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最難吃的4碗面,只有本地人愛吃,外地食客慕名而來,敗興而歸

最難吃的4碗面,只有本地人愛吃,外地食客慕名而來,敗興而歸

中國人最古就愛吃面條,無論南方還是北方,據考證,面條就是起源於我國,至今已有幾千年的 歷史 了,面條最開始是以片裝的形式制作的,到了宋代才出現條形面條,到了清代面條就出現各種的做法,時至今日我國各省幾乎都有自己特色的面條,光福建省就有不下10種面條,比如福州線面、沙縣拌面、莆田鹵面、廈門沙茶面、漳州鹵面、泉州面線糊、莆田媽祖面、尤溪大條面等等,口味也別具特色,如今全國有將近上百種面條制品,這其中包含了壹些另類的面條,因為只有本地人愛吃,下面就來看看最難吃的4碗面,只有本地人愛吃,外地食客慕名而來,敗興而歸!

1、洛陽漿面條

洛陽漿面條又稱漿飯,是河南洛陽壹道特色小吃,因制作的湯水與眾不同,食用發酵後的豆漿煮制而成,這股酸爽的味道就像老北京的豆汁,那股味道真是壹般人接受不了的,但是本地人絕對這都 美食 樂此不疲,寧可三日無肉,不可壹日不食漿面。漿飯熱三遍,金子也不換、漿飯熱三遍,給個縣官也不幹等多種說法。

漿面條在洛陽的發展 歷史 年代久遠,已無法考證。關於漿面條的來歷,據傳說是當年漢王劉秀被敵人追殺,逃生時偶遇這道 美食 ,後來經過時代的發展,就形成了如今洛陽的漿面條。如今在洛陽各地都能吃到漿水面條,好多遊客也是慕名而來,但是吃過後只有吐槽,壹時半會很難適應其味道,就像老北京的豆汁,喜歡的人把豆汁當飲料喝,不喜歡的聞氣味就避而遠之了。

2、貴州旺腸面

旺腸面是貴州的特色 美食 小吃,這道面條榮登難吃的面條主要是因為這道面條實在是重口味,旺的意思就是豬血,腸就是豬大腸,加上面條就是這道小吃的主要食材。據說腸旺面始創於清朝末年,在壹百多年前,貴陽北門橋壹帶肉案林立。豬血和豬腸供應不斷,這為了旺腸面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食材。對於肥腸,好多人是吃不習慣的,清洗再幹凈,吃的時候也能感覺壹股異味,不過本地人就是非常喜歡這口,越嚼越香,如果旺腸面沒有肥腸的點綴,就好像少了靈魂壹樣。

3、老北京炸醬面

老北京炸醬面是壹道地道的北京小吃,北京人非常喜歡吃炸醬面,可以說家家都會做,而且都認為自己家做的炸醬面最好吃,現在媒體經常報道壹些藏在京城胡同的小吃,有些真是徒有虛名,就比如壹家號稱北京最好吃的炸醬面,謝霆鋒還去打卡,我特地還慕情而來品嘗,結果這臉打得那就壹個響,面條不勁道,炸醬齁鹹,來這吃的全是 旅遊 團,就像火車站的快餐壹樣。

正宗的老北京炸醬面的炸醬結尾講究,黃醬必須先用蒸鍋蒸壹遍,然後再炸,用的肉壹定要五花肉,炸制金黃出油時放入切碎的蔥白,蔥白炸到變沒有時放入黃醬,壹邊不停攪拌,壹邊炸制,然後二次放入蔥白,沒有個把小時根本炸不出上好的炸醬,現在商家哪裏有這些時間和精力制作,都是偷工減料圖省事,那怪外地人都說北京炸醬面非常不好吃,也難怪,正宗的炸醬面您吃不到,北京人也吃不到的。

4、河南燴面

燴面是地道的河南特色 美食 ,在河南各地市都有自己獨特的燴面,燴面靠著壹碗濃湯風靡整個河南,用上等羊肉、羊骨壹起煮五個小時以上,先用大火猛滾再用小火煲,下七八味中藥,煲出來的湯白白亮亮,猶如牛乳壹樣,所以又有人叫白湯燴面。配以黃花菜、木耳、水粉條。上桌時外帶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其味更鮮。因為面香肉爛,味道濃郁,而且價格便宜,它成了中原地帶最典型的風味小吃。

外地人來河南出差 旅遊 都會品嘗河南的燴面,很多人都被燴面的濃湯所征服,那股膻味真是讓人難以下咽,本地朋友說現在河南燴面的湯根本不是熬制出來了,都是勾兌的,壹袋羊骨高湯,可以勾兌壹百斤的清水,絕對讓妳吃出來羊湯味,必須的有膻味。10幾元的羊骨高湯,省去了商家所有的原材料,省去了4、5個小時的熬制,所有的費用都省去了,壹碗10元的燴面利潤自然就多了。也正因此,河南燴面的口碑壹落千丈。

結束語

好的 美食 必須需時間和精力制作的,食材上也是需要時令的,什麽季節該吃是什麽食物,就像雞肉,三個月出欄的童子雞和壹年的柴雞味道自然不壹樣,商家為了追求高額的利潤,各方面都偷工減料,消費者吃到的全是人工的添加劑,所以好多人都說現在的東西不如小時候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