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信息都開始電子化的大背景下,什麽時候可以開始給寶寶看電視(包括DVD、電腦、電子 遊戲 、手機、pad等的視頻節目)以及每天可以看多長時間,都是家長們無法回避的問題。
不給寶寶看電視?想法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兒子壹歲多已經開始看電視了。在餵飯越來越艱難的情況下,婆婆為了讓兒子多吃幾口飯,只好開著電視讓他壹邊看《熊出沒》壹邊吃飯。沒隔幾天,寶寶起床第壹件就是跑到電視機前,指著電視機“嗯嗯嗯”,示意大人給他開。
兩歲的時候,帶兒子去社區醫院體檢,各項指標都很正常,身高更是高出平均值不少。正當我們為兒子體檢結果高興的時候,卻在檢查視力時遭遇了打擊:寶寶右眼有近視傾向!
“寶寶平時是不是經常看電視看手機玩PAD?”醫生問道。
“嗯。他最近對手機非常感興趣……”我和老公對看了壹眼,支支吾吾地回答道。
“兩歲的寶寶,每天看電視看電子屏幕的時間不能超過壹個小時。”醫生叮囑說,“家長也要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
醫生的話讓我們腦門直滴汗。隨著兒子壹天天長大,手機、PAD、電視越來越成為我們和他起沖突的原因。兒子開始在我刷手機的時候,從我手裏搶手機,在開機密碼頁面亂點數字。並且很快知道哪個APP是聽音樂的,學會自己點擊播放。壹旦大人把手機從他手裏搶回來,就開始大哭大叫。為了換取短暫的平靜,有時我們不得不讓他玩會。
不讓寶寶看電子屏幕的想法很美好,然而現實很骨感。盡管媽媽們壹再強調,家裏的老人寵溺寶寶,幾乎都在放縱他們接觸電子屏幕。而媽媽有時候壹個人在家帶寶寶,為了給做飯騰出點時間,只好打開電視給他看幾集動畫片。
我們都知道這些行為無異於飲鴆止渴。在3C產品橫行的大環境下,不讓寶寶接觸電子屏幕變得越來越難了。
寶寶多天可以看多長時間的電子屏幕?
自從醫生告知我們寶寶有近視傾向後,我們開始在網上研究有關嬰幼兒接觸電子屏幕的行為指南。目前這方面的規範指導較多地參考了美國兒科學會的研究成果。美國兒科學會素來“ 不提倡兩歲以下兒童接觸電視等媒體 ”。 考慮到電子屏幕席卷全球的趨勢以及對嬰幼兒的影響,最近美國兒科學會發布了新的指南,將寶寶看電子屏幕時間更新至18個月,具體內容如下:
視頻聊天是可以的
18個月以下的嬰幼兒應避免使用任何電子設備,與家人的視頻通話除外。視頻通話這種帶有互動性質的接觸電子屏幕的形式,對於18個月以下的嬰幼兒是適宜的。
這樣壹來,我們可以稍微放心地讓寶寶和外地的外公外婆視頻通話了。
盡可能陪寶寶壹起看
18個月至2歲的小孩,家長應該挑選高品質的節目或視頻,與孩子壹起看,幫助孩子搞清楚看的是什麽內容;
有些家長誤以為給寶寶看電視或是玩手機,自己就可以偷懶了。電子屏幕並不是代替我們安撫寶寶的“保姆”。如果希望寶寶能通過看電視學會壹些東西,家長應該也壹起觀看,壹邊看壹邊和寶寶溝通,幫助他更好地理解電視節目裏的內容。
2-5歲,每天看電視不能超過1個小時
5歲以下,在上床前1小時內應禁止使用任何電子設備
在家裏劃定壹個無電子產品區
家長與孩子玩耍時,手機應設置為勿擾模式。學齡兒童與青少年看屏幕的時間可由父母決定,父母做決策的標準是使用電子設備不影響孩子的睡眠、身體活動及其他有益 健康 的行為。父母還可以規定在吃飯等時間,在臥室等地點,不能玩手機、玩電腦或看電視。
兒童近視和看電子屏幕有關系嗎?
