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畸形母愛論文的可行性

畸形母愛論文的可行性

都說母愛是偉大的,是的。每個母親都愛自己的孩子,可母愛的方式有著很多種。有時母親覺得用全力去愛了,可給孩子帶來的是不幸福。

文傑出生於1967年。生在農村,家裏有壹個大她兩歲的哥哥和小她五歲的弟弟。她是家裏唯壹的女孩。也因此父母偏愛她,不知道給文傑多少愛才能表達母親疼她。

過去的人沒有孩子是最痛苦的事,都說養兒防老。文傑堂姑生活在天津,老兩口都是壹企業領導,那時候讓人羨慕。在計劃經濟時代堂姑家生活富裕,吃的是大米白面,住的是單位家屬樓。可以說是農村人眼裏的天堂。可老天好像沒有讓每個家庭都十全十美,堂姑沒有生育能力。這是堂姑的煩惱,於是堂姑就和文傑父母要求領養壹個,按常理說是娘家人有血緣關系也比較親。堂姑和文傑父母提出來心裏忐忑不安,生怕哥嫂不答應。沒想到文傑父母倒是很慷慨,隨口就答應了。可在把三個孩子哪壹個給堂姑文傑父母可是動腦筋了。那年文傑七歲了,剛要上學。哥哥九歲了已經上了二年級,弟弟才兩歲,文傑母親決定把唯壹壹個“小棉襖”送給堂姑。

那是在1974年春節前壹周的早晨,壹家五口坐上去天津的火車。那時候農村孩子是沒見過火車的。那時候把文傑高興的在車上又唱又跳的。甭提多高興了。到了堂姑家更是吃上了她從沒吃過的美食,堂姑倆口子熱情的帶著文傑壹家到天津的公園商場玩。那年文傑壹家在堂姑家過的春節。在玩耍時堂姑總是問文傑在姑姑家好不好?文傑天真的說:“好,有好吃的還有好玩的。”“那以後就住在姑姑這裏吧?”。“行,我喜歡姑姑家”。七歲的文傑哪裏知道這次出行是父母和堂姑早就安排好的。是為了讓她和堂姑先熟悉壹下啊。是她終身離開父母。

春節後文傑父母帶著兩個兒子回到農村。把文傑留在了她們眼裏的“天堂”生活的堂姑家。

那時候通訊設備沒有現在這樣方便發達,只有書信或電報。壹封書信要壹周多才能收到。文傑母親每個月都要寫信給堂姑問文傑情況,是否想她們?是否習慣那裏?

文傑在父母回來後,每天想父母,白天和堂姑家壹單元劉奶奶家與她同歲的孫女玩兒,還算可以,可每到晚上姑姑怎麽叫也不回家,總是劉奶奶家睡著姑姑背回家睡。那時候文傑天天哭著喊想媽嗎,想回家。那七歲孩子離開母親撕心裂肺的哭喊讓人想起來就心碎。半夜三更從夢裏驚叫著喊:“媽媽我回家。我不在這裏,我不吃這裏好吃的也不玩了。媽媽我回家”。可堂姑辦理了合法領養手續,想辦法把文傑哄騙著主在她那裏。文傑整整哭鬧半年後才淡淡忘記了母親?或許也覺得哭鬧沒用了?只好才回姑姑家吃晚飯睡覺,文傑母親怎麽知道文傑想媽媽的痛苦?

其實文傑母親何嘗不想女兒?為了孩子的“以後的幸福”,忍痛割愛。母親也曾多次在夢裏聽到女兒的呼喊,聽到叫她媽媽。曾多次在夢中醒來,醒來留下思念的淚水。文傑不曾理解母親的苦心,母親也不沒完全懂壹個孩子心裏最需要的幸福是什麽。

