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北京十大美食

北京十大美食

北京被《福布斯》列為世界第八大美食之城 [61] 。北京的風味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用料講究、制作精細,堪稱有口皆碑。清代《都門竹枝詞》雲:“三大錢兒賣好花,切糕鬼腿鬧喳喳,清晨壹碗甜漿粥,才吃茶湯又面茶;涼果炸糕甜耳朵,吊爐燒餅艾窩窩,叉子火燒剛賣得,又聽硬面叫餑餑;燒麥餛飩列滿盤,新添掛粉好湯圓。”這些小吃都在廟會或沿街集市上叫賣,人們無意中就會碰到,老北京形象地稱之為“碰頭食”。

糖葫蘆

糖葫蘆

京味小吃的代表有豆汁兒、豆面酥糖、酸梅湯、茶湯、小窩頭、茯苓夾餅、果脯蜜餞、冰糖葫蘆、艾窩窩、豌豆黃、驢打滾、灌腸、爆肚、炒肝等。

文化遺產

驢打滾的原料是用黃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時稍多加水和軟些。另將黃豆炒熟後,軋成粉面。制作時將蒸熟發黃米面外面沾上黃豆粉面搟成片,然後抹上赤豆沙餡(也可用紅糖)卷起來,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塊,撒上白糖就成了。制作時要求餡卷得均勻,層次分明,外表呈黃色,特點是香、甜、粘,有濃郁的黃豆粉香味兒。豆面糕以黃豆面為其主要原料,故稱豆面糕。但為什麽又稱“驢打滾”呢?似乎是壹種形象比喻,制得後放在黃豆面中滾壹下,如郊野真驢打滾,揚起灰塵似的,故而得名。這壹點連前人也發出疑問。《燕都小食品雜詠》中就說:“紅糖水餡巧安排,黃面成團豆裏埋。何事群呼‘驢打滾’,稱名未免近詼諧。”還說:“黃豆粘米,蒸熟,裹以紅糖水餡,滾於炒豆面中,置盤上售之,取名‘驢打滾’真不可思議之稱也。”

做法壹

原料:

江米粉、紅豆沙、黃豆面

1、把江米粉倒到壹個小盆裏(量根據吃的人數定,人多的話就多壹點,要是有小饞貓在的話,也要多壹點),用溫水和成面團,拿壹個空盤子,在盤底抹壹層香油,這樣蒸完的面不會粘盤子。將面放在盤中,上鍋蒸,大概20分鐘左右,前5~10分鐘大火,後面改小火。

2、在蒸面的時候炒黃豆面,直接把黃豆面倒到鍋中翻炒,炒成金黃色,並有壹點點糊味(註:有糊味不等於炒成黑色!)大概炒五分鐘左右,出鍋。

3、把紅豆沙倒出來,放半小碗水,攪拌均勻,待用。

4、待面蒸好(要攤在盤子中,且要蒸熟),拿出,在案板上灑壹層黃豆面,把江米面放在上面搟成壹個大片,將紅豆沙均勻抹在上面(最邊上要留壹段不要抹),然後從頭卷成卷,再在最外層多撒點黃豆面。

驢打滾

驢打滾(8張)

5、用刀切成小段(切粘面的時候在刀上沾上清水,就不會粘刀了),在每個小段上再糊壹層黃豆面,然後放在盤子裏,這樣,壹盤好吃的驢打滾就出鍋。

做法二

小吃配料:

糯米粉100克,玉米澱粉25克,糖30克,色拉油3大勺,水150毫升,細沙若幹,黃豆粉、椰絲各適量。制作過程:

1.糯米粉、澱粉、糖粉、色拉油、水等,混合攪拌成漿的樣子;

2.準備壹個方形的微波飯盒,微波食品袋壹個,將食品袋放入飯盒中,把漿倒入食品袋,並且把食品袋整理好,不要有褶子,微波5分鐘

3.取出食品袋,在案板上放平,然後用搟面杖輕輕搟壹下,搟的稍微薄壹點,長壹點,然後隔著食品袋切成兩塊

特寫

特寫(15張)

4.剪開食品袋,揭去上面的薄膜,把細沙袋剪掉壹個約兩厘米的口子,口子的大小關系到擠出的細沙的多少,擠到中間,然後把下層食品袋剪開,這樣變成兩塊了

5.拎著食品袋把糯米片包著細紗卷起來,捏合;

6.案板上墊保鮮膜,撒上黃豆粉,把糯米卷放上去,揭掉食品袋,滾滿粉,這樣就不沾手了

7.快速切斷,用同樣的方法滾上椰絲。

工藝要點:

1.炒黃豆面要有糊味,但是千萬不要炒成黑色。

2.蒸熟的江米粉要攤在盤子中。

3.切粘面的時候在刀上沾上清水,就不會粘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