目前能證實的造成兒童近視的兩大原因:遺傳和環境。遺傳沒得說也改變不了,如果爸爸媽媽都是近視眼,孩子近視幾率會大大提高。 而環境方面,主要指的是戶外活動時間。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壹項研究發現:父母都是近視眼的兩組美國兒童,每天至少在戶外運動2小時的孩子,患近視眼的幾率是每天戶外運動時間不到1小時孩子的1/4。
另壹項研究顯示, 孩子們每周的戶外活動增加壹小時,患近視眼的風險就會降低兩個百分點。
而增加戶外活動的關鍵不在於活動,而在於戶外,眼科學者們的解釋是, 戶外明亮的光線有助於孩子視覺系統的發育,戶外強光可以刺激視網膜釋放多巴胺,多巴胺能抑制眼球的生長,讓眼球水晶體和視網膜始終保持在正確的距離上,這就預防了近視的發生。
國內不少大城市的孩子由於霧霾減少了戶外鍛煉時間,周末又是各種補習興趣班,平時宅在家裏看電視、玩手機, 看近處的時候太多,戶外活動的時間太少, 由此導致近視人群越來越多且呈現低齡化的趨勢。
在城市裏,人們的視線大部分時間都在5 米以內,妳根本無法跟孩子解釋什麽是地平線,因為根本就看不見!正是因為城市裏視野不開闊,缺少可以提供給孩子極目遠眺的環境,不需要用遠視,所以,他的遠視功能就會越來越弱。
現在的生活空間太狹小,孩子大多數時候都在室內活動,近距離用眼的時候很多,而孩子的眼睛適應性是很強的,它會自己調節去適應這個近距離。而且,在屋裏的時候多了,看電視、玩電腦的機會也就增多了,如果再不註意距離、姿勢,很容易讓眼睛過度疲勞,從而導致近視。
為了避免寶寶過早地近視,壹方面要註意盡量少接觸電子屏幕,以免讓眼睛過於疲勞;另壹方面要帶寶寶多接觸大自然,每天最好能夠保證三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
Hi,我是童姐。我是壹個3歲孩子的媽媽,也是孩子王首席 育兒 顧問,持有國家高級育嬰資格證,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壹樣的 育兒 顧問為寶媽們提供嬰兒撫觸、產婦催乳、寶寶理發、營養指導、母嬰護理、成長培育等服務,讓當媽媽變得更簡單!
對於孩子看電視這個問題,我覺得是“疏勝於堵”!壹味的阻止,並不能很有效的解決,尤其是現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電子產品層出不窮,我們要做的更應該是正確的引導和保護孩子。
對於孩子們長時間看電視的缺點我再羅列壹下,第3點我估計很多爸媽都不知道的:
1、有輻射。
只要是電子產品,都會存在輻射,只是強度不同而已。在現在家用電器遍布房間每個角落的情況下,我們能做的也只能是盡力的去減少輻射的機會而已。
2、對眼睛有傷害。
孩子們生性好動,雖然爸媽盡量會讓孩子看電視時盡量選擇往後坐,但是孩子壹不註意自己就跑到電視前面了,經常近距離的看電視容易對孩子眼睛造成傷害。尤其是父母是近視眼的家庭,更要保護好。
3、嬰幼兒期間經常看電視容易影響孩子的語言發育。
很多爸媽會發現,如果父母雙方都上班,平時與孩子交流較少,而孩子只能看電視的話,這樣的孩子通常說話都比較晚。現代醫學也證明了,長時間看電視與1歲半時有意識語言的出現較晚存在著因果關系。
4、影響到孩子飲食或者睡眠。
在吃飯的時候看電視,會讓孩子沒有心思安靜的坐下吃飯,睡覺前看電視,容易讓寶寶興奮,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
那我們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看電視呢?
1、規定好時間。
從小,爸媽要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壹日三餐要定時吃飯、晚上到點了要洗漱睡覺。然後在每天什麽時間可以看電視,這樣,通過限制看電視的時長來起到保護孩子的作用。
2、看電視的時候最好選擇爸爸或者媽媽可以陪孩子壹起看的時間。
如果爸媽白天都上班的話,盡量不要讓孩子開電視。把看電視的時間調整到晚上爸媽下班回來,或者吃飯以後。這樣,爸媽可以陪寶寶看電視,邊看電視邊和孩子做壹些講解、活動等,可以增強寶寶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增進與孩子的感情。
3、是不是小孩只能看動畫片?不壹定!
