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軍糧壹直是行兵打仗中的關鍵壹環。最近,壹名外國視頻博主揭開了便攜式中國軍糧的神秘面紗。
快來圍觀這份對中國軍糧的評測吧
視頻中,這名博主拿出壹份“09單兵自熱食品”,表示自己還真有點“小激動”。
據博主介紹,包裝袋上的“09”代表2009年,即這款軍糧的設計年份。包裝袋邊緣印著2017年3月17日,即這袋軍糧的生產日期。
從外觀看,綠色的包裝袋上有個洞,也許是為了方便穿繩懸掛。根據重量推測,這壹袋應該是壹頓飯的分量,不是全天的口糧。
不懂中文的博主通過手機翻譯軟件,大致理解了軍糧的加熱方式和註意事項。她將適量的水倒入加熱器中,通過化學反應對主食進行加熱。
接下來就是期待已久的試吃環節。博主先拆開壹袋菠蘿罐頭,裏面的糖漿並不像壹般罐頭裏的那樣黏稠。
壹塊幹糧被拆出後,博主忍不住驚嘆:“好可愛,簡直就像個小月餅。”經過品嘗,博主評價,這就像壹種幹果餡兒的月餅,但外皮更幹脆,味道中帶有花朵的清香。
接下來登場的是牛肉香腸,從質地和外觀上看都特別像維也納香腸,是壹種攜帶方便、食用快速,又能補充大量蛋白質的食物。
速溶飲料的粉末十分細膩,味道像電解質飲料,帶有柑橘味。
這時,在壹邊加熱的主菜已經很熱乎了。
這是壹袋咖喱炒飯。還沒開動,博主就感嘆,這米飯味道迷人,顏色鮮亮,裏面還有蔬菜和肉丁。
博主試吃後發現,米飯本身的味道也不錯,香料用得不多,但很讓人喜歡。加入香辣醬後,米飯的味道更豐滿。
從包裝到配件,從外觀到口感,這名博主對中國軍糧的評測十分詳細。視頻的最後,她總結道,中國軍糧以米飯為主,分量充足,和自己試吃過的眾多軍糧比起來別具壹格。
據香港報道,解放軍軍糧以高能量食物為主,比如自熱米飯、面條以及午餐肉。
按照現有規定,中國士兵的動物性食品應達到每人每天280克,動物性蛋白由原來的17%提高到26%。
因為在作戰環境下不方便為戰士準備新鮮食物,中國海軍和陸軍特地設計了預包裝食品(即軍用口糧)。這種軍糧在設計上十分嚴謹,需要兼顧營養性和便攜性,外包裝還應具有低識別度、方便回收的特點。
中國人習慣吃熱飯熱菜。為了能讓軍人吃得舒適,中國軍方研制出自熱食品——就像視頻中那樣,向食品袋中加入少量水,幾分鐘後,美味佳肴就會呈現在眼前。
此前,單兵自熱食品壹直由軍方有關單位研發。自2016年9月新型單兵自熱食品的改進項目啟動以來,單兵自熱食品的科研改進就按照軍民融合的方式來進行,多家高校及企業都積極參與了進來。
香港《南華早報》報道,廣州軍區壹名軍官曾指出,應該根據不同軍事任務,為軍人們研制不同口味的軍糧。比如,在沙漠地區執行任務的軍人,就不應該為他們準備過於幹燥的食品。更重要的是,軍方應該研究並開發軍人們真正想吃的食品。
根據《中國軍事後勤百科全書》,中國軍糧主要分為野戰食品、遠航食品、救生食品、通用食品四種,均根據不同的作戰環境為軍人們研制。比如,為空軍、海軍提供的遠航食品特點就是方便快捷,可以單手食用,不影響飛行駕駛。
此外,遠航食品也很註重營養均衡,避免海軍官兵罹患夜盲癥、敗血癥。而救生食品的特點則是濃縮,理論上1天的口糧,省著吃熬3天都沒問題。
香港曾介紹過其他各國的軍糧。可以看出各國的軍糧都帶有本國飲食習慣的特點。比如,韓國的軍糧裏就少不了泡菜,法國的軍糧少不了該國著名的美食。從食品種類上來看,俄羅斯軍糧量不大,但能量充足。
在中國,軍糧受到了軍迷們的熱捧。不過,有研究人員指出,普通老百姓購買這些物品時要小心,因為他們所能買到的大部分軍用物品很可能是假冒的,而他們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分辨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