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即使在他快要死的時候,加賀鄭龍仍然沒有放棄他對妻子加賀百合子的愛。他壹直很擔心妻子去世時,身邊沒有人照顧她,所以他對來看他的兒子說:“我死的時候不要和我在壹起,我想自己死。”
加賀父子之間的悲劇在於,兩人都把愛埋藏得太深,親人之間沒有說出口的愛,恰恰成了築起父子隔閡的高墻。與死亡相比,加賀鄭龍更害怕見不到兒子。也許正因為如此,臨終前的父親告訴護士,他終於可以擺脫肉體的負擔,自由地看著兒子。
“淺薄的生活和豐富的美”
東野圭吾小說中的許多人物為愛殺人。殺人是他們表達愛的方式,這對住在博美的父女來說再合適不過了。無論是在看書還是看電影的過程中,讀者/觀眾都會對殺人時的場景感到恐懼,並在另壹端同情某些嫌疑人犯罪背後的隱藏情感。
父親每次犯罪都有壹種不得已的感覺,因為他不能讓別人認出本該跳樓自殺的自己,不能讓自己的存在毀了正在努力攀登現在事業高峰的女兒。淺博美不忍看著父親被燒死,所以他選擇掐死父親,這樣他就不會在自殺的過程中遭受太多痛苦。
在被這對父女的情感感動落淚的同時,他只關註家庭幸福而危及他人生命的行為讓觀眾感到這種父愛過於沈重甚至是畸形的。電影結束後,我們漫不經心地問自己:如果我們陷入了這對父女的處境,我們會做出什麽選擇?
本片包含了謀殺、自殺、出軌、師生戀、抑郁癥、校園霸淩、高利貸等諸多變態元素。,但最終的核心依然是“愛與犧牲”。本片以多線敘事的方式將這個復雜的案件呈現給觀眾。
加賀恭壹郎無疑是幸福的。他為了自己的安全避開了其他聚會,壹直在遠方思念著自己的母親,也有壹個不茍言笑深愛著他的父親。淺居博美怎麽辦?雖然有來自父親深深的愛,但這種沈重的愛似乎有點病態。而那個在外面養了壹個漂亮男孩,為了躲避高利貸而離家出走的母親,最終把她和父親逼入了絕境,卻從未教會她任何為人母的道理。
如果有時間,冰冰強烈推薦大家去看這部電影。
(本文完)
喜歡影視劇、美食和旅行的天秤座80後妹紙,喜歡壹切新奇溫暖的事物。
如果妳喜歡我的文章,請留言與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