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西安的美食風口,我們見證過了壹夜遍地開花的火鍋串串,家喻戶曉的紙包魚、麻辣小龍蝦,當然少不了市井火鍋,最後都歸於冷靜和平淡。作為資深吃貨,地攤魚這壹新事物的出現,無不讓我覺得新奇,於是約了三五混跡吃貨江湖已久的好友,走訪了幾家店面,以便於窺視壹二。
用了幾天時間,吃了幾個店,感覺還不錯。每個店從裝修到菜品都大同小異(估計是壹夥人幹的),這些店的裝修談不上,但都是清壹色的小方桌,低板凳(像我這樣的胖子,坐著確實有點為難),鍋底都在20元到30元之間,主打的的菜品基本都是以魚為主,江團、黑魚是爆品,但價格確實親民了不少,壹斤賣不到30塊錢(想想之前江團黑魚七八十塊錢的時候,物價局的哥們都在睡覺嗎)。每個店主打的鍋底都是麻辣味、酸菜味(看來太二把酸菜能量無限放大了啊),大多味道談不上好,就壹般的家常味(不難吃),也談不上什麽服務,主要的賣點就是便宜。令人稱奇的是,幾乎所有叫地攤魚的鋪面都是異常火爆,百平方米的店面翻臺率很高,日營業額估算都在萬元左右(看來經濟下滑壓力很大呀,低端市場有賺頭)。
筆者花了幾百大洋,感受了各家地攤魚特色和風味,把自己的感受分享給大家,以供大家參考。
排名第五位 成都地攤魚(大明宮)
推薦指數:★★ 熱 度:★★
方便指數:★★★★ 味道指數:★★★
人均消費:55元/位
位於太華路的這家地攤魚,在萬達廣場步行街邊上,這家店之前是做串串的,最後估計生意不行了,改成了地攤魚。鍋底呢?大家懂得,標準的串串鍋底,還有鴛鴦,魚現殺,味道不能說好吃,但也勉強,老板娘很熱情,送這送那的,把人搞得還不好意思。
排名第四位 渝老練地攤魚(高新店)
推薦指數:★★★ 熱 度:★★★
方便指數:★★★★ 味道指數:★★★
人均消費:53元/位
地圖壹搜,渝老練地攤魚在西安有好幾家店,最後找到了科技路這家,但感覺中規中矩沒有特色。環境倒是很寬敞,不用排隊,裝修風格比較簡單,麻辣鍋底,個人感覺麻辣適中,對無辣不歡的我來說不太滿足,魚是現殺的,可能是腌制不到位的原因,感覺腥味特別重。菜品自選,價格相對比較高,菜量也不是很大。
排名第三位 綠隱閣成都地攤魚(大唐芙蓉園店)
推薦指數:★★★★ 熱 度:★★★
方便指數:★★★★ 味道指數:★★★
人均消費:62元/位
在大唐芙蓉園附近的這家店,真的如他的名字壹樣小隱隱於市面,後面有個露天的小院子特別棒,真的有種吃地攤的感覺。這家店最大的特色是區位優勢,靠近芙蓉園所以口味也略顯年輕化,有麻辣、番茄、檸檬、酸菜四種口味,菜品和料碗都是自助的,店裏的服務員很熱情,感覺還不錯。主要是院子,院子,知道嗎?竹籬笆壹紮,外面車水馬龍,裏面別有洞天。
排名第二位 成都地攤魚(臨潼人民路店)
推薦指數:★★★★ 熱 度:★★★★★
方便指數:★★ 味道指數:★★★★
人均消費:42元/位
毫無疑問,這目前臨潼最火的地攤魚,專門開車去臨潼吃,吃完覺得不遺憾。雖然裝修真的很壹般,但這家生意很火爆,據說是這家店把地攤魚推火到人人都想吃,人人都想幹。鍋底味道真的很四川,麻辣鍋底,魚不腥不臊,豆腐大片吃著燙嘴,就是太遠,太遠,太遠。
排名第壹位 芳桌桌地攤魚
推薦指數:★★★★★ 熱 度:★★★★★
方便指數:★★★★ 味道指數:★★★★★
人均消費:35元/位
原本不知道有這麽壹家芳桌桌地攤魚的店,名字聽著很文氣,刷抖音刷到了幾次,位置在大興西路鄧家村,看評論反應還不錯,就來壹看究竟。店面不大顯得有些擁擠,排隊半個小時,有豆漿瓜子鍋巴招呼,人都還願意在等。裝修上這個店采取了高桌子和低桌子搭配的形式,店裏的裝修風格及傳統又現代,還裝了中央空調,冬天最舒服不過了。菜品上有湯鍋有幹鍋,雞鴨魚都有,在地攤魚中算是品類相對比較豐富的,主要是上菜的時候,那壹聲吆喝,哎呦回到小時候了。服務員很熱情,菜是服務員用扁擔擔著出來唱著歌,很有感覺,大家跟著壹起唱,特別熱鬧。第壹次點了壹個紅鍋,麻中有辣,辣中帶香,魚肉嫩滑爽口;第二次去點了壹個幹鍋雞,吃到了正宗的的川味,而且還送四個素菜,最後加湯來份扯面,美的不要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