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10照片帶妳看西周。

10照片帶妳看西周。

帶妳了解西周

壹、西周概述

《周易》和《詩經》的重要發現中國的第三個朝代分為西周和東周。

命名事件:

牧野之戰:時間是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周公攝政:275年,歷史都城陜西和河南。

成康的統治:又有兩個人被送上了王位,開國者是姬發(周武王)。

著名人物:周文王、周武王、姜子牙、周公。

二、西周事變

1,周族的起源

周家的祖先被稱為“棄”,所以它也被稱為“後稷”(小米是壹種食物),因為它擅長農業。他在堯舜時期擔任農業官員,並在夏朝獲得了陜西旬邑地區的封地。後來,在古代公爵傅玄的帶領下,該部落遷移到周元(今陜西岐山和扶風),周氏族變得越來越強大,成為商朝重要的西方國家之壹。

2.商周矛盾

顧的父親死後,他的兒子成為周氏族的首領。此時,商朝被轉移到文鼎,他懷疑周族的影響,並設計殺害了李稷,從而在商朝和周族之間產生了矛盾。李稷死後,其子姬昌繼位,也就是後世著名的周文王。他韜光養晦,廣納賢才,開始為尚可做準備。

3.遷都鎬京

在“淩太公釣魚”的典故之後,周文王得到了姜子牙的協助,他計劃在下周壹點點地向外擴張宗族。周文王死後,他的兒子接發,也就是周武王繼承了王位,並把首都遷到了離商朝更近的鎬京。此時商朝壹面封王壹面應對東夷之亂,而酒池肉林,無心應對周族帶來的危險。

4.金夢看著士兵們

在周朝正式伐商之前,周武王在金夢(今河南洛陽)進行了壹次軍事演習,以測試他的吸引力。此時,商紂王已經失去了他的心,因為他的奢侈。在這次演習中,800多名州長想壹起砍掉商人。不過,由於壹些大諸侯沒有到場,這次演習並沒有做出更多的舉動,但它為後來正式砍伐商人奠定了基礎。

5.牧野之戰與周王朝的建立

在金夢觀察士兵兩年後,周武王覺得時機已經成熟。公元1046年,他正式率領他的部隊與之前集結的王子壹起進攻商朝。盟軍人數超過5萬人。此時商朝的主力軍隊還在攻克東夷,無法及時趕回。商王只能臨時拼湊壹支由奴隸和俘虜組成的170000的軍隊來對付它。兩軍在牧野(今河南省杞縣南)交戰

牧野之戰中,商軍本身對商紂王不滿,於是集體倒戈,幫助周家族開辟了反方向的道路。結果,周家族以較少的勝利擊敗了商朝,進入了朝戈,取代了商紂王,正式建立了周朝,結束了商朝500多年的統治。

6、攝政王公爵

周武王在周朝建立後不久去世,他的兒子周成王繼位。周成王第壹次繼承王位時還很年輕。在他統治期間,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掌管國家事務。在位期間分封諸侯,平定內亂,定都洛邑,推行德治,制定禮樂。周公不僅帶領周朝走向興盛,還奠定了影響後世的各種制度。

7.成康的統治

周公攝政七年後,他回到了周成王。在周公的基礎上,在周成王和他的兒子周康王的領導下,周朝開創了繁榮的局面。從公元前1042年到公元前996年的四十六年間,天下太平,刑罰錯誤四十余年,後來被稱為“成康統治”。

8.昭木時代

成康統治後,周昭王和周穆王相繼繼位。當他到達周穆王時,他的統治持續了55年,周朝的繁榮達到了頂峰。然而,為了宣傳自己的國力,周穆王經常進行對外遠征,特別是西北的戎狄部落,引起了戎狄的強烈反擊,為周王朝的後代埋下了隱患,也正是從那時起,周王朝由盛轉衰。

9、衰落的時代

繼周穆王之後,王恭、王逸、王曉、王逸相繼繼位,史稱中期四王。周朝的國力逐漸衰弱,然後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周厲王的勒索:在周厲王執政期間,他派人監督輿論,導致了“以路為眼”的現象,並最終引發了大規模的群眾叛亂,因此周厲王不顧皇位倉皇出逃。

共和政府:在周厲王逃亡期間,王子沒有理由繼承王位。周朝群龍無首,諸侯們共同商議共同機構的行政管理,史稱“共和行政”。

周宣王的短暫復興:周厲王死後,他的兒子周宣王正式繼承王位。他吸取父親的教訓,上任後勵精圖治,周朝迎來了壹波復興。

10,周幽王篝火晚會王子

在周宣王之後,周幽王是西周的最後壹位君主。為了贏得愛妃的贊美,他求婚微笑,點燃了只有在外敵入侵時才能點亮的烽火臺,上演了現實版的“狼來了”的故事。當外部敵人正式入侵時,諸侯們不再幫助周幽王,因此西周滅亡了。周平王繼承王位後,首都遷至洛陽,東周開始了。

