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那壹年我和李敖壹起乾杯吃燒肉

那壹年我和李敖壹起乾杯吃燒肉

那年,為什麽會跟李敖壹起吃燒肉?人生就是有那麽多的奇遇。

十三年前,我和壹起創業搞服裝電子商務的朋友約好壹同吃乾杯,乾杯是壹間1999年在臺灣東區創立的日式燒肉店,壹點也不誇張的說,乾杯開創了臺灣日式燒肉風潮,是當時臺北東區最熱門的餐廳,小小壹間店,永遠的煙霧彌漫人潮洶湧,最出名的就是每天晚上都上演的「親親牛五花」,只要現場接吻10秒拍照留念,就能獲得壹份免費的牛五花肉,這個活動讓店內墻上滿滿的都是親親照,甚至火到成了電視劇《敗犬女王》的經典橋段。

當我們站在臺北東區忠孝敦化捷運站出口外,等著其他遲到小夥伴時,壹個熟悉的人影正在壹旁東張西望拿著手機拍建築物,那是李敖!名人李敖,就這麽壹個人站在大馬路上,我們上前攀談要求簽名合照,李敖熱情地問我們要去哪?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我們就這麽地邀請李敖跟我們壹起去吃乾杯,而他竟然也就答應了,他說他和老婆吵架,被老婆趕出門也沒地方去,晚餐也不知道吃啥,幹脆跟年輕人壹起混混,看看現在年輕人都去哪玩。

和名人壹起用餐是種什麽樣的體驗?當我們走進店裏,全店都在看我們,讓人好尷尬,倒是李敖壹副興致盎然東張西望和店員攀談,超級超級友好,壹點架子也沒有,他說他也沒來過這種店,不知道什麽好吃,全部讓我們點,還慫恿我們這些年輕人,玩乾杯最經典的親親牛五花,當然沒人敢去親李敖,沒人敢....

當時我就坐在李敖的正對面,當所有人都喝的有點茫氣氛熱鬧到不行的時候,突然,烤架上正在烤的五花肉,噴油濺到我手上,我痛的反射性壹縮,這個動作不大,整桌朋友沒半個人註意到我,但是李敖註意到了,他「立刻」,真的是立刻,3秒不到,從口袋中掏出壹條手帕(是手帕!不是紙巾阿!)用相當擔心的眼神看著我,語氣緊張地說:「趕緊擦擦沒怎樣吧?」我不過就是被壹滴油燙到而已,壹般都不會緊張註意這種事,沒想到他卻註意到了,這種對女性體貼細心入微的態度,簡直是骨灰級的暖男,暖的跟碗熱湯似的。

結帳的時時,年輕人吃飯都是AA制的,帳單來了,大家很認真地算著,都說不要讓李敖付錢,李敖先是說,怎樣也要跟我們壹起AA阿,他也是年輕人!好吧,我們很認真的算算算算算,大概喝了酒腦子也不清楚,反正算了有壹下下,結果李敖直接把帳單拿去,看了壹眼說:「什麽?才4000塊錢(約人民幣800元),這麽便宜,還A什麽!我付掉,感謝妳們今天陪我,我非常開心。」說著就把服務員喊來,卡拿去,服務員看大師都說話了,沒敢讓我們這些小的再塞錢那頓烤肉,竟然就這樣被李敖給請掉了。

離開店家,李敖跟我們揮揮手,說飯吃飽了,他很開心,不過他該回家跟老婆請罪了,還開玩笑東張西望說,我就不跟妳們擁抱握手道別了,免得有狗仔又偷拍,說我跟壹群妹妹出來吃飯了,那壹頓是我活了34年來,最神奇的壹次名人聚餐,那次之後再沒機會跟級別這麽高的名人同桌面對面吃飯,回憶總是讓人難忘卻又不感觸碰,壹頓空前絕後與李敖的聚餐讓我再也沒能踏入乾杯,深怕再也無法感受到那壹餐的美好,直到十三年後,我在上海,再壹次遇見老乾杯。

在上海的臺灣人圈子,資訊流通地相當快速,壹家臺資的餐廳開業,所有臺灣人都會第壹時間收到第壹手消息,老乾杯三個字就這麽地出現在我的朋友圈當中,座落高大上的外灘五號五樓,和另壹家也是赫赫有名的臺灣麻辣鍋餐廳太和殿比鄰,盡管位置並非面朝黃埔江,在裝潢上卻壹點也不馬虎。

