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記憶中的美食--炸響鈴

記憶中的美食--炸響鈴

在我家,炸響鈴是壹道過年時才能吃上的菜,平時的餐桌上,很難見其身影。這也倒不是因為金貴或者食材難得亦或是制作復雜,而是因為母親平時工作太忙,只有到了過年時節,才有那閑工夫和閑心思去做。

之所以這道菜叫響鈴,與它的口感和形狀脫不開關系。剛炸好的響鈴,外皮酥脆可口,嚼起來會發出脆響;其中包裹著的肉末呢,味美多汁。再加上形狀像壹個鈴,故名“響鈴”。響鈴的味道,對我來說,是壹口入嘴,三日都不敢忘卻。是我最喜歡的壹道菜。剛炸好的響鈴,適合蘸著番茄醬吃,也可以直接吃。此外也可以下火鍋,或者和其他菜同炒,各有風味。我最喜歡的是響鈴煮湯。鍋中先放入生姜、大蒜,炒出其香味,接著依次放入香菇,金針菇,香腸等,加入壹大勺高湯,等湯咕嚕咕嚕開了,再倒入切好的響鈴,放幾片青菜葉,稍煮幾分鐘,就可以盛起來了,最後撒上蔥花,叮,響鈴湯就做好了!

汪曾祺老先生也曾在《豆腐》壹文中提起過響鈴。“杭州知味觀有壹道名菜---炸響鈴。豆腐皮(如過幹,則少潤壹點水),瘦肉剁成細餡,加入蔥花細姜末,入鹽,把肉餡包入豆腐皮內,成壹卷,用刀剁成寸許長的小段,下鍋炸得餡熟皮酥,即可撈出。油溫不可太高,太高豆皮容易糊……”在這裏面,汪老詳細介紹了響鈴的做法和註意事項。不過,與汪老不同的是,我家的媽媽常常是用豆皮裹好了肉餡就放入鍋中炸,常常還會炸兩次。第壹次是慢炸,炸出來的響鈴並不酥脆,然後再切成壹段壹段的。第二次再把切好的響鈴復炸。復炸以後,響鈴就變得酥脆可口了。媽媽為了方便,過年時常常會壹次做很多,炸了壹次以後就放入冰箱冷凍。等以後有客人來了以後做。

每每母親告訴我,今天要開始做響鈴了,我就會意識到:呀,快過年了。母親的習慣,是在過年前幾天開始準備炸響鈴、炮響(以後會介紹)以及蒸獅子頭等。壹大早,母親就和父親出門,去市場上買最新鮮的三層肉。買回後,洗凈,剁成肉末。然後加入姜末,蒜末或者蔥白末。不過,我家不愛吃蔥,所以壹般是姜末和蒜末。然後再放入壹點陳醋、醬油、少許鹽調味,有時也會放豆瓣醬或者黃豆醬,依個人喜好決定。之後用力攪拌,直到均勻為止。再覆上壹層保鮮膜,給肉壹點時間入味。約二十分鐘以後就可以開始包了。鋪開壹張豆腐皮,放入適量的肉餡,攤成長條狀,仔細裹好。鍋內油溫至七成熱,就可以下鍋開始炸了。炸的過程中,油溫的控制很重要,不可太高,太高了會炸糊;也不可太低,太低了會炸不脆。這些都需要經驗的積累,不是領會了字面意思就可成功的。

現在長大了,母親的工作也開始閑了下來,有時間在家搗鼓吃食了。知我愛吃響鈴,也常常會做壹些在冰箱裏備著,等我回去做給我吃。可是,年歲漸長,有些小時候愛吃的東西,長大了卻避之不及。成年後的我們,因為生活和其他原因,變得無趣。油膩的東西,吃了怕發胖;甜膩的東西,吃了也擔心發胖或者對身體不好。不似孩子,來者不拒,吃得滿口香甜。現在的我,也為了身材,拒絕各種油膩、油炸的食物,響鈴味雖美,我卻只敢取壹口而已。所以母親看著我,覺得有些訕訕的。小時候愛吃沒時間,長大了有時間做卻不愛吃了。時光就是會如此無情地改變壹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