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霍去病詳細資料跪求

霍去病詳細資料跪求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為驃姚校尉,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殲2028人,俘獲匈奴的相國和當戶,並殺死匈奴單於祖父壹個輩分的若侯產和季父,勇冠三軍,受封冠軍侯。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占據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的匈奴部,殲4萬余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於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降服匈奴渾邪王及部眾4萬人,全部占領河西走廊。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余眾歸漢。從此,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打通了西域道路。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22歲)各率騎兵5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裏,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壹直逼至瀚海(今貝加爾湖)。經此壹戰,“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他用兵靈活,註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每戰皆勝,深得武帝信任。與衛青被稱為帝國雙壁。並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句。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卒,年僅24歲(虛歲)。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24歲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去世了。謚封"景桓侯"。取義“並武與廣地”,彰顯其克敵服遠、英勇作戰、擴充疆土之意。漢武帝對霍去病的死非常悲傷。他調來鐵甲軍,列成陣沿長安壹直排到茂陵東的霍去病墓。他還下令將霍去病的墳墓修成祁連山的模樣,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邊,墓前的“馬踏匈奴”的石像,象征著他為國家立下的不朽功勛。千載之後,世人仍然遙想少年大將霍去病的絕世風采,為他的精神和智勇而傾倒,為他那不戀奢華保家衛國的壯誌而熱血沸騰。~

現存霍去病墓石刻***有16件,均以花崗巖雕成,以動物形象為主,烘托出霍去病生前戰鬥生涯的艱苦。 霍去病墓石刻群雕在中國雕塑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僅因為它年代久遠,是整個陵墓總體設計不可分割的壹部分,更重要的在於它打破了漢代以前舊的雕刻模式,建立了更加成熟的中國式紀念碑雕刻風格,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這些作品以其簡潔的造型,粗獷的風格,宏大的氣勢,不僅寄托了對英雄的歌頌和哀思,也反映了正處於上升時期的漢朝統治階級那生機勃勃的精神面貌。霍去病墓的石刻群雕,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發展史上的壹座裏程碑,對後世陵墓雕刻的藝術風格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是漢代以後中國古代大型紀念碑雕刻的典範之作。

編輯本段特點

這件《馬踏匈奴》就是整個群雕作品的主體,同時也是這些雕塑所謳歌的主題。雕塑中,作者運用了寓意的手法,用壹匹氣宇軒昂、傲然屹立的戰馬來象征這位年輕的將軍。它高大、雄健,以勝利者的姿態佇立著,有壹種神聖不可侵犯的氣勢;而另壹個象征匈奴的手持弓箭的武士則仰面朝天,被無情地踏在腳下,顯得那樣渺小、醜陋,蜷縮著身體進行垂死掙紮。[1]編輯本段風格

整個作品風格莊重雄勁,深沈渾厚,寓意深刻,耐人尋味,既是古代戰場的縮影,也是霍去病赫赫戰

馬踏匈奴

功的象征。雕塑的外輪廓準確有力,形象生動傳神,刀法樸實明快,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高度的藝術概括力,是我國陵墓雕刻作品的典範之作。

《馬踏匈奴》,用今天的話說,是壹件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作品,同時,又含有象征主義的構思。在兩千多年前,古代先輩雕刻家經過敏銳的觀察和周密的考慮,用精湛的技藝,為我們留下了輝煌的藝術豐碑,霍去病墓石刻是漢代藝術質樸、深沈、雄大藝術風格的典範。

作品表現壹匹昂首屹立的戰馬,四足下踏著壹名手持弓箭的匈奴首領,以戰馬象征西漢政權的聲威和霍去病的戰功,群雕中沒有出現霍去病的形象,卻更加強了象征性和紀念意義。戰馬既警惕又安詳,既善良又含諷刺的神情,似乎在譏笑被踩的失敗者;仰臥馬下掙紮的武夫露出絕望的神情,反襯出馬的英雄氣概,構圖別具匠心,造型特征鮮明。馬的腿粗而堅實,猶如四根巨大石柱,與馬身渾然壹體,構成永久性的柱石建築感。由於象征手法的運用也使它具備了浪漫的特色,使觀者聯想的領域更加開闊。

編輯本段交通

位於鹹陽市興平縣東北,距西安市約45公裏。

編輯本段相臨景點

茂陵

茂陵(12張)鹹陽博物館 楊貴妃墓彬縣大佛寺 開元寺塔 乾陵黃土民俗村 章懷太子墓 三原於右任紀念館 漢高祖長陵楊淩水上體育運動中心 淳化乾陵 鹹陽古渡永泰公主墓 馬踏匈奴 旬邑泰塔 懿德太子墓 中華人民***和國大地原點 陜西醫史博物館西漢帝陵 現代農業科技園 三原城隍廟 漢陽陵唐昭陵 北杜鐵塔 周陵崇文塔 昭仁寺永壽槐樹旅遊區 楊淩昆蟲博物館陜西省苗木繁育中心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參考資料

1. 茂陵博物館:自駕陜西(5) .

