,兩個人都失去了靈活性和活力,兩個人都變得很累。

如果父母能從小給孩子足夠的愛,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會逐漸學會獨立,並健康地與父母分開。

然而,由於有些人在年輕時沒有得到足夠的愛,他們的心在長大後沒有相應地長大,所以他們的心理仍然停留在孩子的階段,他們不願意為自己負責,想為對方負責。因此,在愛情中,他們會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對方身上,同時他們又想控制和操縱對方,這是他們關系中痛苦的根本原因。

事實上,壹個在童年時期真正享受到現實父母之愛的孩子,長大後不會過度尋求理想父母的愛。因為他們的愛的需求得到了滿足,他們的內心充滿了愛的能量,他們有能力付出愛,而且他們願意付出。

同時,他會主動獨立,給自己和對方自由的空間。

04

為什麽我們會對壹個人壹見鐘情?這其實是因為那個人符合我們理想父母的標準。

我們會下意識地根據我們現實的父母尋找我們理想的父母,作為我們的戀愛對象,並愛上對方。

如果對方關心我們,TA會下意識地知道我們的需求,並主動滿足我們,給予我們無條件的愛。

結婚的時候,雙方都回到了現實。漸漸地,我們不再給予對方無條件的愛和接納,同時,我們會把對親生父母的不滿發泄在對方身上。

如果真正的父母有嚴重的缺點和問題,傷害了我們,我們會害怕對方會有這樣的問題,或者想象對方有這樣的缺點,從而推斷對方的行為並產生相應的反應模式。

如果我們真正的父母比對方更好,我們會批評對方,認為對方不能做我們父母做的事情。

這其實就是兩個家庭的關系。因為我們都帶著自己的家族品牌相處。雖然我們深愛著對方,但我們會成為孩子。但這個孩子與我們出生時不同。TA已按原生家庭編程。

如果現實中的那個人不能滿足我們,我們往往不願意滿足對方。如果雙方都只希望對方達到自己的期望,但自己卻不願意改變,那麽雙方就會互相挑毛病,於是愛就變成了傷害。

雖然每個人都得到了無條件的積極關註,但他們的心態會倒退到童年。但是有些人變成了好孩子,而有些人變成了壞孩子。壹般來說,健康的家庭會養出好孩子,壞家庭會養出壞孩子。

我們只會在最信任的人面前變成孩子,所以我們最信任的人往往傷害我們最深,因為我們對他們毫無防備,給了他們傷害我們的機會。

05

武誌紅在《為什麽家會傷害人》中舉了壹個例子:

阿靜在壹個相對健康的家庭中長大。她的父母非常愛她。當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她像所有的孩子壹樣崇拜她的父親。但長大後,她發現父親其實很普通。他的外表普通,能力壹般,不太受尊重,缺乏壹些刺激。這些發現讓阿靜很失望,壹個“理想父親”的原型逐漸浮現在她的腦海裏:他才華橫溢、英俊瀟灑。董玥符合這個原型,所以她第壹次見到她就愛上了她。

董玥的家庭非常不幸。6歲時,被視為“無能暴君,愛拿我撒氣,因為他無能”的父親生病去世,母親不停地換男朋友。他覺得她根本不在乎他。在她心目中,每個男朋友似乎都比她的兒子更重要。當董玥16歲時,她的母親在去看她的男朋友的路上死於車禍。

他理想中的母親溫暖、安全,並給予他無條件的愛。

阿靜也符合悅動“理想母親”的原型。她非常愛董玥,所以她從壹開始就扮演著董玥“理想母親”的角色,對他無微不至。不管他如何對待她,她還是壹如既往地愛他。讓董玥第壹次感受到家的溫暖。

董玥高興地對阿靜說:“現在我終於知道什麽是精彩了。妳讓我破碎家庭的每個角落都閃閃發光。”

當阿靜給了董玥無條件的愛時,很快回到了童年,變成了壹個“孩子”。

相處近壹年後,董玥開始批評阿靜。他不再和阿靜壹起做家務了。相處近兩年後,他對阿靜的批評變成了嘲笑。三年後,這種嘲笑變成了惡毒的攻擊。他總能敏銳地捕捉到阿靜的每壹個缺點。同時,他對她和其他男人的交流也很敏感。他經常跟著阿靜,討厭那些和阿靜接觸多的男同學。