這是壹種母愛,想把女兒未來規劃好,有好吃好喝,那時候上學好壞畢業後就可以接父母的班,有壹個好工作,有壹個“鐵飯碗”。找對象更能找壹個好人家。

其實事與願違。文傑七歲記得她不是堂姑的骨肉,雖然改了姓名,也管堂姑叫媽媽,可心裏有了結,即是堂姑又是養母的這個人在她眼裏不是好人,是她騙了自己,把她和母親分開。心裏恨母親,說母親重男輕女,兩個兒子都不送人把她唯壹的壹個女兒送人。文傑和養母生母關系都不好。她19歲就搞了對象生下了女兒。過的也不是幸福。在1990年那經濟改革的年代都紛紛下崗。生活都成了困難。文傑走上了當舞女,學會了吸煙,喝酒。老公因此心情不好喝悶酒,借酒消愁愁更愁。文傑老公因酗酒得了肝硬化,在文傑33歲那年半夜死在了天津馬路上。

現在文傑和女兒還是相依為命,養母和文傑解除領養合同。文傑守寡,女兒三十了也沒有對象。孤苦伶仃的母子倆生活在天津,這就是母愛為文傑規劃的所謂天堂生活。

再來看看誌國的母愛吧。誌國是獨生子,父親是車間主任。母親是單位庫管。父親很嚴厲對誌國的錯總是暴力解決。可母愛讓誌國得到溫暖和保護,每次誌國犯錯母親都會瞞過父親,讓誌國躲過皮肉之苦。從此誌國知道錯了有母親保護。在上學打架鬥毆母親擋過去,給同學家長道歉,買禮物。把學校玻璃打碎母親給賠償。給學校寫保證書。最嚴重的壹次誌國把母親鑰匙拿去,勾結社會人偷了單位庫房漆包線。價值上萬元。可母親硬是給領導跪下求領導不要報案,不要追求法律責任。她賠償了損失,瞞過了老公。從那後誌國更膽大了。

他知道母親是“保護神”,母親能力超人,什麽事都能擺平,從此退學,初中沒畢業就和社會混混們混在壹起了,不回家,開始給黑社會當打手,搶,偷是他們的工作,是真正的地痞流氓,多次被勞教,判刑都無濟於事了。最後因沒錢,故意殺人走上了不歸路。結束了自己二十幾歲的生命。

看看大寶媽媽更愛大寶。大寶有兩個姐姐,在計劃生育政策那麽緊的時期,因生大寶,父母東藏西躲。把二姐也送了人。

大寶生下了就是爸媽掌上明珠,真是含著怕化了,舉著怕歪了。大寶在地上跑著玩兒,上床都不讓把鞋子脫下來,怕脫鞋子涼著大寶。抱著孩子出去從不讓鄰居們摸摸,看看,生怕給孩子摸壞了似的。

大寶都七歲了要上學了,也想和鄰居家的孩子壹起去,不用媽媽送,可媽媽是不許可的。總是自己騎車送上學。可因大寶媽媽對孩子過份的嬌寵,鄰居家大人也都不讓孩子和大寶玩兒,怕孩子玩耍碰到大寶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大寶漸漸的孤單起來。幾乎不說話了。總是自己在門口看著小夥伴們玩耍發呆,要麽自己就呆在屋裏。到了初中了,大寶就在家裏玩電腦,根本就不出屋了。這時候大寶媽媽才意識到孩子不正常了。帶著大寶去看醫生,原來得了自閉癥。現在大寶還是不出家門,都二十了,幾乎不理發,不洗臉,就是坐在電腦旁敲擊鍵盤,發泄情緒,把他內心世界在遊戲中宣泄。

這裏都是母愛,母愛如此偉大,可我看到的這些母愛算什麽?我認為就是傳奇壹樣的畸形母愛。她們的不正當母愛給孩子和自己以及家庭都帶來了痛苦。畸形的母愛培養出畸形思維的孩子。把快樂變的支離破碎。這是誰的錯?孩子也承受了自己畸形心裏所帶來的壹切苦果。

我不知道文傑如果不去那“天堂”的姑姑家,心裏不會有怨恨。

誌國母親如果不是壹再遷就也不會造成不歸路。葬送了短短的二十幾歲的生命。而且留下罪名。

大寶如果不是過分的被母親寵愛。與同齡人壹樣在壹起玩耍,他會快樂,不會感到被世上拋棄。不會自卑,不會把自己關在那電腦前。……

這些母親所給孩子的算什麽?我想不通,沒有答案。

母愛需要科學和理智,也是壹門學問,我們怎樣才能把母愛做到恰如其分?怎樣才能不是畸形的母愛?這是我們需要探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