很多爸媽只會給孩子看動畫片,覺得其他大人看的節目,小孩不喜歡或者擔心對孩子不好。其實壹直讓孩子看動畫片,反而不利於孩子性格發育完善。多看看新聞,或者唱歌跳舞的節目,反而可以讓寶寶更活躍,還能通過壹些真實的反應 社會 現實問題的節目,爸媽引導孩子去對 社會 有壹個初步的了解。這樣孩子不會永遠活在那個童話的世界裏,性格更趨於完善,遇事處理能力也會更強。
4、吃飯的時候壹定不要看電視。
5、爸媽要以身作則,不能自己在那看電視,卻要禁止孩子看電視。
孩子的模仿能力最強,從2歲左右開始,孩子們就會有壹個叛逆期,如果爸媽總是壹味的以威嚴逼迫孩子不要看電視,而不能夠以身作則的話,孩子會委屈,會哭鬧。因為他們的世界裏,爸媽和他們是壹樣的,他們更註重模仿大人,而不是去分析大人的做法。
6、把看電視當成培養其他良好生活習慣的獎勵。
既然我們沒辦法完全禁止孩子看電視,那麽爸媽可以把每天看電視的時間當做孩子做其他家務活的獎勵。比如,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大小便的習慣,可以在孩子每天自己坐便盆的情況下獎勵孩子多看5分鐘。孩子自己洗了襪子,可以獎勵多看10分鐘等等。通過這樣獎勵的方式,又可以培養孩子獨立的生活習慣,還可以有效的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時間到了要關電視的時候,孩子也更容易接受。因為提前已經說好了看的時間了。
總之,看電視時個“疏勝於堵”的事情,壹味的禁止,不僅不能夠解決問題,還容易對孩子性格發育造成不利的影響,正確引導和保護孩子看電視,就從上面提到的6點做起吧。
關於看電視的問題,妳是怎麽解決的呢?
我不限制孩子看電視。
孩子小時候看動畫片、後來看電影、綜藝節目、紀錄片、足球等等。這些我們都沒有限制,而且基本上我們是和孩子壹起看。
前些日子播《歌手》時,我們每周五晚上準時收看。沒有想看的節日時,基本上每周看壹電影。
除了這些,有時候周末夜裏有球賽,孩子也會自己上鬧鐘起來看。時間和上學不沖突的情況下,我們都會同意。
最近我們開始盼著《樂隊的夏天》了,不知道什麽時候開播。
在不影響課業的基礎上,我覺得孩子應該多接觸壹些東西,包括交朋友、包括 旅遊 ,當然也包括電視、包括網絡。
孩子的生活不應該只有學習壹件事情,更不能因為要學習就讓孩子對周圍的壹切都不關心、不了解。
孩子喜愛的電視節目,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我認為是可以觀看的。比如我家孩子喜歡紀錄片、電影、音樂類綜藝節目,我都會讓他利用周末的時間看壹看。
在我看來,看電視是特別好的親子交流方式之壹。每次看完電影,我們都會進行簡短的交流,聊壹下影片中印象深刻的場景,或者電影看完之後的感悟。當然,有時間的話還是會去電影院看電影,電影院觀影效果當然更好。
看綜藝節目,我們也會交流,比如誰當天的狀態不錯啊,哪首歌曲好聽啊,誰會得當天的第壹名啊,等等。有時候,孩子還會給我講講哪首歌曲是幾幾拍,哪首歌的編曲特別棒之類的,雖然我也沒聽懂什麽,基本都是聽過就忘,但是我還是很願意多了解壹點小知識的。
其實,適當看電視挺好的,在不影響學習和休息的情況下,家長沒必要過多限制。
可是,有的家庭孩子就不同了,壹個是孩子的個性太硬,逆反意思強,由其是隔輩老人護理,對孩子的溺愛和護寵,是沒有原則的,這就更至長了孩子的任性膨脹,我行我素的習慣。
總體而言,長期看電視,對大人小孩都有負作用的,由其對沒有成熟的孩子會更加不利。
我家不限制看電視,不過不看那些肥皂劇或者動畫片,孩子小的時候看過壹些動畫片,還會看過壹些 科技 類的紀錄片,比如他很愛看《旅行到宇宙邊緣》。
