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都是十足的湖南風味。
1.
椒鹽饊子是火宮殿的名牌小吃之—,它以精面粉為主要原料,佐以花椒、板油、細鹽、白糖等。絲條粗細均勻,質地焦脆酥化,口味有甜有鹹,造型別致,有扇形和枕形兩
種,既是點心,又可作菜食。
2.
口味蝦,又叫長沙口味蝦、麻辣小龍蝦、香辣小龍蝦、十三香小龍蝦,屬湘菜。主料所用龍蝦原產自北美洲,現生長在中國南方的河湖池沼中。口味蝦色澤紅亮,口感香辣鮮濃,讓人百吃厭。長沙人愛吃口味蝦,只能用“瘋狂”這兩個字來形容。口味蝦自上世紀90年在長沙南門口出現後,經過漫長的十幾年時間,能壹直得到嘴刁的長沙人的喜愛,可以說是創造了壹個吃蝦奇跡。
3.
姊妹團子是火宮殿的又壹有名小吃。它是以糯米為主要原料,分糖餡和肉餡兩種,糖餡選用北流糖、桂花糖、紅棗肉相配而成;肉餡則取五花鮮豬肉,配以香菇,並用泡香菇的水調抖肉餡,因而味道醇香可口。在造型上肉餡團子為石榴形,糖餡團子為蟠桃模樣。如遇喜慶日子,還在糖餡團子上撒些紅絲,與顏色白漂的團子紅白相映,十分悅目。
4.
醬板鴨是湖南壹絕名菜,是經三十多種名貴中藥浸泡,10余種香料、經過風幹、烤制等15道工序精致而成,成品色澤深紅,皮肉酥香,醬香濃郁,滋味悠長,具有活血、順氣、健脾、養胃、容之功效,是近期風靡大江南北的壹種風味美食。產品香、辣、甘、麻、鹹、酥、綿適中,具有醇香可口,色香俱全,低脂不膩,回味無窮,食用方便的特點。其中以常德金丹醬板鴨和仙都醬板鴨最為有名。
5.
香辣唆螺的做制法很有特色,選鮮活的小田螺放在清水盆中,放鹽小許,二、三天後,螺吐出了腸中泥土,再用鉗子鉗去螺尾,反復搓洗幹凈,置炒鍋內旺火翻炒,起鍋後,與生姜、辣椒、醬油、魚香葉、蔥蒜、味精等佐料壹起煮壹會即可。吃唆螺也蠻的味的,手持將螺口對住嘴,猛力壹吸氣,螺肉和新鮮湯水即入口中,故名“唆(喝)螺”。是壹樣絕對的湯鮮味美,清香脆嫩,清火開胃,爽口宜人的特色小吃。
6.
糖油粑粑的主要原料是白面和蔗糖,但其制造工藝精細講究,有特殊的制造過程。它雖不能登大雅之堂,更不能與山珍海味、魚翅熊掌相媲美,但正是因其廉價的身份,它能出入平常百姓家,成為民間長吃不厭的小吃。新鮮出鍋的糖油粑粑金黃脆嫩,甜而不濃,油而不膩,軟軟的,柔柔的,色香誘人,引人胃口大開。但剛出鍋的粑粑,正入火候,熱氣騰騰,壹不小心就會燙著頭,傷著嘴。因此吃糖油粑粑時要慢條斯理,悠著樂著地壹點點吃,壹點點品嘗。
7.
德園茶廳位於黃興南路鬧市區。這裏制作的包子選料講究,糖包餡用白糖或桂花糖相伴而成,味道香甜。肉包餡用豬前夾縫肉和好瘦肉,伴以香菇、凍餡,味精等,吃起來油而不膩,十分鮮嫩。制作上也很講完,皮薄、餡大,外形美,壹經蒸熟,具有顏色白漂,松泡富有彈性。品種有,肉餡包子、鹽菜包子、三鮮包子、瑤柱包子、什錦包子、叉燒包子、蝦仁包子等等。銀絲腦髓卷,精巧別致,落口消融,尤為人稱道。德園包子已有100多年的經營歷史。長沙人有“楊裕興的面,徐長興的鴨,德園的包子真好呷”的順口溜,贊譽這幾個飲食店的名味小吃。
8.
楊裕興面館位於解放路,所作面條很早以來就享有盛譽。其特點是註重合理選料,精工制作:調料講究。如面條講究新鮮,煮面條的水講究寬、清、開,面碼講究隨到隨制,新鮮可口。有紮醬,醬汁、蝦仁、蟹黃、瑤柱、三鮮、雞絲、酸辣等品種。
9.
油淋糯米雞是湘菜傳統名菜。它制作技藝要求較高,要剝取肥母雞的整皮,不缺不破,灌入經過加工配制的糯米雞肉等,仍恢復原雞的飽滿狀態,再經高溫蒸熟後,下鍋油炸,表皮酥脆酵香,內肉油潤軟糯,鮮香可口,食之回味無窮。
10.
油炸“臭豆腐”聞著臭吃著奇香,是中國小吃壹絕。“臭豆腐”各地皆有,而湖南長沙“火宮殿”的油炸“臭豆腐”卻更有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