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最有代表性的食物是小吃,有上百種,以清真風味和面食為主,多為鹹辣風味,還有形狀各異的特色糕點,令人回味無窮。
這些小吃是永恒的,其中壹些是創新的,被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食客接受。他們還參加了食品項目,如《舌尖上的中國》。雖然是零食,但其實並不“小”。很多零食分量很足,吃晚飯也沒問題,價格也低。以下10種小吃是妳來西的必去之地。妳不妨走在大街小巷,慢慢找到它們的味道。
烤包子裏的腌肉
肉夾饃是壹種在國內外廣為流傳的西小吃。其實就是“包子夾肉”。通常五花肉(多為豬肉,但回民街上的肉包子都是牛肉)用20多種調料燉碎,再配以正宗的白吉饃食用。
肉夾饃壹般分為“優質”和“普通”兩種。區別在於裏面的肉量和胖瘦。優質的是純瘦肉做的,普通的是半肥半瘦。有的店還按照“普通”、“瘦肉”、“精品”分為三類,瘦肉量依次遞增。價格方面,以秦宇肉夾饃為例,優質11元,普通8元。壹定要趁熱吃。包子外皮酥脆,內層浸蠟汁,醇香可口,肉肥而不膩,口感層次豐富。
除了上面提到的豬/牛肉肉夾饃,西安老金家的雞蛋蔬菜夾饃也很有特色。包子裏填滿雞蛋和鴨蛋黃,再來幾勺花生鹹菜和獨家秘制醬,鹹辣甜甜。
涼皮
西安的涼面早在秦朝就出現了,其爽滑的口感和多樣的吃法深受大眾喜愛。
秦鎮涼皮是最有名的,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準備好的涼皮呈紅色,作為黃瓜絲等配菜用醬醋醬充分冰鎮,再撒上壹些香菜和蒜泥,澆上辣椒。味道鮮美,有嚼勁。
另外還有芝麻醬冷面。當地穆斯林偏愛芝麻醬,做冷面時總會加壹大勺芝麻醬,故名。涼皮中芝麻醬的味道占據了大部分,使得涼皮的味道更加豐富醇厚。
用米糊做成的漢中米皮也是陜西的特色,比上面兩種在其他地方更少見。米皮的口感比面皮更軟糯,也可以做辣。有的店可以把涼皮和米皮合二為壹,兩種口味壹次吃到。
泡饃系列
泡饃有“天下第壹碗”的美譽,也是來西安必吃的小吃。最有名的羊肉小籠包是用羊肉後腿切片,放在湯中燉,然後用粉條煮。上桌時,肉爛湯濃,撒上蔥花和香菜,香氣美妙。
這種饅頭被稱為“饅頭”,有些商店會讓顧客自己掰饅頭,直到有黃豆大小,當地人視之為壹種享受。喝湯采用“小口小口”的方式,稍微貼著碗邊,這樣可以保持味道壹致。當妳對湯感到厭煩時,吃糖和大蒜來提神。羊肉泡饃是壹碗菜、主食、湯,吃完有飽腹感。
除了羊肉小籠包,還有牛肉小籠包、葫蘆小籠包、三鮮小籠包等多種地方小籠包。
牛肉包子壹般和羊肉包子壹起賣。葫蘆頭小籠包和三鮮小籠包都是漢族人吃的:葫蘆頭是壹種肥腸,因形似葫蘆頭,味道較重而得名。三鮮小籠包的主料是丸子和白肉,然後是蒜苔等蔬菜,是最素凈的小籠包。
包子的吃法也有區別。除了“泡”,還可以炒著吃。有興趣可以都試試。吃包子不用去回民街。其余的
與傳統的面條不同,BingBing寬如褲帶。面條煮好後,加入炒土豆、胡蘿蔔、豆腐丁等配菜,再加壹湯匙油和麻辣籽入味。趁熱吃壹碗,像老陜西壹樣“大碗吃面條”,感受那濃濃的味道。壹般有大碗和小碗,小碗12-16元,大碗15-19元。
胡椒湯
胡辣湯是安早餐的標準。早上壹碗熱湯,讓人微微出汗,心情舒暢。與同樣著名的河南胡辣湯相比,西安版胡辣湯更強調“麻”的感覺;湯底是用蔥姜料酒熬制牛骨,用土豆粉勾芡,上蓋牛肉丸、土豆、花菜、西葫蘆等蔬菜。在西安的早晨,妳不妨像當地人壹樣,來壹碗熱湯,慢慢享用。15元以下就能吃壹頓好早餐。
灌湯餃子
灌湯包之類的小吃全國各地都有,但是各地的做法不壹樣。西的灌湯包味道鹹而香,而且大多數都是用牛羊肉餡的。現在蒸熟了賣。壹籠熱氣騰騰的湯包端上來,輕咬薄皮,吮吸鮮湯,再咀嚼餡料,油而不膩。蘸著辣油的果汁,更是正宗!壹抽屜16元的牛肉湯包,還有17元的羊肉湯包。
酥肉
酥肉是壹道美味的肉菜,口感滑嫩。牛裏脊肉糊上油後,加入秘制牛肉湯,入鍋蒸熟。牛肉泡在湯裏,澆上辣油,就可以和米飯壹起吃了。與其他地區的炸酥肉不同,這種做法是回民街丁家酥肉獨有的,有著20多年的歷史,回頭客不斷。壹碗香脆23元,夠壹個人吃的。
黃氏滋蛋糕
黃陂柿子餅是陜西小吃。外皮是通縣特產火晶柿,餡料是碎核桃仁和黃陂醬。包好後放在特制的鍋裏炸,等到柿子餅兩面金黃時,就可以取出來品嘗了。趁熱吃吧。柿子糯糯的,煮好後很適合做甜點。經典的黃貴風味壹般3元錢,其他餡料3-5元不等。
桂花糕
桂花糕有很多種,這種金色的只有陜西才有。是當地人最喜歡的街頭小吃之壹。用桂花、糯米粉、糖攪拌,蒸熟。店主通常把桂花糕做成壹個又大又圓的蛋糕。顧客買回來,就用特制的刀切下壹小塊,用竹簽串起來吃。參考價:3塊錢壹個。
玫瑰鏡子蛋糕
鏡像蛋糕是西當地人的童年記憶。以糯米粉為主料,從小蒸籠中取出手掌大小的白餅,塗上醬料,再裹上黑芝麻、碎花生等。插兩根竹簽,咬下去。醬有多種口味,比如藍莓、山楂、巧克力等。而玫瑰味是最有名最受歡迎的,甜糯開胃。回民街的鏡餅價格在5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