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知道貴陽有哪些美食嗎?如果妳不知道就可以往下看,了解貴陽的特色美食,以及推薦的壹些美食店鋪,剛好如果大家要去旅遊可以購買這裏的美食品嘗壹番喲。
酸湯酸湯,既不加醋,也沒有酸菜,靠的是全天然的發酵。在貴州,即便民族、語言不同,壹碗酸湯都是不變的主題。酸湯還可細分為白酸和紅酸。由酸湯派生出的美食多種多樣,其中酸湯魚的名聲最為響亮。
在魚肉遭瓜分後,吸收了鮮味的湯底便成了最佳的火鍋底料。與四川火鍋不同的是,酸湯所搭配的食材中,相比內臟,魚、肉更為出彩,創新的牛肉酸湯鍋也已經越來越被大眾喜愛,若是深入村寨,酸湯粉、酸湯飯、酸湯米豆腐?更會壹路為妳開胃。
推薦:老凱俚酸湯魚(省府店)
名聲在外的這家店幾乎成了貴陽的壹個景點,寬大的店面擺著木桌、木椅和粗瓷餐具,苗家裝扮的服務員和民族表演迎合了遊人的需要。酸湯味道純正,相比江團,更推薦黃臘丁魚。如果座位緊張,盡可去同壹條街上的其他酸湯魚飯店,雖然名氣沒有這家大,但味道都差不多。老凱俚在市區多個商圈都有分店。
店鋪信息:雲巖區省府路12號
豆米火鍋將蕓豆碾碎、煮爛,再加豬油壹起作為火鍋湯底,越涮湯汁就越濃稠,最終吸收了各種香味的豆米湯底又成為下飯佳品。
戀愛豆腐果烤熟的豆腐塊從中間掰開,用小勺放入折耳根等佐料食用;名字如此膩歪,據說和壹對膩歪的熱戀情侶有關。
絲娃娃可以理解為“素版卷烤鴨”,五顏六色的菜絲卷在白色的薄米餅中,猛壹看頗似產房裏初生的嬰兒被裹在繈褓中。
推薦:楊姨媽絲娃娃(老店)
老字號店家的人氣不減當年,服務也依舊簡單幹練:客人們在木凳上壹落座,十幾盤色彩鮮艷的菜碟和壹份餅皮就端到了面前,再壹碗冰粉或綠豆湯,配上壹份脆哨,便是經典搭配。在花果園、噴水池、八鴿巖、花溪等地都有分店。
店鋪信息:雲巖區飛山街,近瑞金中路
腸旺面金牌羅記腸旺面,就算竈上夥計擁有行雲流水般的麻利身手,也難以緩解這家店人滿為患的狀況,所有食客也都自覺地吃碗面趕緊走人,騰出空位。除了腸旺還有豬腳、大排、雞肝、豆腐、軟哨、脆哨等各種澆頭可加;盡量趕早去,下午兩三點澆頭就不全了。店面所在的蔡家街也是壹條臥虎藏龍的美食街。
店鋪信息:雲巖區蔡家街6號
豆腐圓子將豆腐茸裏拌入蔥花、蔬菜等配料再捏成橢圓形,下鍋油炸後外脆裏嫩,再配上酸蘿蔔和折耳根等調料做成的蘸汁吃。
推薦:雷家豆腐圓子(瑞金店)
雷家也是貴陽的老字號,祖上在晚清發明了豆腐圓子,現在已傳到了第五代,近年來又開發出蝦仁、香菇鮮肉餡兒的新品種。另有豆漿、甜品、粉類和鹵味售賣,秘制酸湯飯亦是壹絕。在黔靈山公園、花果園、文昌閣附近的神東大廈、火車站附近的二七路小吃街都有分店。
店鋪信息:雲巖區瑞金北路68號裕輝商業中心1層
素粉和酸粉酸粉是貴陽特色,外觀也比常見的米粉更白更粗。素粉壹定要用酸粉做,但註意素粉並不素,湯底大都為骨湯,有時還配以肉末和脆哨。脆哨是熬豬油時剩下的油渣,最正宗的要用豬脖子的糟頭肉來做;軟哨用五花肉更好,且多壹道加水回軟的工序。
花溪牛肉粉來到“花溪牛肉粉”的戶籍所在地,怎能不來壹碗?采用考究的黃牛肉,多髓的牛骨熬成鮮濃原湯,配上泡菜酸蓮白,提鮮又開胃。
推薦:花溪飛碗牛肉粉(花閣路136-138號)和花溪王記牛肉粉(花閣路137號)是門對門的競爭對手,“相愛相殺”已多年,選擇哪家都不錯。
走街串巷國內火車站附近的餐飲大都又貴又不好吃。然而貴陽站向東300米的二七路小吃街,從早到晚都有好吃又不貴的特色小吃,為遠行客奉上地道的貴陽味道。旁邊的鴻通城購物中心也有不少餐廳和咖啡館,可以在候車之際優雅地吃喝壹頓。著名的青雲路夜市在火車站向北1.2公裏外,1、2路公交車乘2站在新路口下車就到。
品嘗完貴陽的傳統美食,妳可以選擇在城市街巷間的咖啡館坐壹坐,享受悠閑慢時光。近年席卷大城市的精品咖啡熱潮,同樣刮到了貴陽,比如世界咖啡師大賽中國賽區冠軍胡穎開的店Nectar
OneCafe(雲巖區勇烈路25號),常有專業的咖啡愛好者前來探店,也會不時舉辦咖啡知識沙龍和手沖咖啡比賽。
對於喜歡北歐暖色系風格的妳,還可以選擇老字號的精品咖啡館——黑石咖啡(雲巖區中山東路105號建行東側巷內),在此消磨時光最合適不過。店裏還經常舉辦各種觀影、分享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