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有些什麽特產?
霍山自然資源豐富,素有“金山藥嶺名茶地,竹海桑園水電鄉”之美譽。擁有可開采礦產23種,潛在價值1600多億元;中藥材1460多種,是全國中醫中藥試點縣;毛竹22萬畝,是江北毛竹第壹縣;茶園12萬畝,是全國名茶基地縣;桑園5萬畝,是全國重點蠶桑基地縣;水能資源蘊藏量20萬千瓦,是全國首批初級電氣化縣;森林覆蓋率達69.7%,生物物種多達6500余種,其中國家壹級保護植物20多種,珍稀野生動物30多種,是全國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縣。 霍山是毛竹之鄉。竹類品種多達6屬20余種,竹林總面積24萬畝,蓄積量4000萬株,是江北毛竹第壹大縣,“萬畝竹海”桃源河被林業部授予“中國毛竹之鄉”。霍山毛竹節長、質韌、壁厚、纖維長而緊密、整株尖削度小、徑級大,品質優良,20世紀70年代送省城合肥參展的“竹王”徑級達18 cm。 霍山盛產名茶。全縣茶園面積12萬畝,年產幹茶3000噸,產值8000萬元。其中,名優茶產量占30%,產值占70%,獲得有機轉換證的茶園面積超過1萬畝,是全國名茶重點產區。霍山黃芽產於海拔400米以上深山,獨特的氣候條件造就了非凡的品質,自唐代以來就成為禦用貢茶,久負盛名,暢銷大江南北,現與黃山、黃梅戲並稱“安徽三黃”。“中國霍山黃芽茶市”是農業部批準的全國兩大茶葉產地批發市場之壹,將成為華東地區茶葉的集散中心。 霍山是藥材之鄉。中藥材1460多種,藥園面積5萬余畝,是全國中醫中藥試點縣。其中,素有“軟黃金”之稱的人間仙草霍山石斛和斷血流、天麻、茯苓、杜仲等名貴中藥材享譽海內外。 霍山盛產蠶桑。現有桑園5萬畝,年產幹繭1500噸,蠶繭產值2500萬元,年產白廠絲200噸,產值3800萬元,是全省十大蠶桑基地縣之壹。 霍山盛產板栗。栗園12萬畝,年產鮮栗8000噸,年產值3000萬元,是全省重點板栗基地縣。 霍山是油茶產區。油茶12萬畝,年產茶油1000噸,產值4000萬元。茶油是純天然無汙染食品,具有降低血壓、血脂,軟化血管,護發養顏之功效,既可直接飲用,也可烹炒食用。 霍山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23種礦產40多個礦點,潛在價值1600多億元。已開發金礦、花崗石、石英、螢石等9個品種,其中年產黃金100公斤。 霍山是水電之鄉。霍山地處淮河源頭,境內河流縱橫,其中10公裏以上河流14條,最大河流東淠河是淮河主要支流。蘊藏水能資源20萬千瓦,已建成佛子嶺、磨子潭兩大水庫和73座小水電站,開發水能7.1萬千瓦,年發電量近2億度,還有大型水利工程白蓮巖水庫和眾多小水電有待開發利用。 霍山旅遊資源豐富。海拔1774米的大別山主峰白馬尖雄踞境內,“遠東第壹壩”佛子嶺水庫鑲嵌其中,漢武帝敕封的小南嶽號稱皖西第壹山,“江北小黃山”銅鑼寨集奇松、怪石、湖光、雲海、瀑布、溫泉之大成,還有南嶽天池、六萬晴霞、潛臺赤壁、會勝鐘聲、故埠帆聯、西山瀑布、石城夜月、文峰古塔、明代文廟、宋窯遺址、九丫古樹和“臥大佛”、“ 睡美人”等眾多自然和人文景觀,堪稱上海、南京的後花園。已開發的小南嶽—佛子嶺和銅鑼寨兩個省級風景名勝區,年接待遊客近20萬人次,創旅遊綜合收入2億元;白馬尖風景區亦即將建成。 七世紀之前的南嶽衡山在現在的霍山。主峰白馬尖,高壹千七百七十四米,屬於大別山脈。因中國疆域向南大幅開拓的緣故,霍山很久以來就從邊疆退縮到腹地,不能算作“南”嶽。七世紀時,隋王朝把它的名稱向南搬家六百公裏,搬到現在的湖南衡山。中國前期歷史上的南嶽和衡山,都是指霍山而言。