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對於華人來說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小時候最盼望的日子就是過年,除了有壓歲錢、新衣服外,還有各種令人垂涎的美食。雖然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魚大肉也不再是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到,但那些具有年味的傳統食物,仍然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角。如果過年的時候不吃這些美食,總感覺缺少了些什麽。那麽春節的美食怎麽拍呢,下面和我壹起來看看吧。
壹、食物拍攝思路要點
1.食物的材質
個人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不同食物質感不同,松軟的、酥脆的、細膩的、肥厚的、油滑的等等……針對不同材質要用不同的光(影棚布光大部分人沒興趣就不講了)高端食物攝影的'話還會有個專門的food stylist給食物做「造型」,通過壹些「化妝」讓食物呈現的更美味:食材光澤的潤色,配料的體現,等。我們壹般人日常能做的就是讓食物擺放的好點了。
2.品嘗的環境/氛圍
拍攝上的常用手段就是,整體明亮、稍微偏暖點(比如煎炸食品、烘烤面制品等,但要註意拍攝食品大多追求色彩的正常還原,尤其是拍攝涼菜、西式點心、快餐壹類的照片,切忌重度PS)布置上的常用手段就是突出食物就在妳眼前的感覺。比如下圖這個熱騰騰剛出爐的感覺。
3.料理的手藝
新鮮(蔬菜噴點水)、可口、衛生、漂亮。這也是Stylish的壹部分。
這3點基本的做好,那就是張不錯的照片了。
二、拍攝食物的技巧要點
1.不要用廣角
這是我首先想說的,對新手來說可以算是最基礎最直接有效的壹個建議。因為料理大多數體積不大,廣角拍食物的話拍攝距離往往會比較近,這就導致了廣角畸變的加深。這個畸變會破壞前面說到的要點的前2個:材質和環境。餐具(尤其盛料理的盤子)若有明顯的透視畸變的話,會大大減少身臨其境的感覺,或者說是,不親切、陌生。
如果不得不用廣角,那盡量別把盤子整個都拍進去——也就是拍特寫。這樣可以弱化廣角的畸變。不過太湊近了會影響到後面說的景深問題,得看情況抉擇下。食材也是類似的情況。貼近人眼的、原滋原味呈現方式是我推崇的。
2.控制好景深
很多人估計對拍食物的就是無腦大光圈,其實不管是人像還是靜物攝影,很多時候景深是區別高端攝影與低端攝影的壹個重要參考。對於食物這種體積小,很容易拍成淺景深的任務,景深的控制更是顯得重要。被攝體虛化越少,材質就越清晰,食材的大量細節是勾起食欲的關鍵。
高端攝影裏見不到半點虛化是很正常的事。知乎裏的圖比較小,實際印刷在大開本的菜單上的話是非常爽的。高端餐館時不時要體現整體的奢華,多個料理壹起呈現,那更得用小光圈了。同時也更用不得廣角了。
3.突出食材
壹些食物可以切開來,突出所用的食材,可以很好的勾起人的食欲。
4.俯視拍攝
壹開始說的兩點,實際上已經對壹般用戶來說比較頭疼了。傻瓜機/手機壹般都是廣角,景深也難控制好。為了解決這些,俯視拍攝是個很好用的技法。in stagram裏有個專門拍早餐的日本人keiyamazaki,就幾乎清壹色的采用了俯拍。俯視可謂壹舉多得:
1)弱化了廣角畸變。
2)通過把多種食物放在壹個平面而充分利用了景深、減少了虛化。
3)稍加布置更能突出精致感。
4)符合我們吃飯時的視角。
5)如果是在窗口,窗戶的大面積測光也能比較好的突出食物的材質(事實上只有靠側光了,頂光會被相機擋住)。
6)中餐很多用比較深的碗,俯視比其他角度更能呈現料理的完整姿態
因此此即使在高端攝影裏也可以看到。是壹個屢試不爽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