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的 旅遊 城市我沒有少去,其中,對重慶江津區印象深刻!
朋友們會問,為什麽?原因嗎,很多,其中重要的壹點,就是這個區從事文化和 旅遊 事業工作的同誌,業務都很棒,說起江津的 旅遊 如數家珍,美妙無比,十分生動引人動情;這些同誌熱情文明,把遊客視為親人,因此遊客到了江津,壹如回到家中愜意舒暢。
對江津有了這樣的好印象,於是悠遊江津就倍感美好。在江津,我和遊客邂逅了江津無數美景,同時認識了江津的人文古鎮,在江津,我們體驗古鎮讓時光回歸和靜止的驚艷。
正像江津人津津樂道的那樣——古鎮的小橋流水,石板巷陌,煙雨迷蒙,微醺金秋……
江津古鎮裏的每壹處角落,都透露著靜謐與美好。
01
介紹江津 旅遊 景點情況的區文旅委的同誌自豪地告訴我們說,江津 歷史 厚重,擁有五個中國 歷史 文化名鎮,數量居全國區縣第壹。飄蕩在津城各個角落的古鎮,就像是壹個又壹個的“文化符號”,吸引著遊客到此尋覓古鎮的包容著的 歷史 和各種故事。
江津的古鎮有中山、白沙、塘河、石蟆和吳灘五個古鎮,每個古鎮都有不壹樣的風情,既有街巷故裏,亦有青石板鋪面的長長雨巷,還有多姿多彩的民風民俗,令人垂涎三尺的各式小吃。
十壹之際,咱們就在江津區文旅部門導遊的帶領下,去中山古鎮做壹次遊覽吧。
中山古鎮,地處我國中西部唯壹直轄市重慶的江津南部,融於渝川黔生態 旅遊 “金三角”。古鎮融於渝川黔生態 旅遊 金三角,系大婁山余脈,境內有國家級大圓洞森林公園,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四面山的北大門,緊鄰佛寶國家風景區和四川福寶古鎮。這裏山水相依、人文***生,鎮域範圍內,植被繁茂、生態優良,山、水、石、資源豐富。
中山古鎮坐落於景色秀麗的筍溪河畔, 歷史 悠久,昔日商賈往來、貿易繁榮,有西南地區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商業老街,青石板鑲嵌平整光滑,壹幢幢木板街房比肩相連,沿溪修建的吊腳樓,古色古香,優良的商德文化,流傳至今。
讓人贊嘆的是,古鎮 歷史 悠久,據南宋《清溪龍洞題名》碑刻記載(公元1151年),龍洞場可考 歷史 858年;清朝康熙33年設行政辦事機構--筍裏十二都;光緒年間將原龍洞場、老場、馬桑埡場合並成三合場,經幾次建制調整後為現在的中山鎮, 2002年批準為重慶市 歷史 文化名鎮,2004年評為重慶市楹聯之鎮,2005年批準為中國 歷史 文化名鎮。
02
走進中山古鎮,果然名不虛傳,古鎮的 歷史 和風情壹起向人撲來。
中山古鎮可以說是西南地區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商業老街。古鎮老街沿筍溪河而建,全長1586米,有鋪面453間;現保存完好1132米,鋪面307間。整街***分八節:即江家碼頭、觀音閣、萬壽宮、水巷子、壹人巷、卷洞橋、月亮壩、鹽店頭。街道以青石鋪設,街面3至5米寬,建築為穿逗式木結構,中為騎廊式過街亭建築,整條老街雨不濕鞋、日不能曬、冬暖夏涼;還保留了老茶館、老酒館、老藥房、老槽房、剃頭鋪、打鐵鋪、針繡坊等傳統作坊。
漫步在中山古鎮,人們會看到,古鎮商鋪建築最具代表性,依山勢形成的商街縱向長1000多米,層層遞進,其風雨場的過街建築幾乎都是能遮風避雨不見天日的“封閉式”建築,由此設計,充分考慮到了川東地區雨晴不定的特點。建築多為兩層“吊腳樓”,下層為鋪面,樓上可住人,鋪面開間做得較大,且易組合;整座古鎮全系青色瓦片蓋頂,紅漆木板竹篾夾墻,圓柱承重,古樸凝重。
中山古鎮名副其實,吸引著人們前來探訪遊玩。在古鎮,老屋夾道的古街,掩不住昔日風華,在它身上依稀殘存的鉛華,依舊散發著遠古而誘人的清香。與古街相連的明代所建迎恩城門及讀易軒,更襯映出古街的古典與悠遠。流連於古街,沐浴著中原古風,挨家挨戶門上查看姓氏門聯,人們的思緒早已神遊於千年往事之中,別有壹番感受與情趣。
03
遊完了中山古鎮先別急著走,我們還可以悠遊距離這裏不遠的幾個景點——
愛情天梯:距離中山古鎮15公裏外的“愛情天梯”,流傳著壹段感動中外遊客的曠世之戀,是著名的愛情朝聖之地。
四面山少林寺:這是中國第四大少林寺之壹,遊客既可在寺內參拜禮佛,又能欣賞少林高僧的武術表演,體驗少林武術的獨特韻味。
古莊園群落:榮廬莊園、棗子坪莊園、瓦頭屋莊園、龍塘莊園,中山鎮的這些古莊園擁有罕見的建築特色,未解的財富之謎。
中山古鎮讓人難忘的還有它的 美食 ,推薦以下大家不妨嘗嘗——
煙熏豆腐:嫩白滑溜的豆腐,烤成了金黃油亮的豆腐幹,十裏飄香,垂涎三尺,惹得過往遊客愛不釋手。
石板糍粑:因其用石板作鍋,烤熱糍粑而得名,口感柔軟細膩、香甜酥脆。
高粱咂酒:用米伴高粱,加酵曲,貯存在小瓦罐中,任其發酵,喝時將細竹管插入大肚酒罐中,吸飲得“咂咂”響。
這就是中山古鎮,壹個時光之外的地方,古樸而又靜謐,充滿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