三。西周的貢獻(1)

1,周公攝政

周公輔佐周成王攝政七年。除了平息內亂外,以下三大措施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封建制度和宗法制度:西周建立初期,商朝仍然擁有大部分舊的氏族勢力,周朝並沒有完全控制它們。為了加強其統治,周公引入了封建制度和宗法制度。

分封制是周朝派遣自己的代表或親信到各地建立諸侯國,每個諸侯國代表周朝進行統治,既幫助周朝管理商朝遺民,又防止外部部落入侵!宗法制是確定長子為多數,其他兒子為少數,通過血緣關系加強管理的穩定性和內部凝聚力。

建立東都:位於西邊的鎬京(今陜西Xi安)是西周建立之初的首都。為了加強管理,周公在洛邑(今河南洛陽)建第二都作為東都,與西邊的鎬京遙相呼應。西方滅亡後,洛邑成為東周的都城。

《周禮》的制定:周公制定了“三百禮、三千禮”的《周禮》,涵蓋了從國家大事到人生節點的方方面面,包括李稷、李嘉、李斌、武禮、兇禮等五禮制度,明確指出了人們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周禮的誕生不僅促進了周朝內部秩序的穩定與和諧,也奠定了中國禮儀文明的基礎。

第四,西周的貢獻(2)

1行業

西周時期,與商代的手工業相比,有許多具有專門技能的工匠,他們被稱為“百工”。在這些行業中,青銅器仍然是最重要的部門之壹。西周時期出土的青銅器數量遠遠超過商代,而且由於分布廣泛,開始逐漸具有各種地方特色。

在陶器上,技術比商代更成熟,品種也更多樣,涵蓋了飲食的許多方面,以灰陶為主。此外,還出土了許多原始瓷器,這是中國瓷器史上的壹個重要階段。

2.農業

西周時期,隨著銅制農具的更廣泛應用,西周農作物的種類和數量都有所增加。在《詩經·周松豐年》中,有壹次捕捉到豐年有許多小米,還有高音、萬億和糯米,表達了西周豐收的景象。酒越多,谷物越甜。下圖是西周時期的酒器之壹。

3.文化

西周時期,商代甲骨文主要用於書寫,青銅器上的銘文更為流行。在禮樂方面,由於周朝的儀式非常復雜,因此出現了專門的官員來管理禮樂和編排。而在祭祀方面,從商朝的迷信到西周的鬼崇拜,更多地祭祀祖先並宣傳德治思想。

五、西周人物

1姜子牙

姜子牙,本名姜尚,被後人尊為百家之首。有壹個關於姜太公釣魚的著名故事,他願意上鉤。相傳姜子牙在河邊用直鉤釣魚,不用魚餌,被路過的周文王發現。文王問其原因,發現姜子牙才華橫溢,謀略百出,於是壹拍即合。姜子牙開始輔佐,在文王死後,他繼續輔佐,最終打敗了商朝,創建了周。

2.周公

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他曾在《尚書大傳》中評價周公:壹年救亂,二年助商,三年練選,四年建侯煒,五年周營,六年禮樂周公被後人稱為“盛遠”。他是孔子的榜樣和儒家思想的源頭。在周朝建立之初,不僅通過壹系列制度進行鋪設。

六、西周作品

1,周易

《周易》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作者是姬昌(《周聞三日王》)。相傳,姬昌被扣押時,曾在《賦》中根據先天八卦表演了64卦,每卦6卦,共384艾,並配有吉兇之詞和吉兇之詞,內容深刻

在當時,由於古代科學的落後,人們會根據占蔔來預測未來的趨勢或事物的好壞,而《周易》是古人總結事物背後規律的書籍,對後世的各個領域都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2.詩經

五經之壹的《詩經》是我國早期的壹部古詩詞總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共收錄詩歌311首。內容分為風、雅、靈三部分,技法分為賦、比、興。據說西周時期有壹位詩歌收集者,他會深入民間收集民歌,並為當時的皇帝創作那些反映民間生活的歐洲歌曲,作為實施該制度的參考。

七、西周燕鬥遺址博物館

西周燕鬥遺址博物館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劉立河鎮董家林村。它是西周燕國的所在地。它展示了西周時期燕國的文物,其中包括代表西周時期的重要文物,如金鼎伯居衛和克旗。碑文記載了召公長子被紂王封為嚴侯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