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叫子孫餃子,代表著多子多孫。寬心面代表著愛情長久,互相包容,緣定終生。
子孫餃子個數有講究,是“天壹對,地壹對,爹壹對,媽壹對,(這幾個餃子和普通餃子壹樣大)自己壹歲壹對(這些餃子只有花生大小)”,
此外還要煮上8根面條,面條要切得很寬,叫做寬心面。煮的時候要用搟面杖攪拌,還要邊攪拌邊說“搟面杖擱勒(北方方言,攪拌的意思)鍋,丫頭小子壹大窩”,以求多子多孫。
餃子和面條煮得都不太熟,吃時,事先安排好的童子在屋外問:“生不生?”新娘回答:“生。”這叫“討口彩”,意在往後的日子,兒孫滿堂,幸福美滿。
擴展資料:
婚禮習俗:
1、傳統的中國婚禮上喜歡用牡丹,蘭花,荷花和水仙來作為裝飾。因為牡丹代表富貴,水仙代表春天和新生活,蘭花芬芳美麗,荷花代表愛情。而荷花在中國佛教中是聖潔的象征。
2、中國傳統結婚信物紅棗、桂圓、花生、蓮子都象征子孫延續,年生貴子、團團圓圓、富貴吉祥。
3、合髻。“合髻”也稱“結發”,是中國傳統結婚信物。“合髻”其象征意義就是夫妻和睦,永結同心。“結發”的具體操作方式歷代不同。先秦、秦漢時的“結發”,就是新郎親手解去新娘在娘家時所結的許婚之纓,即系頭發的彩帶,重新梳理頭發後再為之系上。
隋唐以後的“結發”,是男女雙方各剪下少許頭發,挽成“合髻”,壹般都是馬上交給新娘保存起來。唐代女詩人晁采的《子夜歌》雲:“依既剪雲鬟,郎亦分絲發。
覓問無人處,綰作同心結。”正是這壹做法的描述。世人常用“結發”、“合髻”作為夫妻結合的代稱,甚至特指為“原配”(亦稱“元配”)夫婦,表示夫妻間互敬互愛的意義重大。
4、起轎前,待嫁姑娘要睡在床上,經媒人三次相催,方起床梳妝,吃“上轎飯”。“上轎飯”特別滿,因為新娘子這壹天不能吃飯。新娘吃的第壹口“上轎飯”要吐回到爹娘床頭,意為“反哺”,回報父母養育之恩。
之後全咽下,意為去老公家有飯有肉吃,終身幸福。然後,母女要大哭壹場,勿哭要拔風水。時間壹到,由新娘大哥抱著上轎,不能碰屋裏的所有東西。起轎後,父母會向起轎地方潑盆水,意為嫁出去的囡,潑出去的水,是人家的人了。此時,娘要在閨房裏“哭嫁”,姐妹等女眷,均要嚎哭相送,但不能送過堂下。
百度百科-結婚風俗
百度百科-子孫餃子長壽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