朋友圈裏壹篇篇美食探店推薦介紹,詳細介紹了這家外灘五號老乾杯的高大上裝潢設計,「和式風情」、「不規則格柵」、「綱繩之墻」、「光源祭典」,各種不明覺厲的設計理念,把我刷的暈頭轉向的。

「約嗎?」上海輔大校友會的微信群彈出這樣的信息,恩...我好像忘了說,乾杯集團的老板,是我輔仁大學的校友算是我學長吧!雖然不認識,但是好歹是同校,學長從臺灣來上海開店,怎麽能不約?於是十三年前我走出臺北東區的年輕平價品牌的乾杯,十三年後,我踏入了上海外灘五號成熟高端品牌的老乾杯。

老乾杯作為乾杯集團的高端品牌,國際級的空間設計大師打造的華美裝潢,藏在地面下的排風管道保障用餐環境空氣品質,滿場貼心親切的臺籍服務人員,真正讓這家店在外灘五號賣到人均500的價位,是8~9級以上冷藏熟成的澳洲和牛,谷物飼養450天以上產地直送。

久未踏入這家店,更何況是升級版的老乾杯,面對琳瑯滿目各種專業說明的肉品菜單,說實在話,真的不知道如何點單,最簡單的方式,直接套餐上桌吧,在這種高端的店裏,信任他們的專業,就是菜單壹闔,把點菜的任務交給店家。

看似平凡無奇的壽司卷,壹入口第壹個感受到的是醬燒牛肉的濃郁鮮甜,逐漸擴散在柔軟的壽司米粒與芝麻之間,久久難以忘懷。

紅酒與牛肉最是搭配,澳洲和牛經過紅酒慢燉,釋放出最大程度的肉香,烘烤過的面包沾上醬汁壹同入口,絕配。

店家大力推薦的韓式生牛肉,只有最新鮮的牛肉能夠生食,獨家醬料調配,挖上壹小杓放在脆餅上,每壹口都讓人食欲大開。

主廚的專業連色拉都不放過,每日采購不同生鮮食材,精心配置的日本色拉,這壹天我們吃的是蟹肉牛油果色拉,作為壹間肉食主題餐廳的色拉,這壹碗用心。

這壹餐的重頭戲-「澳洲和牛」燒肉,竹葉上壹片片現切的澳洲和牛,各種部位肥瘦相間,那如雪花般的油花光看就讓人食指大動,貼心的服務,免去讓賓客自行動手糾結燒肉時間長短,每壹桌都有專人桌邊服務烤肉,讓每塊頂級肉品,都在恰當好處的火候下呈現最完美的壹面,於是,我再也不用擔心烤肉烤到壹半被油噴濺燙傷的困擾。

壹片接壹片美味的燒肉下肚,總覺得還有那麽點失落,好似缺了什麽?無肉不歡,無米不飽,來老乾杯吃燒肉,有壹道餐點不能錯過「雞肉釜飯」,釜飯是日本傳統的飲食烹調方式,老乾杯將鍋釜中置入秋田小町生米、高湯、搭配各式各樣的材料放入炊煮,壹粒粒晶瑩剔透的米粒,吸飽了高湯汁,幹吃是滿口的香,倒入茶湯二吃暖心又暖胃。

這頓飯吃的安靜,我和對面的朋友兩人靜靜地品嘗頂級美味,他刷著手機微信發著朋友圈曬著在外灘吃高檔燒肉,而我?妳猜到了,我回憶著十三年前與李敖的那頓乾杯燒肉。

十三年,能改變多少事情?我從20出頭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姑娘長成了奔35的已婚婦女,從臺北飛過了壹個海峽來到上海定居,從電子商務創業者變成文化創意自由撰稿人,乾杯從臺北東區巷弄裏年輕人嘻笑玩樂的乾杯,成了上海外灘歷史建築裏低調奢華的老乾杯。

十三年,妳說李敖還會記得那壹年他和老婆吵架被趕出家門時,和壹群年輕朋友在煙熏火燎的小店裏吃的那頓日式燒肉嗎?如果李敖來上海,如果他到了外灘五號這兒來吃老乾杯,如果...沒有如果,這頓沒有名人跟我們搶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