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藍花美食城普洱

藍花美食城普洱

滇西有壹條從北到南貫穿全省的大河,名叫瀾滄江。

瀾滄江又被稱為“普洱茶的母親河”,雲南省整體地勢“北高南低”。瀾滄江中下遊海拔相對較低,緯度較低,陽光充足,土壤肥沃,自然條件極其適合茶樹生長。與其他地區相比,其所含茶葉更為豐富,所產茶葉更適合普洱茶的生產加工。因此,普洱茶產區主要分布在瀾滄江中下遊。

普洱茶主要有三個產區,從北到南依次是臨滄茶區、普洱茶區、版納茶區。

另外,還有壹些地區產茶量很大,比如德宏、大理、保山,中國以外的壹些地區也產茶,比如老撾、緬甸、越南。

雲南茶葉資源豐富,瀾滄江中下遊是茶樹起源和進化的重要地區。明清時期,由於政府大力推廣茶葉種植和茶葉加工,至今仍有大量栽培的古茶樹資源和古茶園。此外,還有許多野生茶樹和過渡性的古茶樹。

目前,在雲南省,樹齡超過1.20年的清代以前種植的茶樹占全省茶葉種植面積的2%。這些茶樹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古茶樹。

清末民初種植的茶樹,大部分在70-120之間,占全省茶葉種植面積的5%;

建國後(1949)90年代種植茶樹最多,占全省茶園總面積的90%以上。

90年代種植改造的無公害茶園,面積520萬畝,認證面積80萬畝,產量僅65438+萬噸。

據雲南省農業廳統計,2016年,雲南省茶葉采摘面積達575萬畝,雲南普洱茶產量達13萬噸,其中樹齡100年以上的古茶約占70%,產量約為10萬噸。

關鍵詞:最大輸出;大葉良種

臨滄因靠近瀾滄江而得名。臨滄茶葉資源豐富。茶區由於開發較晚,為古茶樹保留了大量原生態、無汙染的生長環境,是普洱茶產量最大的地區。茶園總面積654.38+0.3萬畝,其中野生古茶園40萬畝,栽培古茶園65萬畝。是世界古茶樹的搖籃,樹齡千年,上海最高,面積最大。雲南省三個國家級良種(猛庫大葉種、猛海大葉種、鳳慶大葉種)中有兩個起源於臨滄。

臨滄最著名的茶區是雙江縣猛庫鎮的冰島村和臨翔區的西貴村。這兩個地區的茶葉以“優質優價”著稱。此外,臨滄茶區的永德縣盛產普洱熟茶,鳳慶縣是滇紅的主產區。

茶樹代表

茶葉的壹般特征:

風味特殊,濃郁,微刺激,口感硬,湯質強,舌面味窄。

小貼士。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冰島和過去。

關鍵詞:普洱茶故鄉;茶樹博物館;兩個“最大”

普洱茶區分布著最原始的野生古茶樹群落、過渡性古茶樹和栽培古茶林。是世界茶葉產地和茶源中心之壹,也是普洱茶的故鄉。

普洱茶區野生茶樹群落分布廣泛,主要分布在無量山、哀牢山和瀾滄江兩岸,也是雲南省最重要的茶樹資源“博物館”。

茶樹代表

“兩個最大”之壹:

普洱茶區最具代表性的茶區是景邁古茶區。景邁茶區包括瀾滄縣景邁村和芒景村。有幾千年前種植的古茶園,都是栽培的古茶園。茶樹很老,百年以上的古茶樹隨處可見。這是雲南省目前發現的最大的連片古茶園。

“兩個最大”之二:

普洱市有最大的現代生態茶園——大渡崗茶園,連片茶園面積2萬多畝,從上面看就像是地球的指紋。

茶葉的壹般特征:

茶湯綿軟細膩,苦味淡,味微澀,香氣高。部分地區有特殊的蘭花香氣,甜度稍慢。

關鍵詞:茶馬古道起點;貢茶;河內外六大茶山

西雙版納茶區是普洱茶的原產地,包括壹市兩縣:景洪市、猛海縣、猛臘縣。

西雙版納有8.2萬畝古茶園,分布在兩縣壹市19個村。種植和制茶的歷史自東漢就有記載。西雙版納還是茶馬古道的源頭,普洱茶在明清時期達到頂峰。為了發展邊疆產業,解決西藏用茶問題,穩定邊疆,政府大力主導種植茶葉,西雙版納也成為當時最大、最受關註的茶葉產區。億邦的曼松普洱茶壹度成為貢茶,宮廷貢品。

西雙版納的地理環境和氣候非常適合茶樹的生長。古茶園保護良好,茶資源豐富,茶葉品質優良。茶葉的均價也是三大產區中最高的。

西雙版納茶區被瀾滄江分為兩部分。瀾滄江以東的地區叫江內,瀾滄江以西的地區叫江外。

河內六大茶山在歷史上赫赫有名,被稱為古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是後來逐漸興起的。

河中有六個古老的茶山:伊吾(曼薩)、伊邦、戈登、茫枝、曼轉和悠樂(基諾)茶山。

江外六個新茶山:南諾、猛宋、布朗、八達、何開和帕夏茶山。

茶葉的壹般特征:

江內的茶山以義烏茶為代表,茶湯甘甜,綿軟細膩,香氣持久,越老越好;

江外茶山以布朗山鄉老班長為代表。該茶湯味道濃郁,香味持久,內在品質豐富。

- ?以上是關於普洱茶產地的-

P.S .關於普洱茶妳還想了解什麽?可以在下面留言。我們會篩選壹些問題,在“普洱茶妳最想知道的X件事”中回復。

2017-04-21 ?東西茶葉店?(DXtea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