因為我比較喜歡 旅遊 ,有壹陣看壹個電視欄目,是有關 旅遊 的綜藝節目,《花樣姐姐》《花樣爺爺》,兒子和我壹起看的,他喜歡在看到國外的壹處名勝古跡時就讓我暫停下來,他把它畫出來,比如比薩斜塔,埃菲爾鐵塔,凡爾賽宮,那時候他還在上幼兒園,畫的非常幼稚,但是我壹張張都保留下來,因為他畫的非常認真,非常可愛。
上小學之後,因為功課忙,基本就很少看電視了,不用特意限制他,白天會上學,周末我們都會帶他去郊區 旅遊 ,爬山,他自然而然的不喜歡看電視,閑暇時候很喜歡看書,現在已經開始看大部頭,看書也很快,我買的壹本俞敏洪的書,他半天左右就看完了,我看的都沒有他快。
所以,現在我家電視除了看春晚,其他時間沒有人想起打開。
壹直以為他看的快不會記住情節,我返回來問他具體說了什麽時,他卻也能很順利的答出來。
所以孩子看什麽,需要大人去適當引導,不要整天看壹些比較幼稚的,質量不高的動畫片;周末帶孩子多出去郊遊,不要讓孩子整天變成小宅男,不守著電視能還能做什麽?
我很少限制孩子做壹些事情,但看電視和吃不 健康 的食品卻例外。最近,我甚至準備將孩子每天20分鐘的電視時間取消。為什麽我這麽反對孩子看電視呢?
有壹次和壹位媽媽聊到這個問題,她認為,電視節目制作精良且益智,應該讓孩子去接觸,何況我們處於這個電子產品橫行的時代,這是不可避免的,她也害怕,如果不給孩子看電視,去了幼兒園,會不會和別的孩子沒有***同語言。
我理解她的想法。但我卻認為,電視中美麗的畫面及“教授”的知識,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閱讀來達到,而通過閱讀達到的效果,電視卻難以企及;孩子和小夥伴們並不是只有動畫片可以聊,孩子的 遊戲 來源於生活,來源於想象,遠比我們成人理解的更豐富多彩。
更重要的是,看多了電視會有很多我們意想不到的壞處:
1,看電視會阻礙孩子的思考能力。 由於電視色彩豐富,畫面多變,孩子多是被動的接受信息,在孩子看電視時,僅僅能刺激孩子的原始腦,思考區域還未被激活,畫面就切換。而在孩子的生活中,不論孩子在運動、與人交流還是玩玩具,所有的活動中,他們都在不斷地思考著。所以,孩子看電視的時間越長,孩子思考的時間就在減少。
2,看電視會影響孩子的專註力。 很多孩子看電視的時候十分“專註”,但是閱讀或者自由玩耍時,總是無法沈浸其中。這是為什麽呢?還是因為電視給孩子了聲光的高強度刺激,畫面壹般5-6秒就變幻,長期接受這樣的刺激,對於低刺激的事物自然無法產生興趣。
3,看電視會削弱孩子的想象力。 動畫片中人物形象、場景統壹,無法給孩子太多的想象空間,而講故事閱讀卻不壹樣。
看電視的壞處還不僅限於此,幼兒的成長要依賴於真實的世界,去體驗去感受去認知,由此他們才能構建自我,理解自己與世界的關系。
英國教育專家馬丁·洛森說:“如果妳能讓孩子在12歲之前不看電視,他們終生都將獲益。”與所有父母***勉!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
限制不是關鍵,關鍵是減少環境中的誘惑、想辦法引導他的心。
英國教育專家馬丁·洛森說:“如果妳能讓孩子在12歲之前不看電視,他們終生都將獲益。”
李敖說:“電視是批量生產傻瓜的機器”。
簡單來說,看電視會阻礙孩子的語言能力、想象力、專註力、感知力、身體協調能力、人際交往能力、 探索 能力、意誌力,還傷害眼睛。人在看電視時的腦電波和睡眠時的腦電波非常接近,大腦完全被動灌輸,身體也是壹種松懈狀態,這對大腦和身體正處於發育時期的孩子非常不利。越小越不利。嬰幼兒時期孩子需要在真實世界中發展和構建自我,壹旦把他們扔給電視,上學後智力會明顯比愛閱讀的孩子差;漸漸地電視看得多了用在其他地方的時間就少了,各種能力就難以發展。
