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專家在古墓中發現的面條,改變了哪方面的歷史?

專家在古墓中發現的面條,改變了哪方面的歷史?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作為人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各地區自然是在這數千年間,產生了屬於自己的飲食文化。比如說英國的黑暗料理,在網絡上也是頗為流傳,還有日本等地的以海鮮食物為主食的文化,還有以面條為主食的意大利地區。

這些地方都是以自己地區的食材為基礎,創造出了屬於自己的飲食文化。而我國的面積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在每個地區,都存在著自己的飲食文化,還形成了北面南米的分布。目前在國際上,意大利被公認為面條的發明國,但是隨著考古的研究發現,意大利的地位很有可能要受到來自四千年前的挑戰。

在2002年,青海壹帶發掘出了壹座古墓,考古專家們鑒定之後認為,這座古墓已經有了將近四千年左右的歷史。而在打開墓室之後,因為時間實在是太久了,因此考古隊也沒有在其中找到什麽有價值的東西。

但是在仔細清理墓室之後,專家們居然在墓室的角落裏,找到了壹個倒扣的陶碗。在這個陶碗的下面,居然有著四千年前的面條。如果這只是普通的面條,那麽對專家來說其實沒什麽特別的。但是特別的地方就在於,這可是四千年前的古墓啊,為什麽會有壹碗面條出現在這裏呢?總不可能有人特地進來古墓還帶面條進來吃吧?這壹下子就激起了專家們的好奇心。

要知道在四千多年前,專家們認為這段時期是處於新石器時代的。而在這個時代,當時的人類是基本沒有農耕的現象出現的。而且在我國的史料記載裏,真正出現了農耕情況的時期,是在大禹的時代。

當然了,大禹是不是真正存在的人,現在還是爭論的,專家們也沒有找到確切的證據。但最起碼,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遠遠要早於大禹的時代。也就是說那時候人們的主食,很有可能都是靠狩獵野獸,采集植物來獲得的。

光是出現面食這種需要小麥的東西,就足夠讓人驚奇了。更何況面條在面食文化當中,也算是制作的工藝相當繁瑣的東西了。因此在面條出土的時候,專家們對此都感到了非常的震驚。特地將其保護好,送到了專業的研究所當中,進行詳細的鑒定。

在專家們花了數周時間,進行了多次鑒定之後,結果真的研究出來了,這個面條的確是“面條”,只不過不壹樣的是,這個面條是由小米粉做成的,而不是小麥粉做成的。

當然,這個面條因為時間問題,早就變成了硬邦邦的化石,沒有了多少文物的價值。但是在歷史上的影響,卻是相當深遠的。如果要仔細追究的話,這個面條很有可能會對目前我們了解的歷史,產生極大的變化。

畢竟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能夠做出面條,就意味著很有可能出現了小規模的農耕文化,而產生了農耕文化之後,文化和科技技術必然有著極大的發展,若是能夠找到更多的那段歷史的文物,證明這壹點的話。或許考古專家們,就能夠將新石器時代中出現的空白,進行更完整地填補了。

而且目前我國的史料記載裏,我國面條最早出現的時期,是在近兩千年前的東漢時期。比在歐洲的意大利,要晚了將近數百年時間。在上個世紀意大利境內發掘出來的古羅馬遺跡裏,發現了關於古羅馬人在和面和切面的壁畫。

也正是因為這些壁畫的年代和內容,人們才真正確認了面條的發源地,是如今的意大利地區。之後的多次考古調查,也證明了這壹點確實不假。直到今天,意大利面依然是在世界範圍內,頗具盛名的西方美食。

但是隨著這碗面條的出土,這很可能要改寫意大利面條起源的歷史了。畢竟相比之下,我國要早了將近兩千多年。對此,就連《自然》雜誌也特地發辮了關於這個面條的報道,承認了中國才是真正發明了面條的國家。

雖然對於我國專家們來說,這碗面條背後的歷史意義,要遠高於這種虛名。但是對意大利來說,卻不是這樣的。就像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壹樣,面食文化對她們來說,也是壹種深入骨髓的飲食文化了。面條更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象征,出於這種原因,目前在國際上有不少人都認為,這個面條很可能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