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平
潮州古城,人文鼎盛,勝跡繁多,風光如畫,早已有“海濱鄒魯”、“嶺海名邦”之譽。自壹九八六年古邑潮州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後,各級領導皆重視旅遊業的發展,尋求有潮州特色的旅遊文化。近些年來,潮州已經修復或正在修復壹些古跡,如鳳凰洲、北閣佛燈、濱江長廊、湘子橋、石牌坊等;也拓展另壹些景點,如饒宗頤學術館、淡浮院等,為發展旅遊事業做了不少努力。
潮州的名勝古跡與全國各地的勝跡壹樣大多有楹聯點綴其間。楹聯是我國壹種獨立的文學藝術樣式,好的楹聯,也如其他優秀文藝作品壹樣,能使江山添姿,名勝增色。潮州較著名的勝跡要數“湘子橋”和“韓文公祠”。明宣德年間知府王源修橋時對橋上亭閣進行改造,所增望樓各有特色並有對聯,如冰壺樓左右亭各有壹副對聯,左亭聯:
壹帶鼉梁循禹跡
千年鱷渚定韓潮
右亭聯:穩度韓江千尺水
歸來秦石壹時鞭
另外,今位於潮州城東韓山西麓“韓文公祠”是嶺東地區的壹處重要名勝,現今刻於韓祠內石柱上的有清人四副對聯,現舉其壹:
原道開理學淵源,吏部文章,長昭日月;
辟佛作中流砥柱,孤臣羈旅,獨占江山。
幾副對聯大多從韓愈貶潮,驅鱷興學,為民做好事,得到老百姓的敬仰著筆,但流傳得最為廣泛的是下面壹聯:
天意起斯文,不是壹封書,安得先生到此;
人心歸正道,只須八個月,至今百世師之。
此聯切人切地,非用於潮州昌黎祠不可。
歷史悠久的潮州開元寺是來潮旅遊者必到之地。開元寺內楹聯眾多,多為名家墨跡,進門壹聯為:
百萬人家福地
三千世界叢林
寺內“客堂”有壹聯流傳頗廣:
靜邀明月歸禪室
閑剪春雲補衲衣
依山傍水的潮州景點“北閣佛燈”亭閣高低錯落甚為別致,其中有清人姚竹園壹副對聯:
折地河聲奔足底
脫天峰影落城頭
這副對聯切地、切景,作者妙用“折”、“奔”、“脫”、“落”四個動詞,使聯的動感、氣勢十足,只有站在“青天白日”這個地方賞景的人,讀此聯時就會有壹番特別的感受。
潮州的另壹景點涸溪塔也有壹副膾炙人口的對聯。涸溪塔也叫“鳳凰塔”,不少人誤認為“涸溪塔”就是“龍湫寶塔”,包括《對聯縱橫談》的作者余德泉教授在內也犯此錯誤。鳳凰塔聯:
玉柱擎天,鳳起東山標七級;
金輪著地,龍蟠赤海鎮三陽。
與“鳳凰塔”隔江相望的位於南堤旁的“青龍廟”也有壹副廣為傳頌的佳聯:
船如梭,橫織江中錦繡;
塔作筆,仰寫天上文章。
潮州新修復景點“鳳凰洲公園”,風景幽雅,空氣清新。中有天後宮,天後宮原有壹副對聯:
大海茫茫,到無岸無邊,觀於天,天高在上;
飄風發發,正可危可懼,徯我後,後來其蘇。
“天後宮”也稱“媽祖廟”,老百姓認為天後是海上的保護神,這副聯的意思是人們在從事海上勞動中,如果碰到危險的時候,祈求天後的幫助,壹定會轉危為安。
潮州現在不少新修繕的景點都有對聯,如位於城郊北堤中段,面臨韓江的“鱷渡秋風亭”,此處江面開闊,每值秋季則天高氣爽,江面白帆點點,景象秀麗,“鱷渡秋風亭”立於二層石臺之上,前柱有聯:
佛骨謫來,嶺海因而增重;
鱷魚徒去,江河自此澄清。
後亭柱有聯:
溪石何曾惡
江山喜姓韓
二聯均用韓愈祭鱷故事,明白易懂,後亭柱聯為著名學者邑人饒宗頤教授撰書。還有如座落於東門城樓旁的“饒宗頤學術館”,大門外就有壹副黃苗子撰書的四言聯:
陶镕今古
點染江山
進門大廳也有壹副由學者、邑人曾楚楠撰,香港大書畫家楊善深書寫的對聯:
曠世奇才,導夫先路;
鴻篇巨制,惠及後人。
潮州名勝繁多,楹聯不少,以上所舉乃十不及壹,限於篇幅,不敢?嗦。潮州素稱“海濱鄒魯”,人文薈萃,為發展名城旅遊事業,吸引更多遊客,願更多飽學者為我潮新景點撰聯。不久前,我不揣淺陋,曾撰數則潮州八景聯,現以“鱷渡秋風”聯作此文收結並作引玉之磚。
鱷去澄江斜曉月
渡餘芳草蕩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