不否定能從電視上了解到壹些東西,但和閱讀相比,它對兒童的智力刺激作用很小,所以智力啟蒙效果也很小。
懷孕的時候了解到電視對孩子的不利影響,就把有線電視停掉了。孩子出生後家裏的電視幾乎沒開過,只是偶爾會給孩子放些兒歌聽。孩子天天玩得很開心,我們大人離開電視後也逐漸充實起來,電視不再是我們的必需品。
搬新家時沒買電視機,但為了滿足我和老公閑暇時間偶爾看電影的需求便安裝了壹個投影。孩子那時候已經在幼兒園看過壹些喜歡的動畫片(幼兒園每周五放學前都會播放半個小時動畫片),偶爾我不在家他覺得“孤單”便會想起來看動畫片,爸爸就給他放映。有天放學後他跟我們說他好朋友每個星期壹看壹次動畫片,他想每個星期二看壹次,我和爸爸都同意了。結果後來我們都忘了,因為有更有趣的事情做所以我們就壹直沒想起來這個約定。
孩子已經有了壹個固定的生活習慣,每天放學後和小朋友們壹起玩耍,或者在家畫畫、做手工、看書、照顧花草、幫著我們做 美食 、做自己分內的家務,每天都被這些事情擠滿了根本想不起來看和電視機不壹樣的幕布。
所以少看電視的行動如果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做起,實現起來則容易的多。越早讓他與電視少接觸他的興趣點就越不會在電視機上,他會覺得看書、畫畫、很多東西都很有意思,在家長以身作則不看電視的情況下,他發現不了電視有什麽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即便在幼兒園看的時候覺得很好看,但只要壹離開電視屏幕就會被別的事物吸引。當然,如果他想看就讓他痛痛快快地去看,不要讓他有負擔,孩子會懂得感恩,如果家長體貼他,他會以懂事來回報。
如果孩子已經有了電視癮要盡可能地去引導,而不是單純地限制。首先大人要以身作則不看或少看電視,再多陪陪孩子,帶他打打球、做做手工、做做家務,培養他的興趣愛好,給他讀讀繪本帶他閱讀,養成閱讀的好習慣,相信在這樣壹個積極豐富的生活中不用妳限制他也會越來越遠離電視,受益終生。
ps:圖壹,帶孩子做的 美食 。圖二,孩子的作品^_^
看到這個問題我毫不猶豫的點進來了,想說壹下我的想法。
眾所周知,孩子長時間看電視不好。不論是對眼睛還是看著不好的畫面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不好。所以很多家長都會限制孩子看電視。或者是每天給孩子規定看電視的時間,如果孩子不遵守時間,就會強制性的關掉電視。
我家孩子現在三歲半,自從她出生後,我們家不管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看電視的時間就很少。後來她到了兩歲多,我給她定了巧虎早教節日,每壹集大概20分鐘時間,她才慢慢的看電視。
壹開始,她還是嚴格按照我們的約定來執行了,到了時間我說關就關,從來不反抗,後來她長點大之後有了自己的想法,每次都會跟我討價還價,說還要再看壹遍,不給看她就傷心的哭。
每次哭好久,然後不管我怎麽引導她轉移註意力,她都還是不開心,我覺得為了不讓再看壹遍電視,從而讓她情緒上傷心很久有點不劃算。其實孩子哭多了對大腦對身心的發育都不好。
後來壹次,她說還要再看壹遍,我就跟她約定最後壹遍,然後我就不管她了,去做我的事情了,結果到了時間她真的很自覺的關了電視。
從此之後,對於她看電視,我就只在她看之前跟她做好約定看多久看幾遍,然後我就不管她了,開始的時候她會超過規定的時間,看我什麽也沒有說,然後就自覺點關了電視。還會過來對我說不好意思今天超過了時間。後面,每次就真的沒有超過時間。