開放分類:

雕塑 匈奴 西漢 將軍 霍去病

我來完善 “馬踏匈奴”相關詞條:

躍馬 伏虎

百度百科中的詞條正文與判斷內容均由用戶提供,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如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本詞條對我有幫助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更多 合作編輯者

奧鑫凈水 , 龍海大師 , liuzhuan511 , 玥影2002 , w_ou , miluosheying , 唐山李響007 , 天龍嘯眉山 , 百科ROBOT , 4baike 更多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需進壹步完善,百科歡迎您也來參與 編輯詞條 在開始編輯前,您還可以先學習如何編輯詞條

如想投訴,請到百度百科投訴中心;如想提出意見、建議,請到百度百科吧。

百度百科內容方針

提倡有可靠依據、權威可信的內容

鼓勵客觀、中立、嚴謹的表達觀點

不歡迎惡意破壞、自我或商業宣傳

在這裏妳可以

編輯質疑投訴全方位的質量監督

學術委員會:為億萬網友提供權威意見編修院:把控質量,做更好的知識百科新人設置用戶名clear

00

去兌換>>您尚無道具可使用

clear成長任務clear日常任務clear本月累計點亮0天。今日笑臉還沒點亮哦。

壹目了然 日常任務:參加任務熱詞推送clear編輯熱詞可獲得額外經驗值

clear詞條動態clear進入我的百科您目前的等級是1級

您目前的經驗值是22點

您還需78點經驗值即可升為2級

clear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約 46525次

編輯次數:29次 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3-03-06

創建者:huipk

更多貢獻光榮榜

辛勤貢獻者:

liuzhuan51... 版本

miluosheyi... 版本

4baike 版本

最新動態

李彥宏呼籲拒絕二手煙:

百科消息:

恭喜妳獲得全民大卡秀PK召集令 高考加油!壹起沖刺高考 美食美客 來五彩城 品鑒世界美食百科1.4版客戶端上線 離線查詞條 寫遊記,免費遊英國嘍! ? 2013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讀 | 百科協議 | 百度百科合作平臺馬踏匈奴基本信息簡介背景特點風格交通相臨景點

clearclearclearclearclear

參考資料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為驃姚校尉,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殲2028人,俘獲匈奴的相國和當戶,並殺死匈奴單於祖父壹個輩分的若侯產和季父,勇冠三軍,受封冠軍侯。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占據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的匈奴部,殲4萬余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於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降服匈奴渾邪王及部眾4萬人,全部占領河西走廊。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余眾歸漢。從此,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打通了西域道路。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22歲)各率騎兵5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裏,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壹直逼至瀚海(今貝加爾湖)。經此壹戰,“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他用兵靈活,註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每戰皆勝,深得武帝信任。與衛青被稱為帝國雙壁。並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句。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卒,年僅24歲(虛歲)。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24歲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去世了。謚封"景桓侯"。取義“並武與廣地”,彰顯其克敵服遠、英勇作戰、擴充疆土之意。漢武帝對霍去病的死非常悲傷。他調來鐵甲軍,列成陣沿長安壹直排到茂陵東的霍去病墓。他還下令將霍去病的墳墓修成祁連山的模樣,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邊,墓前的“馬踏匈奴”的石像,象征著他為國家立下的不朽功勛。千載之後,世人仍然遙想少年大將霍去病的絕世風采,為他的精神和智勇而傾倒,為他那不戀奢華保家衛國的壯誌而熱血沸騰。~

現存霍去病墓石刻***有16件,均以花崗巖雕成,以動物形象為主,烘托出霍去病生前戰鬥生涯的艱苦。 霍去病墓石刻群雕在中國雕塑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僅因為它年代久遠,是整個陵墓總體設計不可分割的壹部分,更重要的在於它打破了漢代以前舊的雕刻模式,建立了更加成熟的中國式紀念碑雕刻風格,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這些作品以其簡潔的造型,粗獷的風格,宏大的氣勢,不僅寄托了對英雄的歌頌和哀思,也反映了正處於上升時期的漢朝統治階級那生機勃勃的精神面貌。霍去病墓的石刻群雕,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發展史上的壹座裏程碑,對後世陵墓雕刻的藝術風格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是漢代以後中國古代大型紀念碑雕刻的典範之作。

編輯本段特點

這件《馬踏匈奴》就是整個群雕作品的主體,同時也是這些雕塑所謳歌的主題。雕塑中,作者運用了寓意的手法,用壹匹氣宇軒昂、傲然屹立的戰馬來象征這位年輕的將軍。它高大、雄健,以勝利者的姿態佇立著,有壹種神聖不可侵犯的氣勢;而另壹個象征匈奴的手持弓箭的武士則仰面朝天,被無情地踏在腳下,顯得那樣渺小、醜陋,蜷縮著身體進行垂死掙紮。[1]編輯本段風格

整個作品風格莊重雄勁,深沈渾厚,寓意深刻,耐人尋味,既是古代戰場的縮影,也是霍去病赫赫戰

馬踏匈奴

功的象征。雕塑的外輪廓準確有力,形象生動傳神,刀法樸實明快,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高度的藝術概括力,是我國陵墓雕刻作品的典範之作。

