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的美食也是多不勝數,用“小天津”之稱。因經過大運河五百多年的錘煉,商業也因此繁榮,加之流動人口的匯集,使得臨清的美食小吃融匯八方,現在的臨清美食是更具風土人情的市井小吃。臨清小吃絕對算得上上周邊地區之最。
孩子第壹次從學校回來後告訴我們,老師問學校的飯好不好吃的時候說過壹句話,知道臨清小吃有名,臨清的同學覺得飯不好吃可以理解………
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壹下家鄉的美食
01、臨清清真八大碗
臨清的清真八大碗在臨清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傳統的臨清清真八大碗分別是燒肉、燉肉、黃燜肉、肉雜拌、清汆丸子、黃燜雞、松花羊肉、圈巧閣,這“八大碗”是喜事上用的;在臨清還有“九大碗”是用於白事,菜品有所不同,將八大碗中的肉雜拌去掉,然後增加羊尾燴海帶和燴全羊這兩道菜。八大碗它的特點是吃起來清香滿口,壹湯八味,肥而不膩,每壹道菜都有自己的特點。
02運河什錦香面
運河什錦香面也叫做十香面,運河什錦面菜碼品種特別的多,也叫十樣菜,其實什錦面中的材料多達18樣以上,並且還會更具不同的季節更換時令蔬菜。吃的人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面條滑嫩,爽口。
03金郝莊的“鬼子雞”
金郝莊臨清人當地人,甚至是周邊地區的人都稱郝“he”莊。“鬼子雞”是郝莊的名吃在臨清以及周邊縣市都特別的有名,起初的名字不叫“鬼子雞”而是叫做“金氏熏雞”。在郝莊“鬼子雞”有笨雞和鮮雞,前者貴後者便宜,形美色鮮,五香純正。
04燒麥
燒麥是聊城臨清的傳統美食名吃,它是類似於包子和餃子的包餡面食,但不同於包子和餃子,它居於兩者直接。現在牛肉的居多,燒賣形如石榴,皮薄柔軟,隔皮見餡,餡香鮮嫩,不腥、不膻、不膩特別的好吃。
05托板豆腐
臨清的托板豆腐其實就是水豆腐放在壹個長方形木板上食用,故稱其為托板豆腐。托板豆腐的特點是白嫩、細膩、香甜。它屬於早餐的壹種吧,商家把豆腐切成壹塊壹塊地放在木板子上,豆腐就是豆腐,壹點別的佐料都不用,其清香的味道已令人滿口生津。
記得小的時候不管是早上上學,還是下午放學,街邊的豆腐攤周圍都會圍著幾人,手裏拿著托板,往嘴裏吸溜著白花花的豆腐塊,那時候的人從來不擔心傳染病什麽的。
06劉垓子白仁
白仁就是弄熟去皮之後的花生。劉垓子白仁是臨清劉垓子鎮特產美食,個頭大,香酥可口,越嚼越有味,因其真的是特別的好吃還實誠深受人們的喜愛。
07臨清濟美醬菜
濟美醬園相當的有名,其歷史悠久。它與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濟寧的玉堂並稱為江北四大醬園。記得小時候濟美醬園的腐乳瓶裝的不多,大多都是小商販騎著自行車托著倆桶串鄉叫賣,壹個裏面是腐乳,另壹個裏面是臭豆腐。買上幾塊回家夾饅頭。
08武德奎肉餅
武德奎肉餅好吃不貴,其肉餅的做法是,用生水和的面,和好面之後斡成長面皮,然後再卷上肉餡子,再壓斡成肉餅,加油上鏊子翻烙。等到快烙熟的時候揭開上面的壹層灌上雞蛋,吃起來外焦裏嫩,鮮美可口。
臨清不但有美食還有美景,
有重修於明萬歷三十九年的舍利寶塔;植於明永樂年間的五樣松;魯西北千裏廣袤平原上唯壹的壹座人造土山——龍山,為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開鑿會通河的泥土及以後疏浚河道的淤土堆積而成龍山;建於明嘉靖年間鰲頭磯。
還有壹個個比較有歷史意義的小巷子,比如說竹竿巷子、箍桶巷子等等……我就不壹壹介紹了,如果朋友們來到我的家鄉,我會親自帶著妳們去欣賞家鄉的美景,品嘗家鄉的美食。
齊帆齊第8期28天寫作成長營(17)篇,命題文章,1458字,累計2101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