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四川美食眾多,最出名的十大小吃妳知道有哪些嗎?

四川美食眾多,最出名的十大小吃妳知道有哪些嗎?

怒舉雙手!終於可以把埋藏心中多年的榜單放出來了!

擔擔面

擔擔面是我的最愛,骨湯搭配紅油,微麻微辣;芽菜碎混合著肉臊的香味,面條勁道爽滑包裹著芝麻醬的濃香;第壹口壹定要面條搭配肉臊吃,吃的過程中不斷攪拌,讓湯底的調料充分和面條融合,吃起來還有些微麻的感覺。吃碗面,最後喝掉剩下的面湯,濃稠香滑。

鐘水餃

作為壹個北方人,自打吃過鐘水餃後,每次吃水餃都放壹堆醬油辣椒糖,被周圍人當成異類……

北方的水餃大多葷素搭配,如韭菜豬肉、胡蘿蔔羊肉等等,但是四川的鐘水餃是純肉的,沒錯,純肉,雖然裏面也會加壹些蔥、姜去腥調味,但是吃的時候根本吃不出來什麽,沒有北方的比例那麽多,感覺就是純純的肉餡,而且特別紮實的那種。

煮好的水餃撈出來,加入各種復合調味料,可以說不同飯館味道都不壹樣。我喜歡吃紅油多壹些、口味重壹點的,稍微加壹點糖不僅不會膩,反而吃起來還有清甜的口感,最後撒壹點蒜末和芝麻。

龍抄手

說完鐘水餃就不得不說龍抄手。餛飩,在我國不同地方有不同叫法,諸如扁食、雲吞等等。在四川這邊,北方人所說的餛飩稱為抄手,也和其他地方的餛飩略有不同。

四川的抄手和鐘水餃相似,肉餡很結實,但是特別細膩,妳吃不出肉粒或者肉塊,餡料已經全部打成了蓉狀。皮,薄如蟬翼,吹彈可破。

事實上,最最最最傳統的龍抄手應該是清湯的,早在宋朝,巴蜀就有了食用抄手的記載,當時中國還並沒有辣椒,且飲食以“清、鮮”為傲。但是如今,隨著口味多元化,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吃“紅油抄手”,即在傳統清湯的基礎上加入復合紅油、醬油等調料,味道更加豐富。

涼粉

成都文殊院附近有壹家特別好吃的小吃店壹直讓我念念不忘,為避免廣告嫌疑就不說名字了,大家自己搜去吧嘻嘻嘻嘻嘻~

四川的涼粉即能作為開胃小菜榮登大雅之堂,也可作為市井平民喜聞樂見的街頭小吃。壹碗優秀的涼粉必須是用豌豆做的,為什麽?和粉絲的遠離差不多,雖然紅薯、土豆等作物也含有優良澱粉,但只有豌豆做出來的涼粉是口感最佳,勁道軟糯適中的。

如果說四川涼粉有什麽過人之處,那就是調料,四川菜很少有名貴的食材,但總能化腐朽為神奇。

冰粉

說完涼粉就不得不提壹下冰粉,要說四川十大小吃包含冰粉,我想大部分人應該是沒意見的。

壹到夏天,四川盆地濕熱難耐,壹碗冰冰涼的冰粉不僅能夠解暑降溫,還可以作為佐餐甜品,緩解食用辣椒後的口腔不適。

最早,冰粉上只會澆壹勺紅糖漿,到後來,口味越來越多,配料越來越多,現在市面上的標配是加入山楂片碎、醪糟和葡萄幹,可我還是最懷念純純的紅糖冰粉。

酸辣粉

接下來這個依舊離不開粉!正宗的酸辣粉應該是用新鮮的紅薯澱粉調成糊狀,用漏勺下入滾燙的開水鍋制成。這種紅薯粉粗細不均,但是比機器做出來的口感更好。

缽缽雞

雖然缽缽雞也是用竹簽串的,但是比壹般的串串香可特別多了。首先缽缽雞無論怎麽搭配,雞肉是必須的,除了主角雞肉還可以根據喜好搭配其他食材;缽,這道小吃名字的由來,正宗的缽缽雞發源於眉山壹帶,是用陶土壹類的缽呈上來的,所以得名缽缽雞。

甜水面

這個可能知道的人少壹些,甜水面作為四川的小吃之壹,人氣並不亞於涼粉。

和普通面條的做法差不多,揉面醒面,但是成型略有不同。將面團搟平切成較粗壹點的條,下鍋前用手拉長,類似北京的抻面、蘭州的拉面亦或西安的扯面,只不過最後出品的面條是比較正正方方、長長的,煮好的面加入甜醬油辣椒等作料調味。

雞絲涼面

正宗的四川雞絲涼面其實並沒有芝麻醬,麻醬的添加可能是到了其他省市為了迎合當地食客的口味。

四川的涼面口感偏硬,是因為用堿水面的緣故,煮熟後用菜籽熟油拌開,便勁道爽滑、不易粘連。調味只用復合辣椒油和醬油、鹽、糖等作料。

麻辣燙

最後壹個位置,我留給了麻辣燙。如今什麽串串香、冷鍋串串、冒菜橫行的日子,唯有麻辣燙能勾起我們兒時的回憶。

麻辣燙最早起源於四川三峽壹帶,船夫、纖夫就地取材進行水煮,加入壹些海椒、麻椒去濕氣,沒想到還挺好吃,後來被推廣開來,作為壹種專門的飲食進行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