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東臨揭東縣,東南接普寧市,西南毗鄰陸河縣,西北接壤五華縣、豐順縣 P郆?ぢ矷B
面積 1279平方千米/1365.375平方千米 ,夛xg,?
人口 88萬(2001年) ~磠p麩酥 A
代碼 445222 匹wc ?>?
郵編 515400 ?08蹄憑e?
駐地 河婆鎮 y凸 ^&r睎
區劃 2005年5月轄16個鎮(河婆 龍潭 南山 灰寨 塔頭 東園 鳳江 棉湖金和 大溪 錢坑 坪上 五雲 上砂 五經富 京溪園)、1個鄉(良田)。 廜韥=?铇?
癏?陮8ソ唐
?_瓑忛?
沿革 秦為古揭陽地,東晉鹹和六年(311)為東官郡海陽縣地。東晉義熙九年(413)為義安郡的海陽縣地。隋開皇十壹年(591)為潮州的義安縣(後再改海陽縣)地。北宋宣和三年(1121)潮州增置揭陽縣,遂為揭陽縣地。南宋紹興二—八年(1132—1138),曾隨揭陽縣並入海陽縣。元至元十六年(1350)為潮州路揭陽縣地。明洪武二年(1359)為潮州府揭陽縣地。 笢唴虛妳嘋
1914年隨揭陽縣隸屬於潮循道,1925年隸屬於東江行政委員會。1928年隸屬於東江善後委員公署。1932年隸屬東區綏晉委員公署。1936年7月隸屬廣東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等。 ?絨徇6顏
1948年中國***產黨領導人民反抗國民黨政府腐敗統治,在這裏建立根據地,1949年7月潮梅人民行政委員會在這裏成立。10月,中華人民***和國成立,隨揭陽縣隸屬潮汕專員公署。1965年7月,經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57次會議決定:以揭陽縣的良田、河婆,坪上、龍潭、灰寨、五經富、京溪園、錢坑、金和、塔頭、東園、鳳江等12個公社和棉湖鎮;陸豐縣的上砂、五雲公社***14個公社和1個鎮建置揭西縣,成立揭西縣人民政府,隸屬汕頭地區專員公署。1968年2月成立揭西縣革命委員會,隸屬汕頭地區革命委員會。1975年2月,劃普寧縣的貢山、湖西和四鄉等3個生產大隊歸揭西縣管轄。 p}h珃鋡
1980年9月,恢復揭西縣人民政府建制,隸屬汕頭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12月,實行市管縣體制,揭西縣隸屬汕頭市。1986年12月,撤區建制改鄉鎮建制。1991年12月,國務院決定調整汕頭市行政區劃,揭西縣由新成立的地級揭陽市管轄。(以上出處) 耜佾髞?)
P/?拿囁 ?
1996年轄16個鎮、4個鄉,32個居委會、279個管理區:河婆鎮、棉湖鎮、上砂鎮、五雲鎮、坪上鎮、龍潭鎮、南山鎮、灰寨鎮、東園鎮、大溪鎮、錢坑鎮、金和鎮、鳳江鎮、塔頭鎮、京溪園鎮、五經富鎮、下砂鄉、良田鄉、西田鄉、大洋鄉。 7TUZ?E晞?
1999年,揭西縣轄16鎮4鄉(河婆鎮、龍潭鎮、南山鎮、五經富鎮、京溪園鎮、花寨鎮、塔頭鎮、東園鎮、風江鎮、棉湖鎮、金和鎮、大溪鎮、錢坑鎮、坪上鎮、五雲鎮、上砂鎮、良田鄉、西田鄉、大洋鄉、下砂鄉)。 ,1[PYrU
2002年轄16個鎮(河婆 龍潭 南山 灰寨 塔頭 東園 鳳江 棉湖 金和 大溪 錢坑 坪上 五雲 上砂 五經富 京溪園)、4個鄉(良田 西田 大洋 下砂)。>>更多 銣? _<?
2003年,揭西縣撤銷下砂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五雲鎮,調整後,五雲鎮轄原五雲鎮和原下砂鄉的行政區域範圍,五雲鎮政府駐原五雲鎮政府駐地;撤銷大洋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五經富鎮,調整後,五經富鎮轄原五經富鎮和原大洋鄉的行政區域範圍,五經富鎮政府駐原五經富鎮政府駐地。 揭西具有十分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森林資源十分豐富,境內群山連綿,河流交錯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地勢自西北向東南逐漸傾斜,西北群山綿延,中部丘陵起伏,東南部平原良田萬頃。山地面積占 59% ,丘陵占 26% ,平原占 15% 。北部高山海拔 1000米以上的有七座,最高山峰 李望嶂 海拔1222米,第二高峰 三縣崠 海拔1155 米,其次還有 石礱彭 海拔 1016 米,齋公崠 海拔 1014 米,笨箕石 海拔 1100 米, 北山嶂 海拔 1030 米 , 支鬼山 海拔 1006 米。西南最高峰 牛頭馬面崠 海拔 860 米,第二高峰 乳姑嶂 海拔 844 米 ,還有 豬母嶂 海拔 780 米。南部最高峰 羊石巖 海拔 742 米,第二高峰河婆 蓮花山 海拔 740 米。
內主要河流有榕江河、上砂河、橫江河、龍潭河,全縣河流總長 298.8 公裏山區暴流性河流和高落差形成多處奇特的瀑布景觀。東南部榕江河岸邊的鯉魚溝海拔 3 米 ,北部最高山峰 李望嶂 海拔 1222 米 ,相對高差1219 米 ,使揭西縣擁有多樣的氣象環境和豐富的自然植被環境,在中國南海之濱擁有這麽懸殊落差的地勢的地方是少有的,針闊葉林、水稻和各種蔬菜瓜果,橄欖、生柑、桃、李、梅、柿和各種花草等植被包裹著揭西大地,使揭西終年空氣新鮮,綠波翻湧,蒼翠蓊郁,妍麗多姿,可稱之為南海之濱的“ 綠寶石 ”。
揭西第壹印象:綠,森林蒼翠 揭西第二印象:鮮,空氣新鮮
揭西第三印象:淳,民風淳純 揭西第四印象:熱,熱情好客
揭西第五印象:高,高峰疊嶂 揭西第六印象:古,古廟鐘聲
揭西第七印象:香,擂茶飄香 揭西第八印象:甜,瓜果清甜
揭西第九印象:爽,激流飛瀑 揭西第十印象:閑,閑情逸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