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區以山城都市風貌、革命紀念地、抗戰文化史跡、城市園林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風光為特色,是集觀光、遊樂、會議、展覽、度假、購物、美食等為壹體的旅遊中心。重慶因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18.6℃,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盛夏最高氣溫可達38℃至39℃。冬春多濃霧,年平均霧日100--150天,有“霧都”之稱,頓時山色盡消,江岸不分。整個山城進入“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神秘境界。又被稱為“山城”、“火爐”、和“霧都”。 重慶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公元前11世紀商周時期,巴人以重慶為首府,建立了巴國。重慶古稱楚州,公元581年隋文帝改楚州為渝州,重慶始簡稱“渝”。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抗戰時期,重慶曾為國民政府陪都。建國初期,重慶是西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為中央直轄市。1954年西南大區撤銷後 改為四川省轄市。1997年3月14日,經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議批準,撤銷原重慶市,設立重慶直轄市,管轄原重慶市和萬縣市、涪陵市、黔江地區。 重慶目前是我國面積最大、行政轄區最廣、人口最多的中央直轄市。全市幅原面積8.2萬平方公裏,轄原重慶市和萬縣市、涪陵市、黔江地區的43個區市縣。1996年末全市總人口3022.7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445.67萬人,占總人口的80.91%,非農業人口577.10萬人,少數民族人口170多萬人,占總人口的5.72%,主要聚居在重慶市的東南地區。 重慶終年和風輕拂,林木蔥翠,山水竣秀。市區高阜園林,別具風格。
枇杷山公園聳峙居中,是了望全市,欣賞重慶夜景的最佳處。
被譽為“山城花冠”的南山公園,奇花異草,千姿百態,爭芳鬥艷,四季飄香;其中黃山,別墅幢幢,多是“陪都”遺址。
市郊南溫泉公園、北溫泉公園,溫湯宜人(38°),巖壑幽深,景色迷人;
四面山自然風景區,配置成趣,盡人揣猜,移步異景, 遊人恍若置身於藝術畫廊之中。
驅車大足,唐末兩宋以來的五萬多軀摩巖石刻雕像,足飽眼福。
陪都遺跡:重慶,由於它在我國政治、經濟、歷史和文化上的重要地位,特別是抗日戰爭以後,這裏成為戰時中國的陪都。現有辛亥革命先烈紀念碑,鄒容和鄒容烈士紀念碑,第壹張《重慶日報》、張培爵烈士和他的紀念碑,楊公和“三.三壹”慘案殉難烈士紀念碑與大型浮雕,張自忠將軍墓,馮玉祥及其故居,馬寅初和寅初亭。盧作孚和民生公司、陶行知和育才學校,《新華日報》舊址、宋慶齡舊居、郭沫若舊居、老舍舊居、林園、黃山蔣介石官邸、孫科舊居—圓廬、宋子文公館、孔祥熙官邸、“二陳”南山別墅等等。
由重慶乘船順流東下,可飽覽川江的小山城長壽,巴國古都涪陵,傳說中的陰曹地府豐都;登上拔江聳翠的疊樓石寶寨,立祠江邊的雲陽張桓侯廊等風物文績,再經蜀後先主劉備托孤的白帝城,進入夔門,就可以盡情地欣賞“長江小三峽”和 “長江三峽”的風光了。
重慶到成都坐城際列車三個半小時到四個半小時(338KM),坐大巴四五個小時(380KM左右),不是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