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幾乎手壹本備忘。法國人幹什麽事情都講究預約,請人吃飯要預約,去銀行辦事要預約,修車要預約,找醫生看病要預約,甚至連理發也要預約。在法國,如果事先不預約,對方就會覺得妳不禮貌,至少有點兒怪;其次,沒有預約,妳去後常常會吃閉門羹,對方或許還會振振有詞:“我正在辦事,這會兒沒空接待妳。”所以在法國,無論男女老少,不管是公司老板還是家庭婦女,人手壹本備忘錄。
假日神聖不可侵犯。對於法國人來說,工作和假日分得很清,工作不影響假日,但假日可以占用工作時間。法國人工作時很盡職責,壹旦下班或休假,誰也甭想讓他們再幹什麽活,因為假日對他們來說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法國人對假日的看重源於他們對“自由”的追求,工作是“不自由”的,卻是在為“自由”準備必要的物質基礎,壹旦物質基礎積累得差不多了,他們絕不會再多犧牲壹點兒“自由”時間。
愛情高於壹切。法國男人的浪漫舉世聞名。如今,法國人的價值觀念中,愛情和性所具有的重要性先於愛國主義、宗教和政治信仰。有媒體對法國人的價值觀進行過民意調查,結果選擇“愛情”和“性愛”的比率均超過60%,而選擇“祖國”、“政治”、“宗教”的卻不足50%。
嗜美無極限在法國,幾乎所有的女人身上都有各種各樣的首飾,而且多數人戴著從祖上傳下來的戒指或項鏈。樣式非常別致,在店鋪裏難以見到。法國的金貨不講究24K金,式樣令人眼花繚亂。每個漂亮的法國姑娘的脖子上要戴著好幾條項鏈,在陽光下閃耀著絢麗的光彩。但最令人感到奪目的還是她們手上的鐲子,有古樸典雅的銀鐲子,也有非常現代的黃金鐲子,毫不誇張地講,法國女人真是金“臂”輝煌。
法國人喜歡化妝,走在街上,妳很難見到不化妝的女士。上年紀的女人,妝就化得非常濃,而且很註重兩腮、眼部和嘴的雕琢,看上去有種雍容華貴的感覺。
相當多的法國人為了形體美而講究飲食。吃雞腿時要把雞皮撕掉,哪怕是烤雞和炸雞,再香也不吃皮,說那上面脂肪太多。他們吃蔬菜很多,但烹飪簡單,往往是在生菜上澆些汁,再配上烤魚、煎牛排之類就行了。很少動明火爆炒煎炸,而且盡量少吃油,即使吃植物油也少得可憐。
自豪背後就是狹隘.法國有過最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西方世界崇尚的“平等、自由、博愛”最早就出自法國。過度自豪導致其有些狹隘和自閉,法國人看不起簡單而“粗俗”的英語,認為英語登不上大雅之堂,因此普通法國人很少講英語。
法國人對中國和世界的了解程度很差,妳如果與法國人談起中國,就會發現他們頭腦中的中國印象是文化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