我發現,孩子其實也是很講誠信的,如果父母平時就是壹個很遵守信用的人,孩子也會潛移默化的變成這種人。孩子需要的是尊重,他想看電視的時候家長要尊重他的想法,其實如果家長尊重了孩子,孩子真的會感覺到的。
我知道有的家長會說自己的孩子完全沒有時間觀念,壹看電視就停不下來。其實這只是我們家長的想法,其實孩子的專註力也就是那壹會,那壹會專註的看電視,其他的時間就會分散註意力了,比如:玩會玩具啊,東摸摸西摸摸之類的。
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進行正確的引導,對孩子說:已經看了多長時間電視了,我們可以來做 遊戲 ,或者我們可以壹起來看書講故事等等,孩子之所以喜歡看電視,最大的壹個原因還是沒有人陪他玩耍,壹旦有好玩的,他們壹定會棄電視而遠之。
所以如果不想讓孩子長時間看電視,光是限制是不對的,我們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選擇,讓他們自己限制自己看電視的時間。
以前家裏畫面是這樣的:到了吃飯時間,大寶坐在電視機前壹動不動的看著動畫片,爺爺喊三遍、奶奶喊五遍就是喊不動大寶來吃飯,即使告訴她吃完飯可以接著看。爸爸直接去關掉電視,大寶開始撒牛哭泣。。。
現在的場景是,到吃飯點時,大寶主動關閉電視來吃飯,吃完飯後領著小寶玩會兒 遊戲 ,爺爺奶奶看會兒電視。要問怎麽做到的?經過和孩他爸商量,我倆采取以下三個方法,限制孩子看電視,感覺比較有效。
壹、立規則,指定看電視的時間和場景。
①每天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段為中午放學後和晚上吃飯前,單次看電視的最長時間為30分鐘,設置小鬧鐘提醒。
②如果有作業需要先寫完,才能看電視。
③如果到了吃飯時間,不論看到哪裏,必須先吃飯,吃完飯才能繼續看電視。
二、違反措施,強制鎖定兒童頻道,表現良好解鎖。
①如果違反壹次就會將全部兒童頻道鎖定(有線電視大約有5個左右動畫頻道)。
②表現良好三天,可解鎖任壹兒童頻道;表現良好壹星期,全部解鎖。
三、不看電視期間,多陪孩子做壹些親子 遊戲 。
晚上的時間較多,有了其它 娛樂 方式,孩子看電視時間就會自動減少,我倆決定,晚飯後無工作時都把手機放下,和孩子壹起做親子 遊戲 ,比如在家中玩捉迷藏、陪孩子讀故事、丟沙包、或者玩手影 遊戲 、搭積木。事實證明效果還是非常理想的。
執行兩個星期後,大寶就基本可以做到吃飯時主動關電視,晚上吃飯後不再看電視,而是壹起玩 遊戲 了。每個家庭的具體情況不壹樣,僅供參考!
會限制,但不會完全阻止。屏幕時代完全阻止是不可能的了,大人也做不到不看手機、不看電視,所以也不會要求孩子不接觸電視。
從壹定程度上來講,看電視也有好處,電視提供了壹條獲得信息的渠道,孩子通過看電視,認識到更多的事物,不同的 社會 角色、不同的分工,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認知水平、語言學習、拓寬詞匯量。
但考慮到兩點,壹是不利於小朋友的發育,比如視力發育,電視屏幕時強時弱的光線,快速閃現的畫面、跳躍式的變化,長期接觸對眼睛肯定是有影響的;二.看電視是被動接受信息,不能雙向互動,雖然孩子在接收信息,可長時間窩在屋子裏,無法輸出信息,也不利於孩子的 健康 成長。
所以,平時我會跟孩子壹起看電視,篩選壹下,有時我們還會壹起討論電視劇情,看二十來分鐘休息壹下眼睛和大腦。盡量還是多帶他去戶外玩耍,除了電視手機 遊戲 ,還有更多有趣有意義的事情值得他去做,讓孩子從父母那裏獲得能量和依戀,他自然就不會沈浸在虛擬的世界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