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來保山玩,壹定要去吃的三種美食,其中壹種已有近400年歷史呢?

來保山玩,壹定要去吃的三種美食,其中壹種已有近400年歷史呢?

保山,古稱永昌,“襟滄江而帶怒水”,素有“入滇第壹勝”之美譽,是中國乃至世界最古老的國際通商孔道——蜀?身毒道(後稱西南絲綢之路、南方絲綢之路)的咽喉要沖,是雲南歷史上開發較早的地區。保山古代為哀牢國首邑,西漢置不韋縣,東漢設永昌郡,為全國第二大郡;歷經唐、宋、元、明、清,乃至民國,保山都是滇西邊境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歷史文化讓壹座城市的發展有跡可循,更讓壹座城市散發著獨有的氣質和魅力。

保山美食譜

大救駕

這是炒餌塊的壹種,制作的方法是將餌塊切成小片,再加上火腿、雞蛋、肉、蘿蔔、番茄等,壹起放在鍋中爆炒而成。

騰沖餌絲

  ?騰沖餌絲采用當地特產漿米加工制作而成,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了。餌絲壹般有煮吃和炒吃兩種吃法。煮吃法是將餌絲切成細絲,用滾水燙熟,加上鮮肉絲或火腿絲、肉湯或雞湯,佐以醬油、蔥花、芫荽及少許酸菜即成。

土鍋子

騰沖風味中的壹絕 ---土鍋子,譽満全省名揚東南亞國家,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它不同於普通火鍋,火鍋是用金屬做的,而土鍋子則以騰沖當地的壹種陶土“烤制” ?。

大薄片

大薄片已成為滇西名菜,工於火候,長於刀法,用特制的豬頭肉片成薄如蟬翼的大片,調料齊全,具有鹹、酸、辣、麻、香多種滋味,肉脆嫩,嚼時有勁,回味無窮。另有用豬頭、豬腳、豬肚、豬腸子等配全調料烹制而成的燒臘,色澤光亮,皮酥粑、肉肥而不膩,味尤為鮮香濃郁,以之蘸餌塊粑粑味道極佳,風味獨特。

壇子雞

壇子雞源於明末,興於清初,由其獨特的瓷壇燜制工藝和神秘的宮中藥物,融合騰沖當地原料配制而成的壹朵奇葩。選雞、油炸、燜制、燒火每壹個步驟都需要精確把握。正宗的壇子雞金黃玉潤,晶亮養眼,其色純正持久,不悶不膩,入口細品,皮脆肉嫩骨酥,滿口溢香。

頭腦

頭腦是用肥羊肉、黃花、煨面、藕根、長山藥、良姜、酒糟、黃酒八樣原料配制而成的壹種食物,故而又名八珍湯。每年陰歷白露至來年立春上市。食用頭腦多在清晨,用腌韭菜作引子,並配以壹種名之為帽合的圓形面餅。

永昌板鴨

永昌板鴨歷史悠久,早在清朝末年,就遠銷港、澳地區和緬甸等國家。

油炸豌豆粉

 用刀將豌豆粉切成小片,放入鍋內用清香油和熟豬油混合炸,半熟後撈起來晾壹晾,再重入鍋內油炸待熟透後撈起。吃時灑上椒鹽,吃起來香脆、鮮嫩,口味佳。

青龍過海湯

青龍過海湯用當地優質青菜葉、蘿蔔葉和菜花葉經腌制發酵、脫水。再配入其它調味料制成幹腌菜,將幹腌菜切成段加入鹽巴、辣椒及搗姜塊,再放上三兩截大蔥,置海碗內,便是著名的“青龍過海湯”,風味獨特,開胃爽口。

稀豆粉  

壹般稀豆粉是用豌豆面制作,騰沖稀豆粉是用吊漿液制作。騰沖稀豆粉的吃法也有大講究,壹碗稀豆粉要分三部分,壹部分不拌佐料、壹部分輕拌佐料、壹部分伴和佐料,將這三部分變幻順序輪著吃,不同的輪吃有不同的美味。

三滴水

三滴水屬當地人,特別是和順鄉壹帶最高級別的筵席,壹般是在接待重要客人時的壹種宴請形式。但也幾乎囊括了騰沖的風味特色。第壹滴:點心、開胃類食品,如幹果和涼菜類。第二滴:八大碗,主要是騰沖的名特風味,比如火燒、口袋豆腐。第三滴:甜點類的餐後點心,如甜白酒、水果類。現在很少能吃到十分地道的“三滴水”,即使有也是經過改進的。另外,鍋子也是騰沖風味中十分重要的品種,為騰沖獨有。除了在當地人家中,騰沖賓館餐廳也能吃到十分地道的鍋子,但那需要10人左右同時進餐才能吃完。

骨蚱

骨蚱采用新鮮豬排、脊骨及少量腸、肚砍剁成均勻的團狀,然後加入多種香料拌揉至透,填壓入罐(瓶),再用豬油密封置於陰涼處,壹般三個月後即可加熱食用。成熟的骨蚱骨質?酥松?,色澤鮮紅透亮,油而不膩,鮮味淳厚,爽口開胃,別具風味。若與白豆腐壹同婉吃,則色相更佳,口感亦好。

水豆豉

水豆鼓是施甸城鄉人家尤其是山鄉人家的“當家腌辣”,當地有句熟語:“壹顆水豆果兒下三嘴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