《馬踏匈奴》,用今天的話說,是壹件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作品,同時,又含有象征主義的構思。在兩千多年前,古代先輩雕刻家經過敏銳的觀察和周密的考慮,用精湛的技藝,為我們留下了輝煌的藝術豐碑,霍去病墓石刻是漢代藝術質樸、深沈、雄大藝術風格的典範。

作品表現壹匹昂首屹立的戰馬,四足下踏著壹名手持弓箭的匈奴首領,以戰馬象征西漢政權的聲威和霍去病的戰功,群雕中沒有出現霍去病的形象,卻更加強了象征性和紀念意義。戰馬既警惕又安詳,既善良又含諷刺的神情,似乎在譏笑被踩的失敗者;仰臥馬下掙紮的武夫露出絕望的神情,反襯出馬的英雄氣概,構圖別具匠心,造型特征鮮明。馬的腿粗而堅實,猶如四根巨大石柱,與馬身渾然壹體,構成永久性的柱石建築感。由於象征手法的運用也使它具備了浪漫的特色,使觀者聯想的領域更加開闊。

編輯本段交通

位於鹹陽市興平縣東北,距西安市約45公裏。

編輯本段相臨景點

茂陵

茂陵(12張)鹹陽博物館 楊貴妃墓彬縣大佛寺 開元寺塔 乾陵黃土民俗村 章懷太子墓 三原於右任紀念館 漢高祖長陵楊淩水上體育運動中心 淳化乾陵 鹹陽古渡永泰公主墓 馬踏匈奴 旬邑泰塔 懿德太子墓 中華人民***和國大地原點 陜西醫史博物館西漢帝陵 現代農業科技園 三原城隍廟 漢陽陵唐昭陵 北杜鐵塔 周陵崇文塔 昭仁寺永壽槐樹旅遊區 楊淩昆蟲博物館陜西省苗木繁育中心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參考資料

1. 茂陵博物館:自駕陜西(5) .

開放分類:

雕塑 匈奴 西漢 將軍 霍去病

我來完善 “馬踏匈奴”相關詞條:

躍馬 伏虎

百度百科中的詞條正文與判斷內容均由用戶提供,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如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本詞條對我有幫助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更多 合作編輯者

奧鑫凈水 , 龍海大師 , liuzhuan511 , 玥影2002 , w_ou , miluosheying , 唐山李響007 , 天龍嘯眉山 , 百科ROBOT , 4baike 更多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需進壹步完善,百科歡迎您也來參與 編輯詞條 在開始編輯前,您還可以先學習如何編輯詞條

如想投訴,請到百度百科投訴中心;如想提出意見、建議,請到百度百科吧。

百度百科內容方針

提倡有可靠依據、權威可信的內容

鼓勵客觀、中立、嚴謹的表達觀點

不歡迎惡意破壞、自我或商業宣傳

在這裏妳可以

編輯質疑投訴全方位的質量監督

學術委員會:為億萬網友提供權威意見編修院:把控質量,做更好的知識百科新人設置用戶名clear

00

去兌換>>您尚無道具可使用

clear成長任務clear日常任務clear本月累計點亮0天。今日笑臉還沒點亮哦。

壹目了然 日常任務:參加任務熱詞推送clear編輯熱詞可獲得額外經驗值

clear詞條動態clear進入我的百科您目前的等級是1級

您目前的經驗值是22點

您還需78點經驗值即可升為2級

clear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約 46525次

編輯次數:29次 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3-03-06

創建者:huipk

更多貢獻光榮榜

辛勤貢獻者:

liuzhuan51... 版本

miluosheyi... 版本

4baike 版本

最新動態

李彥宏呼籲拒絕二手煙:

百科消息:

恭喜妳獲得全民大卡秀PK召集令 高考加油!壹起沖刺高考 美食美客 來五彩城 品鑒世界美食百科1.4版客戶端上線 離線查詞條 寫遊記,免費遊英國嘍! ? 2013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讀 | 百科協議 | 百度百科合作平臺馬踏匈奴基本信息簡介背景特點風格交通相臨景點

clearclearclearclearclear

參考資料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為驃姚校尉,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殲2028人,俘獲匈奴的相國和當戶,並殺死匈奴單於祖父壹個輩分的若侯產和季父,勇冠三軍,受封冠軍侯。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占據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的匈奴部,殲4萬余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於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降服匈奴渾邪王及部眾4萬人,全部占領河西走廊。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余眾歸漢。從此,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打通了西域道路。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命衛青、霍去病(22歲)各率騎兵5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裏,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壹直逼至瀚海(今貝加爾湖)。經此壹戰,“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他用兵靈活,註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每戰皆勝,深得武帝信任。與衛青被稱為帝國雙壁。並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句。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卒,年僅24歲(虛歲)。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24歲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去世了。謚封"景桓侯"。取義“並武與廣地”,彰顯其克敵服遠、英勇作戰、擴充疆土之意。漢武帝對霍去病的死非常悲傷。他調來鐵甲軍,列成陣沿長安壹直排到茂陵東的霍去病墓。他還下令將霍去病的墳墓修成祁連山的模樣,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