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文昌雞、加積鴨、東山羊、和樂蟹 的來歷和作法?

文昌雞、加積鴨、東山羊、和樂蟹 的來歷和作法?

壹、文昌雞

文昌雞因產於海南文昌而得名。傳說此地有個潭牛鎮,鎮北有村,多榕樹。村野之雞食榕籽、覓昆蟲,雖生長緩慢,翅短腳矮,卻肉質滑嫩,皮薄骨酥,香味甚濃,是餐桌上好美味。

明代有壹文昌人在朝做官,回京時曾帶文昌雞孝敬皇帝。皇帝品嘗後稱道:“雞出文化之鄉,人傑地靈,文化昌盛,雞亦香甜,真乃文昌雞也!” 由此文昌雞譽滿天下。

海南人吃文昌雞,傳統的吃法 是白斬(也叫“白切”),最能體現文昌雞鮮美嫩滑的原質原味。同時配以雞油 雞湯精煮的米飯,俗稱“雞飯”。海南人稱“吃雞飯”即包含白斬雞在內。

二、嘉積鴨

相傳加積鴨是300多年前由華僑從馬來西亞引進的良種鴨,故稱“番鴨”。其長相別於本地的草鴨和北京鴨。它形體扁平,紅冠黃蹶,羽毛黑白相間。

由於加積地區飼養番鴨的方法與其他地方殊異,故其脯大、皮薄、骨軟、肉嫩、脂肪少,食之肥而不膩,營養價值高,故人們把加積飼養的番鴨稱為加積鴨。

壹般加積鴨有白斬、板鴨、烤鴨三種食法,但以“白斬”最能體現原汁原味,固而最為出名。

三、東山羊

東山羊產於萬寧縣東山嶺,毛色烏黑,肉肥湯濃,膩而不膻。東山羊通體呈黑色,它的性成熟較早,三至六月齡即性成熟,母羊5至8月齡即可配種,公羊十至十壹月齡可開始利用。母羊年產1至2胎,產羔率150%-200%。東山羊適應性很好, 既可以適應放牧, 也可以適應舍飼。

東山羊的食法多樣,有紅燜、清湯、椰汁、幹煸及火鍋涮等多種吃法,配以各種香料、味料,經過滾、炸、紋、蒸、扣等多種烹調。每種吃法都有各自的特色,但總得來說,就是好吃。

四、和樂蟹

和樂蟹是海南最負盛名的傳統名菜之壹,與文昌雞、加積鴨、東山羊並稱為“海南四大名菜”。和樂蟹產於海南萬寧縣和樂鎮,以甲殼堅硬,肉肥膏滿著稱。和樂蟹得烹調方法多種多樣,蒸、煮、炒、烤,均具特色,尤其以“清蒸為佳,既保持了其原味之鮮,又兼原色形之美。

擴展資料

對文昌雞的描述,最早見於清代的《嶺南雜事詩抄》。書中稱“文昌縣屬有壹種雞牝,而肉若牧肉,味最美,蓋割取雄雞之賢,納於雌雞之腹,逐不生卵,亦不司晨,毛羽漸疏,異常肥嫩。以其法於他處試之則不可,故曰文昌雞”。這種雞是經過閹割的公雞,海南俗語叫“雞閹”。

據傳,文昌雞的祖先發源於海南島文昌縣的潭牛鎮天賜村,村裏有幾棵大榕樹,樹籽滿落地上,樹籽富含營養,家雞啄食,體質極佳。從光緒年間開始,壹代代的生化作用之下,就逐漸養成了身材嬌小,毛色光澤,皮薄肉嫩,骨酥皮脆的優質雞種。

百度百科—海南四大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