阿靜分手了很多次,但董玥努力留住她,但董玥沒有改變自己。盡管景仍然愛著他,但五年後她最終還是和分手了。

從那以後,董玥壹直在換女朋友。十年來,他交了壹個又壹個女朋友。每個女朋友都比阿靜漂亮和能幹,但每段感情都持續不到四個月。

十年後,他又夢見了靖。她像往常壹樣給他帶來了熱氣騰騰的生活,但當她離開時,她說:“妳媽媽欠妳很多,但我不欠妳任何東西。”她立刻轉身離開了他。那壹刻,靜的背影看起來像她的母親。醒來後,董玥的枕頭被自己的眼淚浸濕了。

06

武誌紅說:

每壹次分手都是壹次心靈的修復。

對來說,只有阿靜能讓他念念不忘,因為她給了他無條件的愛,把他變成了自己面前的孩子。

可惜這孩子太壞了。“現實中的母親”欠他太多,現在他想讓“理想中的母親”替他還債;這位“真正的母親”非常花花公子,現在他也懷疑“理想的母親”也會壹樣浪漫;他對“真正的母親”有很多憤怒,現在他把氣撒在“理想的母親”身上...

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稱為“共情”。共情是心理治療的壹個機會,有經驗的心理學家會利用這個機會把病人從無意識的陰影中拉出來,帶他走向光明。

但荊不是心理學家。當董玥出現膿包時,她不知道如何進行手術。所以她不得不撤退。

在心理治療中,只有當患者有強烈的改變動機時,心理醫生才能發揮作用。愛情中也是如此。董玥不是壹個好病人,他缺乏改變的動力。

的童年太悲慘了,但他有幸遇到了最理想的愛人景,並願意扮演他理想的母親。每次京分手,如果他也努力反思自己的生活,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那將是他最重要的挽回機會。即使他在與女友分手後可以改變自己,他仍然有機會在生活中獲得真愛並被拯救。

可惜他不想改變。他認為他的父母應該對他的生活負責,但他沒有責任。

心理咨詢師榮說,我們之所以在愛情中重復童年的錯誤,是因為我們不自覺地想要治療。然而,如果我們得了重病,缺乏改變的動力,我們就不是好病人,即使是壹個好的心理醫生也無能為力。

外因需要通過內因來改變。

07

戀人也是獨立的人,不是我們的父母。

在愛情的蜜月期,戀人會扮演彼此的“理想父母”,因為我們都知道對方潛意識裏需要什麽。

然而,蜜月期過後,當兩個人的距離無法拉近時,我們會把戀人視為“真正的父母”,以前對“真正的父母”的不滿現在會歸咎於戀人。當我們嫁禍於人時,我們就是壹個不講道理的孩子。戀人越愛我們,我們就越無理取鬧。

這是檢驗壹段愛情的關鍵時期。

這個時候,我們很容易不耐煩,不願意繼續給愛人無條件的愛。克服這段困難時期的最好方法是,壹方面,我們明白我們的許多壞情緒不是由我們現在的戀人引起的,而是由過去引起的。另壹方面,戀人繼續給予我們無條件的愛。

可惜我們很多人的相處都是出於本能,甚至有些人心智完全不成熟,還停留在孩子的階段,根本不知道如何超越他們。

武誌紅說:

每個人都至少要經歷兩次“出生”。第壹次我出生在母親的子宮裏,第二次我戀愛了。

我們無法選擇出生,但愛是我們可以選擇的機會。如果我們不把自己完全交給潛意識來指揮,而是努力拯救自己和愛人,那麽我們每次墜入愛河都可能是壹個很好的治療機會。

要做到這壹點,我們不僅要學會無條件的愛,還要學會分離。因為,無論多近,都是另壹個人。

在少數情況下,壹段愛情會自動拯救壹個人,這就是愛情被視為偉大的深層原因。然而,如果我們真的想被拯救,我們必須靠自己努力工作。

只有在愛的過程中,雙方共同努力,共同成長,童年的創傷才能在這裏得到有效的修復,我們的內心才會越來越強大,獲得愛和自由。

參考資料:

“為什麽家庭會傷害人”武誌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