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天祝美食 味蕾中的詩與遠方

天祝美食 味蕾中的詩與遠方

紮喜秀龍草原的白牦牛

白牦牛肉

萱麻口袋

柳花菜炒雞蛋

鹿角菜

天祝的餐飲文化, 歷史 悠久,風味獨特,極具特色,原以肉、乳為主,後漸以面食為主,輔以肉食和奶制品。原生態農產品為主體的“天祝八珍”——柳花菜、鹿角菜、白牦牛酸奶、天祝食用菌、天祝藜麥、酥油糌粑、萱麻口袋、白牦牛肉,聲名鵲起,您嘗過幾道?

白牦牛肉

白牦牛是牦牛家族中的特有種群,生長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地區,半年枯草期和半年冰封期的嚴苛條件,造就了天祝白牦牛肉品質的獨壹無二。肉質細嫩味美,高蛋白、低脂肪、純天然,是天祝白牦牛的最大特點。

天祝“八珍”中最令人垂涎的就是白牦牛肉了。兩種經典的吃法,白切或者火鍋,可以推薦哦!

在 美食 界,天祝白牦牛肉已與潮汕牛肉火鍋、樂山蹺腳牛肉相提並論,足見天祝白牦牛肉已從“養在深山人未識”,走向中國牛肉 美食 界的前臺。

服務員端上壹大盤熱氣騰騰的白牦牛肉,軟爛程度剛好,肥瘦相間脂油兼香的肉感,無與倫比。

雖然給了割肉刀,但我還是喜歡手拿著骨頭,撒點椒鹽之類的燒烤料直接撕著吃,特別過癮。

白牦牛肉質比壹般的牛肉更為細嫩,聞著有淡淡的奶香味,鮮味十足,這樣品質的牛肉用來涮火鍋自然也是頂尖的食材。肥瘦相宜的厚切牦牛肉片,放進濃濃湯底的熱鍋中直接開涮。牛肉最香甜的味道和口感,在每壹次涮燙的過程後都感受得淋漓盡致。

鍋底壹沸騰,白牦牛肉和野生菌雜糅迸發出的濃郁香氣撲面而來。夾起壹塊肉片,深棕色的湯汁還在肉縫裏咕咕冒泡,饞得人直咽口水。

涮熟的白牦牛肉可以蘸小料吃,小料的味道有點像借用了潮汕牛肉火鍋的沙茶醬,微辣鹹鮮,再加些蒜蓉,蘸壹蘸,牦牛肉的滋味更加豐富立體。吃上壹塊,可以暖和壹整天!

吃白牦牛肉火鍋,與其說是追尋壹種新鮮感,倒不如說是吃貨對於原汁原味、遵循自然傳統味道的壹種尋味。

萱麻口袋

在我眼裏,白牦牛肉是不可多見的厚味,鹿角菜、柳花菜是來自山野的清新小可愛,那麽“萱麻口袋”則玩起了懸念,吊足了食客的胃口。

吃萱麻口袋,本地人俏皮地形容為“背口袋”,細細壹看,盛裝萱麻糊的面餅真的有點像農民伯伯裝糧食的口袋,這也太形象了,但要想吃到這種美味佳肴,真的不容易。

采摘萱麻並非易事。因為萱麻的葉片邊緣布滿細密的毛刺,壹不小心紮到皮膚上,其有毒的汁液立刻使皮膚紅腫,並伴有火辣辣的刺痛感。

盡管萱麻會“咬人”,但到了聰慧的主婦們手裏,立刻變得活色生香,美味無比。

最簡單的萱麻做法自然是涼拌。我在隴南就吃過這道野菜,開水焯好萱麻葉,放入蔥花或蒜粒、紅辣椒絲,用青油熗鍋,放入鹽、醋調拌,那味道真是鮮美無比。

天祝巧手的主婦們從山野裏采來蕁麻,洗凈晾幹、磨碎,然後就是拌拌湯,這種拌湯實際上更接近“糊”,鍋中加水加熱,然後壹邊煮壹遍撒入豌豆面粉,拿筷子攪勻,呈糊狀即可。萱麻糊中要加入鹽和壹點蒜末來調味。

半發的面烙成油餅待用,這種面烙的餅筋道不容易破,搟制好的生面餅先要鋪在鍋底,然後將青油從鍋沿徐徐倒入薄餅底部,青油受熱後就會附著在餅的壹側,薄餅的另壹側不需要敷油,翻過時會將鍋底的余油吸附掉。美味的萱麻餅就這樣做出來啦!

吃“萱麻口袋”有壹定的講究,首先要會“背”,先用右手抓住“口袋”的尾巴部分,迅速提起後搭在左手虎口部位,口袋壹定要放平,不然“萱麻糊”就會流出。

農家樂的“口袋”做得小而精致,只用拇指和食指夾住不到寸寬的小巧“口袋”送入口中品嘗即可。壹種獨特的味道撲鼻入心,像草香又像藥香,更是讓人齒頰留香,回味悠長。

鹿角菜和柳花菜

天祝,坐落於祁連山東端,青藏、黃土、內蒙古三大高原交匯地帶,這裏氣候冷涼,雪水甘甜純凈,土壤酸堿適度,日照強度大,晝夜溫差大,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為人們奉獻出了壹道道高原山珍。鹿角菜和柳花菜是經常被人們並稱的兩種野菜。

人們最常說的鹿角菜是種生長在大海的石崖間,長約三四寸的海藻,因其形狀似鹿角,所以叫“鹿角菜”,味道極其鮮美。來自高山積雪中的“鹿角菜”又是什麽模樣呢?

鹿角菜淡綠色,寸許長,頂端叉開兩支角,就是濃縮了的鹿角,在海拔三千米的山林中才有。要請它出山頗為不易,因為它總是在樹的根須邊或者是苔蘚叢中藏著掖著呢。

新鮮的鹿角菜是翠綠色,幹菜發白稍呈淡黃色,經水發後,它壹剎那又變得生機勃勃,綠意盈盈。

鹿角菜是最原始的植物之壹,喜愛它的人不免贊嘆:它是直接從詩經裏遷徙來的吧!

開水裏泡好的鹿角菜,壹支支小小的鹿角都支棱起來,大有“呦呦鹿鳴,食野之蘋”之意味。

這樣美妙的山珍,素炒涼拌,各有擅長。嚼起來柔韌清香,美味極了。細細品咂,有壹股泥土和植物混合的清香。

柳花菜和鹿角菜相比,和塵世的距離似乎更近壹點,多寄生在野柳和樺樹上,是壹種菌類。遠遠看去,它就像柳樹上盛開的花朵,故有此名。

柳花菜采摘後晾幹,食用時泡發。在天祝鄉村的壹些市場,可以看到人們在售賣野生柳花菜,曬幹了,裝在小籃裏,那中淡淡褐綠色,像擰幹了水分的小荷葉。

柳花菜清油炒了,或者涼拌,香得簡直透徹心扉。味道是山野的氣息,是原生態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